APP下载

中老年人葡萄糖检测结果分析

2019-09-24田大斌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葡萄糖糖尿病

田大斌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血液葡萄糖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己糖激酶法分别检测1 094例中老年人的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 结果 1 094例中老年人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男、女两性χ2=7.08、16.12,男女各年龄段χ2=59.24、97.47,710例男性χ2=54.15、76.60,384例女性χ2=15.71、2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样本的葡萄糖水平及糖尿病检出多呈现上升的趋势。 结论 中老年人血液葡萄糖水平及糖尿病检出与性别、年龄相关。

[关键词]中老年人;葡萄糖;糖尿病;检测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6(a)-004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我国国民生活质量与饮食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随之出现了如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1],糖尿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检测血液葡萄糖水平和及时检测出糖尿病也成为健康体检不可或缺的项目[2]。及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对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的最佳措施。该研究中以1094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血液葡萄糖检测,糖尿病状况筛查,通过对不同受试者的实际表现就糖尿病的有效防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南石油大学1 094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进行血液葡萄糖检测。其中,男性710例,女性384例,年龄40~86岁,40~49岁379例,50~59岁295例,60~69岁342例,70岁以上78例。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该组样本均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检测选用己糖激酶法,相关试剂均为生化仪配套产品。所有受检者采集空腹葡萄糖均要求在8~12 h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取坐位真空负压采集5 mL静脉血于肝素管,立即颠倒混匀5次以上。采集空腹血液后,给予受检者既定的馒头餐试验饮食摄入,主要为含75 g葡萄糖,以馒头、鸡蛋、牛奶、豆浆等自由搭配,进食时立即计时,至餐后2 h时即取坐位真空负压采集2 mL静脉血于氟化钠管,立即颠倒混匀5次以上。以上所采集标本均置室温环境不超过30 min,3 500 r/min离心,获取标本后2 h内完成相应检测[3]。

1.2.2  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4],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作为评估依据。主要要点有,空腹葡萄糖(FPG)3.90~6.10 mmol/L为正常,6.10~6.99 mmol/L为空腹葡萄糖受损(IFG),≥7.0 mmol/L应考虑糖尿病;餐后2 h葡萄糖(2 hPG)7.8 mmol/L以下为正常糖耐量,7.8~11.0 mmol/L为负荷后糖耐量减低(IGT),≥11.1 mmol/L应考虑糖尿病。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尿病检出率

该组样本空腹葡萄糖、餐后2 h葡萄糖及糖尿病检出率见表1。

2.2  男性与女性之间葡萄糖检测结果比较

该研究1 094例中老年人男、女两性空腹葡萄糖、餐后2 h葡萄糖及糖尿病检出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χ2=7.08、16.12,P<0.05),见表2。

2.3  该组中老年人各年龄段之间葡萄糖检测结果比较

该研究1094例中老年人各年龄段之间空腹葡萄糖、餐后2 h葡萄糖及糖尿病检出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4、97.47,P<0.05)。见表3。

2.4  男性各年龄段之间葡萄糖检测结果比较

该研究710例中老年人男性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76.60,P<0.05)。

2.5  女性各年龄段之间葡萄糖检测结果比较

该研究384例中老年人女性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29.14,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处于动态平衡中,保持相对恒定。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般空腹(禁食8~12 h)或餐后抽取静脉血,即时送检,血液葡萄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最主要检查项目之一。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

该研究通过对1 094名中老年人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从性别划分来看,男性人群与女性人群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统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液葡萄糖代谢调节水平与男、女性别间存在关联性,这可能与不同性别间社会经济环境关系、膳食结构构成、遗传等因素造成。从不同年龄段分析发现,该研究1 094例中老年人各年龄段之间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统计有显著性差异,710例中老年人男性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统计有显著性差异,384例中老年人女性空腹葡萄糖及餐后2 h葡萄糖检测结果统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以上研究发现,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样本的葡萄糖水平多呈现上升的趋势,与文献相符[5],年龄因素在葡萄糖代谢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或许与不同年龄时期人体机能、各种激素水平相关。综合该研究分析,这与王琳等[6]的研究中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的葡萄糖检测与观察,结果显示葡萄糖异常状况与样本的年龄与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一致。

通过该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提示中老年人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血液葡萄糖监测都十分必要,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对中老年人加强健康保健与营养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同时进行健康干预措施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只有及早的让人们自觉接纳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才能消除、减轻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最终才会减少病痛、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生活,合理膳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保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努力践行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工作生活中,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最终收获美好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10月.

[2]  田大斌.1094名中老年教职工血糖水平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77-178.

[3]  郝明.不同采血方法及標本放置时间对血糖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7,27:3826-3827.

[4]  葛均波,徐永键.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41.

[5]  尹玲,张静,赵宪文.中老年人血糖、血脂和胆固醇结果分析 [J].临床医学,2015,35(9):95-96.

[6]  王琳,朱德增,张杰,等.上海市延吉社区中老年糖调节受损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23(6):595-597.

(收稿日期:2019-03-08)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葡萄糖糖尿病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糖尿病知识问答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