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博物馆”展示理念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的体现

2019-09-17张镱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平民化

张镱怡

摘 要:“后博物馆”是博物馆理论家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提出的概念,其认为博物馆不再是用权威的声音讲述“真理”的展示空间,而是一个平等的,“以人为本”的,注重观众的选择、互动和乐趣的灵活多变的社会空间。文章认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趋向于形成多参与、多视角、多层次、娱乐化的多元展示方式,而这些展示特征体现了“后博物馆”的理念,通过对其“后博物馆”式的展示特点进行分析,展现出“后博物馆”的积极变化,在这个消费体验时代,让我们对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后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多元展示;平民化;展示方式

在当今文化中,博物馆的概念包含着众多不同且相互对立的意义。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年对博物馆的定义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与非物质证据”。在这种语境下的博物馆倾向于用权威的声音讲述“真理”并建立统一秩序对观众进行“教化”,博物馆理论家珍妮特·马斯汀称之为“圣地”。[1]在圣地范式中,博物馆藏品受到人们推崇,为人们提供精神启发,作为圣地的博物馆致力于获取、鉴赏和保护馆内永恒的藏品。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博物馆开始重新审视展现“真理”方式是否会引起混乱,或者说“真理”是否真的存在。因此,博物馆开始由美的圣殿蜕变为文化集市,致力于展现多元差异化的文化艺术而不是非常确切的某一项知识。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后博物馆”。而上海自然博物馆把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设计作为最基本的展示设计原则,呈现出多视角、多参与、多层次、娱乐化的展示特色,成功将“博物馆”变成了一个秉持传统博物馆提供知识的地方,同时又采用了“游乐园”式的娱乐策略。这样的展示方式体现了深刻的“后博物馆”理念。

一、“后博物馆”阐释

“后博物馆”概念由博物馆理论家艾琳·胡珀-格林希尔提出,“后博物馆”理论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而形成。在这之前,在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博物馆通常将展品按照历史顺序或是文化背景进行分类、排列,以传递出不容置疑的秩序和“真理”来规训观众。这类形态的博物馆被艾琳·胡珀-格林希尔称之为“现代主义博物馆”(Modernism Museum)。20世纪中期开始,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解构了“一统”的认识论,批判绝对真理,它们关注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提倡重视个体差异,重视多元化多角度的诠释方式。此种思潮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左右影响到博物馆,比如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我心中的哈莱姆区”等以多角度的手法呈现的关注社会多元性的展览,将知识的多元化、多样化呈现出来。“旧”的传统博物馆走向“新”的“后博物馆”主要表现为价值观上从精英主义转变为平民主义;主体上从“以物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氛围上从严肃转变为充满乐趣;体验上从被动观察的转变为互动参与的、观者从独自的转变为群体的、从工作性质的学习场所转变为玩乐性质的消费场所等等的趋向变化。

二、“后博物馆”展示理念在上海自

然博物馆中的体现

上海自然博物馆就是这个消费娱乐体验一体化的时代产物,它试图探索在有限的场馆内传播无限的科学内容,利用多元化的展示方式打造一个新型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馆旨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构建没有围墙的自然博物馆,以此来促进公众与藏品的互动,试图赋予“教育”更广阔的含义,不仅仅在于告诉观众“正确”的知识,还在于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教育,这种种展示理念和实践都与“后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不谋而合,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一)多视角叙事的空间展示

“后博物馆”旨在通过多视角的展示方式打破知识的权威性、机构的权威性而呈现给观者一个多样化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多视角意味着在展览中呈现来自不同视角的观点,不回避矛盾与差异。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身份、背景、立场的人们的看法有时候是截然不同的。传统博物馆往往通过单一的叙事方式塑造形象、事件或主题。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多视角叙事空间展示就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单一的宏大叙事,采用整体叙事、个体叙事、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平衡了集体的统一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以整个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展示出来的“猴子”这一动物为例。在“生命长河”展馆当中,我们看到了各门类纲目的动物,但是它们都以种群而分,被分类放置于展馆的某一部分。以动物学家的角度将其归类,并把一个物种里的所有类型都一字排开展示,不同种类的猴子,如金丝猴、眼镜猴等每一种类别的标本都会陈列在观者面,动物学家会根据每一种猴子的习性赋予它们属于自己的形态动作,但是它们并没有和周边的环境或是其他动物发生任何关系,这就是从个体叙事的角度展示方式,观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某一个体有了更好的了解。而在地下二层的“生态万象”展馆当中,我们再次看到“猴子”这一形象时,它可能挂在高高的树上,它可能和竞争者争抢食物,我们能看到它们是群居还是独居,还能看到在食物链中,它的天敌是谁或者它又是谁的天敌,这个展区模拟了一个真实的生态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动物个体,还有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弱肉强食的食物链环境等。从整个宏观的角度去认识这个动物,乃至通过个体去认识自然,这就是笔者所认为的整体叙事、宏观叙事。这样的方式也正体现了“后博物馆”去权威化地激发观众多种可能性思考的展示理念。

