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住宅建筑艺术浅谈

2019-09-24

文物季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宅院屋顶布局

□ 刘 灏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首次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汉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建筑科学史上,两汉四百余年是中国建筑的发育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主要建筑类型都已出现并大为兴盛,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除充分掌握了土工技术外,建筑结构也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一片承旧布新的局面,并表现出多样化的探索期特征。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基本形成。

住宅是建筑体系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一切建筑的原型,建筑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汉代的许多陶制明器、画像砖石中有很多住宅模型,尽管只是原物的示意,仍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汉代住宅建筑艺术形象,其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建筑布局等均可得知大概情形,对研究汉代建筑艺术具有较为全面的代表性。

一、汉代住宅建筑形式分类

1.中小型住宅:规模较小的住宅,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屋门开在房屋一面的当中,或偏在一旁。房屋的构造除少数用承重墙结构外,大多数采用木构架结构。墙壁用夯土筑造。窗的形式有方形、横长方形、圆形多种。屋顶多采用悬山式顶或囤顶。有的住宅规模稍大,无论平面是一字形或曲尺形,平房或楼房,都以墙垣构成一个院落。也有三合式与日字形平面的住宅。后者有前后两个院落,而中央一排房屋较高大,正中有楼高起,其余次要房屋都较低矮,构成主次分明的外观。在四川成都郊区东汉墓中的田字形平面宅院画像砖中(图一),其布局分为左右二部分:右侧有门、堂,是住宅的主要部分;左侧为附属建筑。右侧外部有装置栅栏的大门,门内又分为前后两个庭院,绕以木构回廊,后院有面阔三间的单檐悬山式房屋,用插在柱内的斗栱承托前檐,而梁架是抬梁式结构,屋内有两人席地对坐,应该是堂。左侧部分也分为前后二院,各有回廊环绕。前院进深稍浅,院内有厨房、水井等。后院中有方形高楼一座,在四注式屋顶下饰以斗栱,有了望或储藏贵重物品的功能。从这所住宅所反映的规模和居住者的生活情况来看,应是当时官僚、地主或富裕商人的住宅。

2.贵族的大型宅第:《汉书》和《后汉书》多次提到上层官僚的大宅,称之为“第”,综合史书所记可知其大致情况。第有前后多重院落,组成前堂后寝。外有正门,屋顶中央高,两侧低,其旁设小门,便于出入。入正门经过一院达中门,正门中门都可通车。正门之侧有附属房间可以居留宾客,称为门庑。中门里面的一院最大,院内正面以前堂为其主要建筑,是家庭生活中心,也可接见宾客,堂左右接连称为东、西厢的房间。堂后面有横墙和门分隔,通后院。后院里建屋称寝,是平日居住的地方,但也有在前堂之后再建饮食歌乐的后堂的。在其后又有后墙后圈,即全宅后门,沿院墙有围廊。这种布局是由春秋时代的前堂后室扩展而成。除了这些主要房屋外,还有车房、马厩、厨房、库房以及奴婢的住处等附属建筑。

有的大第,后面还有花园。这种大型宅第,给人的印象是布局严谨,气氛端庄,其前堂后寝的格局与宫殿的前朝后寝是同一用意,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又体现了尊卑内外的等级观念,含有浓厚的宗法气息。

3.城堡式大型庄园:

西汉以来,土地集中,庄园经济迅速发展。东汉社会不宁,大庄园主纷纷募集家兵,筑坞成堡,成为一方豪强。这种城堡式的大型住宅,兴起于东汉,其共同之处是防卫性很强,都有高墙围成方院,墙四角或有角楼,院门常作“坞壁阙”式,院内正中或靠后常建一称为望楼的四五层高楼。院内高楼实际也是“观”,可资观望敌情,指挥防御。坞壁阙是孤立双阙的发展,它不再孤立在大门以外两边,而后退与大门组合在一条直线上,目的是加强进门处的防守。阙顶一般高于大门屋顶和两边院墙,仍保持双阙对峙的传统构图。

