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生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SWOT探析

2019-09-23王凯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4期

摘  要  微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时代受新媒体、受众需求等影响演变成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其不仅仅是传统纪录片微缩版,而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了新的面貌。《了不起的匠人》是我国第一部网生反哺卫视的微纪录片,是微纪录片界一枚新星,受到了国内很多主流媒体的好评,但若想在类型多样的内容中稳占一席之地,还需做出更细致的自我剖析和定位。因此文章通过SWOT理论对《了不起的匠人》进行系统、科学分析,并为微纪录片提出未来发展策略,以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微纪录片;SWOT;《了不起的匠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4-0116-03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促使各类传统形式的节目在新时期、新阶段孕育出新的艺术形式,网生微纪录片便是其中一例。《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简称《匠人》)是网生微纪录片中的优秀作品之一,目前已生产出四季高品质内容,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大IP,但若想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和长足的生命力,还需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定位。

SWOT分析法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常被企业作为分析竞争态势的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使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之前对本企业进行深刻全面地剖析以达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效果。而如今,从某种角度来说,媒体生产内容、媒体长足发展都好作企业生产产品和企业制定发展戰略,因此,在制作主体、传播渠道、节目类型日渐趋多的大背景下,一个节目能否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长久的生命力十分重要,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定位可助其知晓前进的方向。

因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理论来分析微纪录片《匠人》,有助于厘清微纪录片在新媒体时期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同时明确发展机会及当前威胁,据此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这一类型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概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类“微”艺术逐渐兴起,微纪录片也应时而生。微纪录片之“微”其内涵包括:微而广、微而精、微而真、微集群[1]。2012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评选活动中就专门设立了“最佳微纪录片奖”这一类别,与此同时,央视也相继推出了多部高质量的微纪录片作品,这些都标示着微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匠人》是由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与优酷联合制作,于2016年6月正式上线的微纪录片,截至目前共播出四季57集(第一季20集、第二季12集、第三季13集、第四季12集)精品内容,每集15-20分钟的内容既统一于“匠人”这一大主题,又独立成篇。该片还创造性地采用边拍边播、边看边买的方式,迅速赢得了大批粉丝青睐且获得了多项奖项。

2  《了不起的匠人》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独特的内容定位

在信息多元且获取便利的当下,观众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只是需要休闲娱乐的搞笑段子,更需要有价值、高质量的内容。《匠人》在最恰当的时机选择来记录匠人的故事和精神作为主要内容,记录了几十位不同地域、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匠人与器物、众生、环境之间的“对话”,他们都心怀一颗匠心,不拘泥于时代,只求追随己心,展示出与当下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的诗意人生。不仅如此,该片还将匠人的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文化展现地淋漓尽致,有漆器、蜀锦、榫卯、香炉、唐卡、汉服、旗袍等,无不让人赞叹“器”和“物”的美、“人”与“技”的精。该片四季内容各有侧重,从不同层面诠释着匠人的“了不起”。第一季将20位匠人的手艺生活和各地人文风情作为焦点,境与艺浑然天成;第二季以“登场了,东方美”为主题,专注文化与审美表达;第三季采用全新视角诠释“匠人”,通过讲述师徒传承展示东方人的为人处事之道;第四季不仅延续了前三季的风格和特色,更是在此基础上将年轻化、现代化的气息融入其中。

2.1.2  全新的叙事策略

微纪录片的兴起与纪录片本身的浓厚底蕴和深刻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造成微纪录片兴起的根本原因仍是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创作主体和受众等多元化因素[2]。而这些纷乱繁复的因素也注定使新媒体时期诞生的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有着诸多变化和不同。

首先,叙事主体从典型化到大众化。传统纪录片在叙事主体的选择上多是典型化的人物或故事,而微纪录片则是将镜头对准普通大众,纪录平凡但不普通的人物和故事。该片节目组在匠人选择上很严格,不以传统“非遗”为标准,不以年龄、资历和知名度为限制,匠人技艺工序可用到机械,但必须是人手控制。四季节目都将重点放在展示匠人的手艺生活和故事上,他们不是专家学者、设计师,而是通过双手亲自完成工艺过程的手艺人,技艺精湛且完整。因此,整个节目都不会给观众陌生感和距离感。

其次,叙事内容从系统化到碎片化。当受众打开视频时,往往会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将立即关闭,这就要求微纪录片在较短时间内对一个故事、人物或主题进行讲述和表达。《匠人》每集长度是15~20分钟,以一位匠人和一件器物为中心,讲述匠人的手艺生活,展示唯美的制作过程。在第一季第一期中,讲述的是美国女孩益西德成付出十年青春,坚守在高原带领藏民用古法编织牦牛绒围巾的故事,节目中并没有讲述详细器物制作流程,而是将知识性信息和匠人故事穿插,故事线明显且单一,主题清晰明了。