(二)多参与的互动展示

多参与的互动展示旨在展览中搭建沟通渠道,给予观众足够的机会参与到主题的诠释当中。这样的展示方式使博物馆中的意义不再是被策展人固定的某一种信息,在展览意义的建构过程中,观众有权利贡献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对“博物馆权利”与“观众自由”的平衡。一个多参与性的展示方式应该是“观众能够围绕其主题进行创作、分享并与他人交流”的空间。

这样的展示理念,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当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身体的参与。在博物馆中穿行,我们会遇到各种多媒体互动装置。比如在低下二层的昆虫展示区域的“森林音乐家”展厅当中,我们需要通过触碰按键使装置发出声音,在互动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无意识地进行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先按哪个后按哪个,装置发出的声音由互动决定,由于选择的多样性,每一个观众从中获得的体验和知识都有所不同。除了多媒体装置,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也展现了参与式的理念。整个建筑的顶部至地面延伸往上,形成了一个大的植被覆盖的背坡,试图打造一个空中花园的形态,观者可以沿着坡走到建筑的顶部,这样的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外壳式建筑”的形式而变成了“参与式建筑”。

另一方面,是心灵思想的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让观众参与到整个博物馆的文化体系构建当中来,把自己的想法和灵感传递给博物馆以及更多人。例如社交媒体让公众从之前唯一的被动的文化消费者转变为文化生产者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立了一种注重用户体验的理念来设计双向的交流渠道,如公众号、官网、微博给公众打造了一个反馈、讨论的平台,而具备灵活性和可伸缩性的移动应用程序使得自然博物馆与观众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在这些平台中,观众不仅可以和博物馆交流,还能与其他参观者进行交流,这些平台促使博物馆与观众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建立起公众信任度和忠诚度。除此之外,电子出版、定位服务、自然用户界面等一系列新媒体手段都使观众积极参与到博物馆的“隐形”建设当中来。

(三)多层次的信息展示

博物馆学认为,层层传达的信息和体验降低了机构的权威性,从而使核心内容的传递变得更像一场冒险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多层次信息传达成为“后博物馆”的展示理念之一。多信息层次是指采用多种信息类型去传达展览的主题。本文将博物馆的信息传达分为三个层次:文字、图像、视频录像。其中文字属于理性认知信息,图像和视频录像都属于感性认知信息。展览中的理性认知信息通常是以说明标签的形式出现的,多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帮助观众理解展品背后的内涵和主题的意义,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思考转化之后才能理解。而感性认知信息的载体则比较广泛,实物、多媒体视听装置、情景再现等辅助造型系统都倾向于传达感性认知信息。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规划设计师宋娴、顾洁燕曾说道:“在互联網时代,仅仅强调‘藏品为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博物馆的吸引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诠释科学,挖掘标本背后的故事,从而将公众引入奇妙未知的领域。”上海自然博物馆除了传统的文字信息,还运用了大量的文字结合图像的方式来传递科学信息。其中包括7000页电子图文、500块知识图文以及1500幅科学绘画。例如在“起源之谜”展馆当中,大量的关于宇宙的文字科学知识都配合图像展示出来,墙面上的文字解释基本上都配有相应的图案背景。传统的文字标签转变为了多媒体的图文展示方式,通过在多媒体上的操作,我们可以看到动态的视频配合文字的解析。除了图文展示的方式,上海自然博物馆还制作了200条小视频,打造了5个沉浸式剧场为观众带来了有趣的感官体验。

三、结语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是博物馆体验的新范式,这种体验不再是围着展品打转,而是围着观者打转。参观者可以选择看什么、听什么,这样使得他们就在内容“之中”,因此整个体验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对话性,而不再是被动的、学究派头十足的枯燥经历。同时,参观者获取信息的过程将是一系列的自我发现,每一项个人选择都会引向意外的超链接。在这过程之中,展品也变成了多种解释的集合体。通过上文对“后博物馆”理念的研究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方式的研究,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诸多契合之处。而上海自然博物馆中体现出的“后博物馆”的理念,一方面说明了“后博物馆”出现的必然以及“后博物馆”这一理念在未来博物馆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作为新建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参考文献:

[1]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钱春霞,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1.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猜你喜欢

平民化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新时代电视新闻中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创新思维——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作品为例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锐捷网络推动云数据中心“平民化”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