由于要对付城堡外的攻击,望楼和角楼扩大了对外部空间的控制;望楼高耸,与四角角楼形成体量上的对比,形象上又取得呼应。在宅院内建造望楼,我们在四川成都郊区东汉墓中的田字形宅院画像砖上已有所见。东汉明器还有许多单独出现的望楼,代表墓主人的地位,形式非常多样。望楼常为三层或四层,上有甲兵,伏在栏杆上紧张地准备射击,保卫着楼内对弈宴饮的主人。

二、汉代住宅建筑组群布局

两汉时期的住宅建筑风水观念以《易经》八卦为手段,以阴阳五行为理论,以择居、营居为目的,与汉武帝时所推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相结合,使得当时各种住宅在立面和平面布局上非常注意整体的秩序礼仪制度,战国以前那种形式灵活、布局多样的住宅已逐渐被前堂后寝、主房高大、左右对称并带有围墙的宅院所取代。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以强调中轴部分的重要性。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纪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继而以庭院为单位,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宅院布局大体可分为二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这种布局方式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防风、防沙,或在庭院内种植花木,造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影响,及对不同性质的建筑在功能上和艺术上的要求,只要将庭院的数量、形状、大小,与木构架建筑的体形、式样、材料、装饰、色彩等加以变化,就能够得到解决。

另一种宅院布局是廊院,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系,因而称为“廊院”。这种以回廊与建筑相组合的方法,可收到艺术上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

出土的建筑明器中,宅院建筑明器多出土于中、小地主或一般官员、贵族墓中,故大多反映的是社会中间阶层人士的宅院建筑基本形式。房屋平面布局多为长方形,也有方形,其中以“四合式”的宅院较为普遍,反映出当时社会一般宅院建筑布局。而且,由于汉代人们“视死如生”,崇尚厚葬,在明器和汉画像中包含并表现出墓主人生前向往的成分和因素,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明器和画像石中表现的建筑形式可能会高于其实际拥有的建筑组成,但这也恰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比较先进的建筑技术。

两汉出土的画像砖石反映的以各种庭院为代表的住宅画面有不少,给我们展示了汉代四合院民居的多种功能和布局。如富豪权贵的宅院,规摸大,组合复杂,多由几组院落连接而成,功能区分详细,容纳的生活内容也很丰富。四川成都郊区画像砖上由田字形平面廊庑围成的四合院住宅反映的院落组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左侧为主要部分,有前后两进院,左院前部较小,前廊开栅栏式大门,后廊正中开中门;后院最大,内有堂屋一座,屋内有主人对坐。右部是偏院,也分前后二院,前院较小,内有井、炊和晒架,是服务性内院;后院较大,建高楼一座,形象颇似阙,是守卫和储藏贵重物品的地方,当是“观”的遗存。住宅周围圈以游廊,院落划分也由游廊完成,人可通过游廊走到每个角落。此宅从这座四合式庭院建筑来看,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具备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又要适于从事手工和饲养等家庭副业的生活、生产两重性,在布局上都体现了外实内静的神韵,使宅院内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是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四合院式建筑布局比较灵活,不那么规整,反映了小农自给自足式的生活状态,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四合院建筑组合的最初表现。

三、汉代住宅建筑技术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形式的若干特点到汉代已基本形成。从整个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来说,汉代建筑是继承和发展前代成就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逐渐趋向成熟的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和遗址发掘可知,商周以来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早就以台基、屋身和屋顶做为一座房屋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多层房屋及高台建筑,使这三部分的组合发生很多变化。西汉时期高台建筑虽仍然流行,但由东汉起高台建筑逐渐减少,而多层楼阁大量增加,建筑结构有了明确的横向联系,实行榫卯结合,增加了梁架的承重度,为高大建筑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是建筑技术趋向成熟的重大标志。当时的楼阁建筑,每层都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直到宋、辽、金时期仍是中国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方法。

