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应对建议

2019-09-23庄正伟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融资

庄正伟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实现蓬勃发展,在促進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作用巨大,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仍未有效解决。2018年11月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并对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作出重要指示。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民营企业融资现状以及融资难融资贵成因,提出相关应对建议和举措,以期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金融机构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但由于经济环境、企业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依靠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难以依赖,外源性融资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1、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制约内源性融资

留存收益是民营企业除注册资金外的又一个重要的内源性融资渠道,但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以及金融去杠杆影响,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利润增长放缓,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主营业务利润率分别由2011年的46.0%、6.4%下降至2018年的11.9%、5.6%,一定程度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融资。

2、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难度加大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外源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贷款、非标融资、债券融资以及股权融资四大类。近年来,在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背景下,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难度加大,具体体现在:

(1)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持续下降。当前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的首要融资渠道,但受到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监管约束以及民营企业经营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趋于减弱,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由2010年的55.9%持续下降至2018年的47.4%。此外,商业银行的政策性偏向使其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意愿偏低,往往会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优先满足国有企业,甚至信贷政策环境趋紧时期,会对民营企业进行抽贷、限贷、压贷、断贷、拒贷等现象,加剧民企融资压力。

(2)监管趋严背景下,非标融资急剧压降。由于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且信贷存在结构性错配,非标融资一直是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资金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监管趋严,非标业务受到严格限制,非标急剧萎缩严重影响资金供给能力,非标存量占比已由15年底的16.2%降至2019年6月的11.8%,一定程度加剧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境况。

(3)信用违约事件频发,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日益困难。2018年以来评级公司造假、民营企业违约等事件的不断爆发,导致民营企业信用贬值,债券发行日益困难,融资能力大幅减弱,2018年全年民营企业债券净融资额仅为252亿元,较2017年下降70.5%,民营企业债券发行金额占比已由2016年的11.2%下降至2018年的7.9%。

(4)股权融资门槛高。股权融资是民营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上市和增资扩股条件比较苛刻,流程复杂,对中小民营企业形成较大的门槛,如创业板3000万以上、中小板5000万以上净利润的上市要求,使得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很难符合要求。

3、民营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尽管近年来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但当前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具有弱抵押或无抵押特性,商业银行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会要求民营企业引进第三方担保进行增信,担保费率普遍在为1.5%-3%,有些甚至高达5%。贷款过程中还要承担政府行政部门、中介机构收取的公证费等各种费用,加上银行贷款利率,实际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0-20%。此外,民间借贷也会成为推升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通过银行机构融资受阻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往往会向地下钱庄、典当行、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以“高利贷”方式进行融资,根据调查显示,民间融资成本一般在25%左右,应急式的过桥贷款利率更是高达40%以上。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因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涉及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三个方面,但民营企业自身是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因素。

(1)从国家层面来看,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国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若干扶持政策,但由于地方政府未能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利润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部分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到位。此外,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信用基础尚未完善,全国性公共平台、地方性信用平台以及市场化服务机构三大主体之间相对孤立,数据信息无法实现完全互联互通互享,形成许多“数据孤岛”。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2)从金融机构层面来看,作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在服务民营企业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一是多数银行尚未建立明确的支持民营企业的组织架构,各个条线各自为政,无法真正形成合力;二是基于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的考虑,多数银行存在明显的“国企偏好”,往往将大部分信贷资源投向国有企业,致使民营企业无法有效获取充足的银行贷款支持。三是银行信贷考核机制欠缺平衡。目前国内银行机构普遍采取不良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将贷款质量与信贷人员的终生利益捆绑,使得信贷人员突出注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通常会将贷款投放到风险较小、利润较高的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而尽可能少地放贷给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民营企业。此外,资本市场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市场尚不健全,股权债权融资的高门槛使得民营企业难以开展有效融资。倒金字塔式的资本市场结构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灵活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更没有办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从企业自身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个体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担保手段有限、生命周期短、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很难获得外源性融资。二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经营模式较为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不强,极难形成依靠利润留存的内源性融资。三是民营企业信用观念不强,不够重视自身信用,部分民营企业甚至存在恶意骗贷、逃债行为。此外,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民营企业信用违约、跑路现象频发,成为债务违约的高发主体。

三、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建议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努力,更离不开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扶持。

1、国家层面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开办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机构。针对服务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建立和实施差别化的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率定价等监管政策。继续深入整治银行业不合规、不合理融资收费,着力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2)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鼓励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建设,适当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丰富债券市场品种和层次,降低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的门槛。探索违约债券的市场化、法制化处置促使和转让交易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尽快解困。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关注民营中小企业。

(3)构建多层次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着重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推进再担保机构建设,逐步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企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

(4)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营企业信用水平。加大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完善征信机制,提高民营企业信息透明度。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加大对弄虚作假、骗贷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督促民营企业注重自身信用形象。

2、金融机构层面

(1)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发挥服务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重视民营企业。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对民营企业重视程度,组建专门部门或专职团队服务民营企业。二是建立针对民营企业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适度放宽民营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信贷人员对民营企业“敢贷、愿贷”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分支机构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权重的考核力度,对服务民营企业力度较大的分支机构给予专项奖励,提高服务民企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引入担保机构、加强银政合作、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等多种方式创新民营企业抵质押模式,拓宽民营企业增信渠道。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科创板上市制度,放宽并大力鼓励民营企业到科创板发行股票融资。发挥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基础功能和担保增信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天使投资等投资基金直接投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加大保险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3、企业自身层面

(1)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民营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民營企业要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自身财务管理,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建立规范、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控制,规范化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诚信建设,培养诚信意识。信用等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因此民营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契约意识,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树立诚信、守信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沈泽琴.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现状、原因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9(4):94-96.

[2]陆晓红.刍议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师,2019(4):273-277.

[3]卜振兴.从融资角度解析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困境[J].当代经济管理,2019(4):72-78.

[4]丁名燕.金融创新发展背景下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05):139-140.

[5]李若谷.对当前企业融资难_融资贵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金融监管研究,2014(11):1-8.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融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