最后,叙事语言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传统纪录片多以真实的记录影像为主体,配以文献、古籍、照片、实物、口述、解说词,甚至当前流行的情景再现等视听语言元素。《匠人》在叙事语言上可谓一绝,展现了浓厚的新媒体特性。首先表现在场景布置上,讲述人并没有站在传统的演播厅里录制,而是以一个唯美清新的匠人工作室为背景。其次表现在解说词和讲述人上,节目组选择声音具有很高辨识度的林志玲作为分享人,这是她首次献声微纪录片配音,具有高辨识度嗓音的林志玲与纪录片的完美混搭,给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解说词也充满浓郁的小清新风格,语言凝练且经得起推敲。最后展现在片头片尾上,片头片尾都使用了艺术字,特别是在片尾加上了匠心语录,一句话概括主人公体现出的“匠人精神”。

2.2  劣势:艺术和商业的矛盾

自古以来,“商业化”和“艺术性”总是难以完美两全,特别是在纪录片领域。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是非常重要的。《匠人》将电商融于节目中,观众可“边看边买”,但这一方式很容易给观众带来“节目内容是变相的广告”、“把纪录片拍成了广告片”的错觉和误解,亦使匠人精神显得。原本以匠人精神和故事为主,通过节目内容中传达的匠人精神来进一步彰显商品蕴含的魅力,进而带动观众消费。但,如若匠人精神呈现不佳,又过分强调商品销售,观众就很难体会到商品与众不同的价值,更难实现制作该节目的初衷。另外,《匠人》赞助商是长安马自达,虽在节目中广告比重不高,但汽车是现代化、工业化的产物,跟节目主题“匠人”“手工”略显不搭。《匠人》似乎在“匠人”主题与“为产品搭桥”之间未能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2.3  机会

2.3.1  网络自制节目的蓬勃发展

网络自制节目是相对于传统电视台生产的节目而言的,推动其诞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和大众收视习惯的改变,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观看节目已是不可逆转的风潮。各大視频网站对此变化迅速做出响应,从2014年开始纷纷进行自制节目的尝试,时至今日,已出现一大批优秀的网络自制节目。这类自制节目天生就带有互联网基因,除了从内容到形式都更为灵活和新颖外,还更加注重与用户间的互动,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匠人》正是视频网站与专业制作团队联合制作的一次尝试,且恰好乘着网络自制节目快速发展的大潮,取得了喜人成绩。未来,网络自制节目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这也为《匠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3.2  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网络视频开始起步,人们对网络视频的热情逐渐升温,互联网用户已经养成了观看网络视频的习惯,网络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6.12亿,其中95%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观看视频,这两大因素都为小体量、易传播(尤其移动端)的微纪录片带来发展契机。除此之外,人们网上消费行为由原来的看新闻、发邮件、听音乐等逐渐转变为现如今以观看网络视频为主的休闲娱乐。不仅如此,用户还积极主动地上传视频、分享视频。总之,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可成为《匠人》未来发展的肥沃土壤。

2.3.3  文化类节目受追捧

在综艺节目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需求难以满足的大背景下,专业的节目制作人们开始试图寻找新的自制节目类型风口。2017年初,大量的文化类节目悄然变“火”,这也预示着新的节目类型风口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宝档案》等节目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评价。这给了《了不起的匠人》一个好的时机。现在许多年轻人,生在东方,却对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通过对东方匠器和东方文化的解读,唤起大家的国民身份认知和自豪感,要让观众身在中国、看见中国。

《匠人》在展示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着精神。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深蕴着每位匠人对“匠人精神”的理解和践行,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深藏着每位匠人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哲学思考,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绽放着手工艺术的极致美韵。因此,《匠人》可乘着文化类节目盛行之风,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内容,得到长足的发展。

2.4  威胁

2.4.1  高品质内容的持续性

一个节目的长足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品质的内容是一个节目的基石,对于《匠人》最大的威胁也正是高品质内容的持续性。节目从第一季到第四季都深耕东方传统文化和传统器物、技艺的展示,但持续四季后,如何挖掘更多的主题和内容,如何展示更多叹为观止的器物和技艺,是节目后期需要用心思考的一发问题。

2.4.2  同质化内容竞争

《匠人》除了要面对高品质内容持续性的挑战外,同类型、同题材的节目也是要面对的一大威胁。如《百心百匠》也是以每集约20分钟的微纪录片形式展示一项传统工艺、讲述一段匠人故事,虽在内容和镜头的组构上与《匠人》有些许差别,但形式相同、题材相同也会给《匠人》带来竞争。因此,在未来的内容设计和选择上,《匠人》应注意垂直化内容的挖掘和《匠人》的品牌化、IP化的塑造。

3  《了不起的匠人》的未来发展策略

现阶段,《匠人》占有独特的内容定位、全新的叙事策略的优势,又借着网络自制节目的蓬勃发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文化类节目受追捧的好时机,继续向着更优质、更长足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应注意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高品质内容的持续性和同质化内容竞争。在未来,《匠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挖掘更多优质内容,坚持内容为王。目前,“视听内容超越了被观看的层面,与取材、审美、制作、兴趣等内容密切相关”,[3]因此,内容依然是吸引和留住观众的重中之重;其次,更好地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寻求最佳合作伙伴;最后,增加高品质的线下互动,建立品牌社群,提高用户黏性,寻求社群经济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陈阳.PGC+UEM:微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创新——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J].中国电视,2016(11):84-87.

[2]王凯.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J].视听,2017(8):45-46.

[3]马广军.精品网络纪录片的新型创作思路综述——基于对《了不起的匠人》《百心百匠》等的分析[J].电视研究,2018(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