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诊治效果*

2019-09-20龙梅邓奇朱莉詹泉王潇罗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躁动异物消化道

龙梅, 邓奇, 朱莉, 詹泉, 王潇, 罗娜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消化科, 贵州 贵阳 550003)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儿科常见急症之一[1],由于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家长看护不力,患儿易将异物误吞入消化道,导致异物嵌顿、滞留,儿童误吞的异物多为具有腐蚀性的、或尖锐异物,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消化道大出血、溃疡及穿孔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患儿生命[2]。临床常通过胃镜快速、安全地将异物取出,保障患儿生命安全。近年来,胃镜诊查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手段[3],避免了外科创伤性手术的治疗风险,特别是无痛胃镜技术开展,消除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儿对手术的依从性及耐受程度,为胃镜下异物钳取成功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对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的诊治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消化科,并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钳取的60例患儿,男37例、女23例,初步向家长了解异物吞入时间、异物种类,患儿吞入异物后有无恶心、呕吐、呕血、腹胀、腹痛等症状,通过胸腹部X线检查了解上消化道异物位置及形态。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在内镜中心进行内镜操作,术前患儿家长签署手术协议书,签署麻醉手术协议书,根据是否麻醉将患儿分为无痛胃镜组(30例)及普通胃镜组(30例)。无痛胃镜组首先建立静脉通道,输注5%葡萄糖,心电监护及鼻导管上氧(流量2 L/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0.05 mg/kg、芬太尼0.5~1 μg/kg、丙泊酚2~3 mg/kg,待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后行胃镜诊疗。普通胃镜组嘱患儿术前10 min前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 mL/kg,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禁饮,摆好体位,选择适合患儿的口含器,进行胃镜诊疗。使用的胃镜为OlympusGIF-XQ260胃镜,Olympus异物钳有鳄口钳、网篮、三爪钳及圈套丝等。

1.3 观察指标

分析6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儿的发病年龄、常见异物种类及常见部位,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恶心、呕吐、躁动、呛咳、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异物取出时间及异物取出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

患儿发病年龄8个月~6岁、平均(1.05±0.8)岁,其中<3岁42例、占比70%,3~6岁18例,占比30%;上消化道常见异物最多为硬币(占比68%,41/60)、其次为纽扣电池(占比11%,7/60)及玩具残片占比8.3%(5/60);异物常见部位最多为胃腔(占比38.3%,23/60)、其次为食道(26.7%,16/60)及胃窦(占比21.7%,13/60)。

2.2 异物钳取成功率、异物钳取时间及术中生命体征

胃镜下异物钳取成功51例(占比85%,51/60),其中5 min内取出32例、5~10 min取出13例、>10 min取出6例;术中生命征:心率为(112.8±19.55)次/min、呼吸为(30.9±9.05)次/min、SpO2为(91.5±5.52)%。无痛胃镜组患儿呼吸、心率及SpO2均显著低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物取出成功率及在<5 min取出异物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胃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胃镜下患儿异物钳取成功率、异物钳取时间及术中生命体征Tab.1 Intraoperative vital signs,incidence of foreign body clamp success rate and clamping time of two kinds of gastroscopy

注:(1)与无痛胃镜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60例患儿总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61.7%(37/60)、躁动50%(30/60)、出血35%(21/60)、呛咳33.3%(20/60);无痛胃镜组恶心/呕吐、躁动、出血及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胃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种胃镜下患儿的术中不良反应(n,%)Tab.2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kinds of gastroscopy

3 讨论

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包括误吞的异物及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异物,多发生于婴幼儿[4],本研究发现60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发病年龄<1岁 3例、1~3岁39例,占比70%,提示1~3岁婴幼儿是本病的高发年龄。有研究报道,根据异物滞留位置,可分为食管上段、食管中段、食管下段、胃腔、贲门以及十二指肠,其中以食管及胃腔最为常见;常见异物为硬币、游戏币、金属拉链等[5-6];本研究以胃腔异物滞留为主,占38.3%(23/60),其次为食道,占26.7%(16/60);异物以硬币为主,占68%(41/60),其次为纽扣电池及儿童玩具残片,分别占11%(7/60)、8.3%(5/60)。

胃镜检查是儿童消化道异物早期诊断重要手段,胃镜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钳取术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急诊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非手术途径[7],本研究显示所有患儿术中生命征稳定,SpO2维持在90%以上,内镜下异物钳取的成功率高达85%(51/60),胃镜下异物钳取时间较短,大部分患儿于5 min内完成,占比53.3%(32/60)。另外儿童消化道异物胃镜治疗时,儿童依从性、耐受性较差,因而异物钳取失败,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如消化道穿孔、窒息、甚至大动脉食管瘘、大出血死亡的可能[8-9],本研究儿童上消化道异物钳取内镜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61.7%(37/60)、躁动50%(30/60)、出血35%(21/60)例及呛咳33.3%(20/60),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示儿童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10-12]。

麻醉可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使食管平滑肌松驰有利于异物取出,有效缩短异物取出时间,提高成功率[13-16]]。本研究在没有改变胃镜操作者及配合者的前提下,分别从术中生命征、异物钳取时间、异物钳取的成功率、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无痛胃镜及普胃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痛胃镜组钳取异物时术中患儿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呼吸、心率均低于普通内镜组,而SpO2达90%以上,异物钳取成功率高于普通胃镜组,并且在短时间内钳取异物数量明显高于普通内镜组,同时术中恶心/呕吐、躁动、呛咳及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内镜组,说明有效的麻醉是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异物钳取成功的关键,同时是避免术中再次损伤的重要手段,所以无痛胃镜更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胃镜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优势明显,避免了外科创伤性手术治疗风险,特别是无痛内镜介入治疗有效提高儿童上消化道异物依从性及耐受程度,提高了诊疗过程舒适度及疗效,已成为儿童消化道异物治疗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躁动异物消化道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道路躁动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