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9-09-17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110122

中国卫生统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市辖区龋病患牙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110122) 迟 帅

【提 要】 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方法 于2014-2018年开展沈阳地区(含市辖区10个区和非市辖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年龄≥60岁的老年常住居民的牙周病和龋病问卷调查,并对牙周病和龋病牙齿数量、分布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发放调查问卷3500份,回收率为97.46%,合格率为96.36%。牙周病患病情况:市辖区和非市辖区牙周病男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者病牙数量越多;病牙以磨牙和中切牙最为常见;市辖区牙周病患病率和平均患牙情况均好于非市辖区。龋病患病情况:市辖区和非市辖区龋病女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男性;年龄越大者病牙数量越多;病牙以磨牙和前磨牙最为常见;市辖区龋病患病率和平均患牙情况均好于非市辖区。结论 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率依然较高,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群体患口腔疾病数量较过去明显升高。从疾病分布情况来看,牙周病、龋病均为口腔科常见疾病。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口腔病(牙周病、龋病)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建议各国每5~6年进行1次口腔普查,并建立相应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同时,WHO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作为判断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沈阳共辖10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2个县,常住人口800多万,其中户籍老年人达180.9万,占比24.6%[2]。目前,鉴于东北地区老龄化趋势严重,因此选取沈阳地区作为调查区域,对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调查时间为2014-2018年,调查对象来源于沈阳市,涵盖市辖区包括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10区;非市辖区包括新民市、康平县、法库县1市2县。纳入标准:均为沈阳地区常住人口,即具备调查所在地户口,且长期居住在户口所在地;或者非调查所在地户口,但是居住时间≥12个月[3];年龄≥60岁。排除标准:沈阳地区流动人口;合并除牙周病、龋病等其他原发性口腔疾病;无意愿参与本调查研究者。

2.问卷调查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信息:如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家庭组成。(2)牙周病患病情况:如牙龈病和牙周炎。(3)龋病患病情况。样本量设定参照国内同类研究结果[4]及沈阳市≥60岁人口基数,利用PASS软件计算样本量为2854人,考虑10%的研究对象失访情况,最终确定样本量应为3140份以上。

3.质量控制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沈阳地区“10区、1市、2县”,为保证调查结果客观,不同区域问卷发放数量参照各区域人口基数;同一区域问卷发放到不同社区;并且尽量涵盖不同年龄段的老年群体。问卷调查人员均为经过系统培训的在校本科生或在读硕士研究生志愿者,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方式,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4.检查方法 口腔检查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专科口腔科医师进行操作。在人工光源下,进行口腔视诊和探诊。检查工具包括口镜、普通探针、镊子、牙周探针等。探查顺序由上颌(18~28)至下颌(38~48),观察内容包括牙周病、龋病牙齿数量、分布。

结 果

1.一般情况 本研究最终发放调查问卷3500份,回收3411份,回收率为97.46%;其中,问卷合格率为3287份,合格率为96.36%。在有效回收的3287份问卷中,市辖区2564份、非市辖区723份。市辖区问卷分布:和平区297份、沈河区306份、皇姑区321份、大东区269份、铁西区347份、浑南区252份、于洪区215份、沈北新区226份、苏家屯区231份、辽中区100份。非市辖区问卷分布:新民市275份、康平县241份、法库县207份。全部3287份问卷基线资料见表1。

2.牙周病患病情况调查 在市辖区的2564例老年调查对象中,患牙周病者1661例,患病率为64.78%;牙周病累及牙齿4851颗,平均2.92颗/人。在非市辖区的723例老年调查对象中,患牙周病者507例,患病率为70.12%;牙周病累及牙齿1784颗,平均3.52颗/人。市辖区和非市辖区牙周病男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女性;年龄越大者病牙数量越多;病牙以磨牙和中切牙最为常见。整体上看,市辖区牙周病患病率和平均患牙情况均好于非市辖区。具体患牙分布情况见表2。

表1 全部3287份问卷基线资料

表2 牙周病患牙情况

*:患牙构成比的计算市辖区以4851作为基数;非市辖区以1784作为基数;人均患牙的计算以相应患者数量作为基数

3.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在市辖区的2564例老年调查对象中,患龋病者1753例,患病率为69.37%;龋病累及牙齿3734颗,平均2.13颗/人。在非市辖区的723例老年调查对象中,患龋病者537例,患病率为74.27%;龋病累及牙齿1440颗,平均2.68颗/人。市辖区和非市辖区龋病女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男性;年龄越大者病牙数量越多;病牙以磨牙和前磨牙最为常见。整体上看,市辖区龋病患病率和平均患牙情况均好于非市辖区。具体患牙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龋病患牙情况

注:患牙构成比的计算市辖区以3734作为基数;非市辖区以1440作为基数;人均患牙的计算以相应患者数量作为基数

讨 论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随着平均人口寿命的延长,老龄化趋势亦明显加重。有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年龄>60岁的老年人比例超过总人口的1/9。我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达1/3,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5]。近年来,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口呈外流趋势。年轻人群的外流导致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出现变化,东北未来人口老龄化“稀释”面临严峻挑战。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增加,必然给国家医疗和卫生资源带来极大压力。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涵义一是指主要脏器无疾病;二是指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外界的刺激[6]。而WHO对于健康的定义更为具体,其中更是将口腔健康纳入健康评价体系,并推荐以65~74岁老年人群口腔状况作为评估一个地区口腔健康水平的标志[7]。从口腔疾病的防控角度来看,牙周病、龋病均为常见口腔疾病,尤其是老年群体,更是牙周病、龋病的高发人群。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城市,目前正在承受老龄化带来的经济挑战,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控资源投入有限,老年口腔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本研究为了解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炎和龋病患病情况,于2014-2018年的5年时间内,结合沈阳市“10个区+1个县级市+2个县”的行政区域结构,开展了旨在调查老年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的总样本量为3500例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扩大了老年入组对象的年龄范围,将≥60岁的全部老年人纳入研究,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分析老年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结果显示:(1)市辖区龋病患病率为64.78%,低于非市辖区的70.12%;无论市辖区还是非市辖区,牙周病男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女性;年龄越大,牙周病患病率越高,这与钟声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市辖区龋病患病率为69.37%,低于非市辖区的74.27%;无论市辖区还是非市辖区,龋病女性患者病牙数量高于男性;年龄越大,龋病患病率越高,这与秦玲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本研究仅针对老年口腔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10],这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率依然较高,患病存在城乡分布差异,口腔健康防控工作应酌情考虑将卫生资源向沈阳周边地区倾斜,尤其是老年人中的年龄偏大群体,以最大效率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市辖区龋病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杭州,下一个一线城市?
地级市及市辖区职责划分研究
饮食与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