抬梁式与穿斗式两种结构在汉代都已存在,以后这两种梁架得到最多采用并更加完善,其中以抬梁架为主。抬梁式构架它的基本方式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迭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水平穿枋将各柱联系起来,两根长柱之间的短柱只落到穿枋上。抬梁架空间跨度较大,普遍用于北方以及南北各地的大型殿堂中,穿斗架则为南方民间建筑普遍采用,至今长江中下游各省仍保留着大量明清时期的穿斗式构架建筑的民居。较为典型的如四川成都田字形平面宅院画像砖,两种梁架都有表现。此外,还有一种井干式结构。即在木头两端凿出榫卯,交叉出头以成井字方格,层层累迭,构成房屋的壁体。

两汉时期,屋顶的五种基本形式如四阿(清称庑殿)、九脊(清称歇山)、不厦两头(清称悬山)、硬山、攒尖均已出现。主要仍是以四坡的庑殿和两坡的悬山为主,前者四面排水,后者两面排水,并在山墙方向悬出。歇山与攒尖两种屋顶还属雏形。攒尖多见于望楼之顶,但真正的攒尖顶梁架木件最后都要集中到一点,汉代还难以做到,所以汉代的“攒尖”大都有一段短短的正脊,实为庑殿顶的特例。歇山顶较少见,即屋顶上半部是悬山,下半部是庑殿,两段之间成阶梯形,是歇山顶的初期形式,不似后世之前后合成一坡。曲面屋顶“反宇”在汉代开始出现。通过对大梁以上各层短柱的构架高度与跨度的调整,造出各种大小及不同弧度的屋顶,形成优美的凹曲屋面。这种屋顶的下凹曲面可以使半筒形屋瓦严密接合,从而防止雨水渗漏。汉代两段式歇山屋顶,上段坡度稍陡,下部稍平,据说具有“吐水疾而霤远”的作用,使沿曲面屋顶瓦槽顺流而下的雨水泻向远处,同时也具有美化屋顶之功,可能是反宇的前身。班固《西都赋》所谓“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说明了“反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汉代所通用的结构法。如山东曲阜东风乡旧县村出土的庭院图(图二),画面中几座建筑物的四阿式屋顶均刻画出起翘凹曲的坡度,应为“反宇”形制在汉代建筑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迭装配而成,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斗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将上面的水平构件的重量传递到下面的垂直构件上去,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汉代斗栱的形制,逐渐由简单的一斗二升的横栱发展为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多层平叠栱,甚至出现了两种斗栱混合使用的情况。画像石中所见斗栱多极程式化,然其基本单位则清晰可辨。其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以“一斗三升”比较常见。如河南省唐河县针织厂汉墓中出土的楼阁人物画像石(图三),画面刻一楼阁,下层为一厅堂,有双柱,柱头均有斗栱,为一斗三升形制。有单栱或重栱者,有出跳至三四跳者,其位置则有在柱头或补间两种。如河南出土的汉代巨大斗栱承托的水榭画像石(图四),水中一座四阿顶带护栏水榭,由从斜梯上层层伸出的巨大插栱支承,最下一条插栱用粗状短柱承托,非常突出地表现了斗栱的结构作用。

四、结 语

汉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虽然地面建筑实物毁灭殆尽,但从汉画像砖石中一幅幅的建筑图及汉代建筑明器等历史遗存中,犹如看到建筑实物,为研究汉代建筑的结构、风格、功能、类型等提供了直观而便利的条件。两汉时期所形成的能够体现华夏文明的土木建筑体系,表现了中国建筑发展前期的风貌,充溢着创造与探索的激情,承旧布新,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其成熟性和泱泱大国之风独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猜你喜欢

宅院屋顶布局
借“光”生财的屋顶
宅院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屋顶屋
老宅
屋顶的雪(外四首)
“花儿总在种子里”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邓小平开启改革开放前的内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