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篮球“三步上篮”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9-09-20李国祥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篮球教学体会

李国祥

[摘 要] 行进间投篮,俗称“三步上篮”,也叫“跑篮”,是篮球比赛中主要投篮方法之一,也是篮球初学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同时也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 小学篮球;三步上篮;教学体会

三步上篮技术,对初学者来说,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它主要由行进间运球、持球跑动、行进间投篮这三大部分组成。教学中,笔者采用从分解到递进,最后将三大部分串联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一、熟练进行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是三步上篮的基础

要求能做到抬头运球,眼不看球运球。如果运球不熟练,很容易“丢球”,或把球运到脚上,要顾眼、顾手、还要顾脚,那基本是无法完成三步上篮的。

1.原地运球练习。要求两脚前后分开,两腿自然弯曲,五指自然分开呈半球形,连续按压球的正上部,向下拍球时手臂和手腕要同时发力,力量适中,手随球上下摆动。直至“眼观八方”也不会运球到脚上或运球滚掉,能自如控制手里的篮球,还能变化各种高度和节奏的运球。

2.行进间运球练习。以右手运球为例,从原地站立开始,学生运用右手运球,手和球接触的部位在球的后上方,球距离身体40厘米左右,太远不好控制,容易丢球;太近,不便于右手的自然发力。运球过程中始终让球与身体行进的速度保持一致。主要体会右手对球的方向和力度的控制。运球的力量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以球反弹到自己腰间的位置为统一标准,同时,要求学生运球时要目視前方,不要盯着手里的球,做到“人球合一”。随着熟练度的增加,可以要求学生提升行进间的运球速度,以增加熟练程度。

二、行进间运球,持球跑动跨步数1、2、3

这个环节是三步上篮最为关键的技术教学。学生熟练掌握运球和持球跑动后,就要学习持球跨步数1、2、3步。还是以右手持球为例,跨右脚时数“1”,只要持球开始跨右脚,就让他数“1”,紧接着跨下一步时数“2”,再跨下一步时数“3”。归纳为,“1”在右脚,“2”在左脚,“3”是右脚起跳动作。教师要逐一检查学生跨第一步的情况,只要第一步正确,后面就自然而然正确。练习持球跨步动作时,如果有学生出现先跨左脚,一定要及时指出纠正,再反复练习20遍以上。在初次学练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在这个动作没有完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不要面对篮筐去练习,否则会被想着投篮所干扰。

三、身体与篮板呈45度角打板投篮练习

从原地45度角打板投篮开始。学生和篮筐成45°站立,将球上举到肩上或头前上方,最后单手将球45°打板投出,使球反弹入筐。主要让学生感受球和篮板的接触点,体会球反弹的角度,以便调整自己的投篮力量。多次练习后,学生投篮命中率会越来越高,学习热情也会越来越高涨。这部分的重点是身体和篮筐成45度,难点是球和篮板的接触点很难把握,导致命中率不高。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唯有千百次的练习才能成为“神投手”。

四、行进间三步上篮练习,从教师的三步上篮示范开始

教师的三步上篮示范动作非常重要,可以给学生很直接的印象,教师示范时,要大声数一二三,让学生印象深刻,感受动作的流畅和“人球合一”带来的动作美感。教师做示范时,也可以由慢到快,多做几遍,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接着是学生练习,运球中跨步收球,1、2、3,然后投篮。学生经常会出现问题,如在运球跨步时很容易抓不住球,或是抱住球了又导致动作停顿,造成“走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再次把这个动作分解。先是运球,做跨一步把球抱住这个动作,并做几次巩固练习。直到学生动作熟练以后,再衔接完整的二、三步练习,然后逐步延长运球距离,反复进行三步上篮练习。学生经过观察、模仿和反思,不光能知道自己动作是否正确,也能发现其他学生的正确和错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5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并且能够进球和达到一定的命中率。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发现,在教学篮球三步上篮时,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地教学,先讲解后示范;二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慢速到快速;三是从分解到完整,从快速学会基本技术动作到逐步提高动作质量。这个逐步掌握和领悟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也会对篮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威,魏敬,王文强.基于多元化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篮球运球能力的研究[J].体育教学,2019,39(3):24-26.

[2]牛亚斌.小学高年级三步上篮教学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8,38(7):54-55.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小学篮球教学体会
新课改下小学篮球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对口单招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点滴见解”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