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09-18刘婧赵亚楠

学理论·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刘婧 赵亚楠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特殊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依托红色文化,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胸怀红色文化的崇高理想,及时纠正忽视精神的物质化倾向;坚守红色文化的政治导向,勇敢抵制多元意识形态的侵袭;接续红色文化的道德精髓,积极应对道德环境发展的挑战。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发挥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引领和教化功能。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8-0157-02

当前,国内社会思潮十分活跃,国外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依托红色文化,滋养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紧迫的社会工程。它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系统推进育人工作的根本途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说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阐释红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引领和教化功能。

一、抓住关键期,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是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一方面,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金色年华,大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大学时期也是人生的疾风骤雨期,面对复杂多样、流动易变的社会环境,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对于如何在诱惑面前坚持初心、如何在压力面前积极应对、“如何在挫折面前重新奋起”[1]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认知理念,因而,对处于人生关键期的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

同时,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三观尚未定型,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三观作为思想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思想发展内含的可塑性,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思想先导和行为规范的作用。再者,大学生思想发展呈现的易变性,往往伴随冲动行为的产生,加之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在一定程度上催动这种思想易变性的发酵。若引导得当,他们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反之,则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在危险。因此,大学阶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绝佳时期。

二、新时期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问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较之传统社会,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更是无法一言以蔽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逐渐形成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新格局。这种新格局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机遇,使多数大学生能够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

第一,物质取向与精神取向的失衡。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部分大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由竞争所引起的物质性倾向日益加剧。注重物质,追求功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悄无声息地控制着一些人的思想意识,致使对崇高理想的树立缺乏主动性,反而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享受。

第二,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思潮不斷涌入,形成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部分大学生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理念的选择,继而陷入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总之,新时期部分大学生所呈现的这种新问题与新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因此,新时期依托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善这一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三、红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凝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灵魂,表达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和历史意义。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接续努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要发挥青年在这一过程中的接力作用,核心就是要发挥大学生的接力作用,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整个社会未来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因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一项长久的社会工程。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表达,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功能。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胸怀红色文化的崇高理想,及时纠正忽视精神的物质化倾向,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2]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历经了近代的苦难,在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探寻中涅重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目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激励广大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要自动自觉地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长远规划,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要求把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鼓励当代大学生要胸怀崇高理想;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挥洒青春热血,凝心聚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新鲜血液,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创造自我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概念性的十二个词,而是充满思想底蕴、崇高理想的精神表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首要的是进行文化熏陶,尤其是红色文化:即在培育红色基因上下功夫。红色文化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特殊文化概念,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这一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它包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情怀,而崇高的革命理想是红色文化的精神支柱。处在当下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化而忽略了精神上的满足。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此类现象,这种现实化趋势日益成为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要打败它,就要以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烈士为榜样,发扬他们百折不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韧毅力;自强不息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为改革贡献一切的高贵品质。树立崇高理想,及时纠正忽视精神的物质化倾向,树立科学的认知态度,发挥红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功能。

第二,坚守红色文化的政治导向,勇敢抵制多元意识形态的侵袭,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日益呈现出由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对抗向文化软实力博弈的趋势。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交融与交锋,使世界各国都置身在这场思想漩涡中。当代大学生亦处于这种多元意识形态的包围中:具体表现为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信仰倾向多维,坚定性差,可塑性强。而这种多元意识形态的文化环境,以东西方长期的思想意识形态碰撞最为突出。从本质上讲,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导向。政治导向是国家、政党等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所遵守的行动指南。因此,身处多元意识形态的侵袭下,如何让大学生提高警惕,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现实问题。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特殊文化,它的本质决定了其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代表着革命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政治导向的集中体现。迎接红色文化的思想洗礼,感悟红色精神的强烈熏陶,坚守红色价值的科学取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让红色文化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也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要求。

第三,接力红色文化的道德精髓,积极应对道德环境发展的挑战,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因此,“德”于个人成才、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德立人,以德育人,大学生的价值观才能稳步提升,才能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然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道德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从总体上说,其道德水平是在不断进步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本质日益显露,突出表现为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依靠内心的自觉意识来协调自身与学校、社会的关系,即在内在道德的驱使下进行某种道德行为,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正在接受磨砺与培养,面对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容易动摇其本心,丧失对主流价值观的坚守。红色文化是革命年代形成的精神产物,蕴含着深沉的红色精华;体现着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不怕牺牲、艰苦斗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其道德风尚惊天地泣鬼神,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直指人心,震撼灵魂,使人们得到精神洗礼。因此,继承红色文化的道德精髓,有助于培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积极应对道德环境发展的挑战,发挥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四、结语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精神、革命优良传统、革命高尚作风和革命崇高理想为中心内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培育功能。新时代,要以红色文化为依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注入新的营养液,逐步超越历史;在冲破过去、把握现在、引领未来的前提下实现其自身的升华,发挥红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引领和教化功能,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夯实基础,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胡梅花.當代大学生社会适应与超越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3]张景荣,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3.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