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康“镜像理论”视域下解读《冷血》

2019-09-16王丽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拉康他者

王丽

摘  要: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经典“非虚构小说”《冷血》讲述了一桩真实的“灭门惨案”,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独特,极具分析价值。本文拟用拉康镜像理论来分析《冷血》文本中主人公佩里这一主体被他者阉割而成为一个异化的自我形象,小说最后主人公佩里.史密斯的悲剧结局将主体的虚幻性以及“他者”在自我建构中决定性地位等赤裸裸地剥开呈现给观众,充满着对人类自我本身困境的探索。

关键词:《冷血》;拉康;镜像理论;他者

[中图分类号]:I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

一、引言

“镜像理论”是拉康在1936年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拉康哲学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理解他主体问题的关键。镜像阶段关注的是“我”的形成与镜像的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紧密相关,即镜像是自我的开端。拉康还首次将自我心理结构与社会文化、语言象征相结合,引申出“三界理论”(想象、象征、实在)。《冷血》是杜鲁门.卡波特创作的首部著名的“非虚构小说”,波特以发生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的一桩真实的“灭门”惨案为背景,本文以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解读《冷血》中的主人公佩里.史密斯,揭示了主人公在自我建构中所遭遇的主体缺失和他者侵凌等,对我们分析作品蕴含的审美结构和文化底蕴,把握主体心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被阉割的佩里·史密斯

2.1自我与主体缺失—痛苦之源

拉康指出,镜像阶段主体的基本特征是分裂和异化,在镜像阶段主体是一种关系,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主体是不存在的,婴儿将镜中的形象误认为是“我”,且不断的镜像认同(异化认同)使“我”逐渐客观化。然而这个镜中形象是虚像,是“他者”,即主体的建构过程就是把自我想象成他人,把他人误认为自我的过程,因此自我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虚无,所以拉康明确指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之源即自我和主体的缺失。可怕的是主体本身的虚空性使镜像本身的侵凌性有机可乘,自我与镜像具有一种天然的侵凌关系,即对自我的侵凌,侵凌的表现总以一些身体形象出现,如阉割、身体的碎片化、残缺的肢体等,简单地说就是将自我归入碎片化的身体意象。小说中佩里因一场车祸而使一条腿变瘸变短:“坐着时,他好像比普通身材高,有着举重运动员一样的肩膀、手臂、蜷缩的躯干……站起来的时候,他的身高不会比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高,两条摇摇晃晃的短腿似乎不足以支撑一个成年人的身軀,看上去奇形怪状的”,迪克也因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面部完全扭曲,总之佩里自我主体的缺失为迪克精神上的侵凌提供了可能。

2.2父母缺失导致的镜像虚幻认同

拉康指出,镜像阶段是自我的结构化,即第一次将自己称为“我”的过程,是幼儿将与自己最亲密的人的镜中形象误认为是自己本身的一个阶段,主体不能自我确立,主体只有与他者进行认同才能确立自身即自我初始具象,婴儿在镜中看到与自己最亲密的人的形象,并将这个虚像误认为自己,显然这个镜像不是婴儿自己的形象,而是他者的镜像,其本质上是一种误认,小说中的镜像可以理解为主人公佩里所认同的是投射在“小他者”迪克身上的理想自我,也是一种自我误认,第一个对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应该是他的父母,但小说中佩里出生于非正常家庭,母亲酗酒,父亲软弱无能,他们甚至无法正常抚养佩里及其兄妹,从小聪明酷爱学习却没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导致佩里“像土狼一样任性野蛮,没有规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就去哪,多次被关进拘留所”,父母缺失的状态,使佩里只能与有着相似不幸童年经历的迪克作为认识自我的镜像,佩里被这个镜中形象深深迷惑住了,失去了自己的本质,迪克因一场车祸而导致脸上各个部位搭配错位,如他的左眼完全歪曲,从而流露出阴森恶毒的神情,但佩里对此完全认同,他夸赞迪克的微笑迷人,眼睛变得不重要了,佩里疯狂地 进迪克的镜像,与之认同,由于佩里完全认同了镜像中迪克这一他者形象,他开始在迪克镜像中认识并体验自己,其主体也被迪克这一镜像完全阉割,开启了在他者幻想上的人生旅途。佩里的人生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

三、欲望中建构人生

3.1主体欲望即他人(他者)欲望

拉康把欲望问题放在他思考的核心上,具有象征意义的欲望只能产生于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上,因为主体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他者乘虚而入 ,占据主体位置,因此主体的欲望是对他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总是朝向其欲望对象,总是被迫地趋向欲望对象,“人的欲望在他者欲望中才具有意义,这不是因为他者控制着他想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首要目的是让他者承认他”,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是关键,由开始的在“想象界”中母亲的承认和“小他者”的认可,再到“象征界”中能指链上“大他者”的承认,承认的本质是自我认同,小说中佩里自童年起缺少父母重视,尤其是来自母亲的关爱,“他者”对自我的侵凌性导致佩里认同了迪克这一镜像,即认同了“他者”欲望,开始了他罪恶的人生之旅。

3.2欲望的真正对象是一种缺乏

从缺乏的角度去看问题,是拉康的精神分析中的重点,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对缺乏的欲望,欲望不同于需要,需要是对具体对象的占有和满足,而欲望是一种绝对的承认。佩里童年悲惨孤独,缺少家庭的关爱,青年仍然放荡不羁,无所事事,一直到成年后的牢狱之灾,更可悲的是锒铛入狱后他的父亲和姐姐都没有给他写信或看望他,可以说,佩里的一生都与幸福无缘,看到别人幸福的时候,他会产生无端的怒火,他甚至藐视人类,内心充满伤害他们的欲望,以至于他经常幻想那只复仇的黄色大鸟从天而降,带他远离尘世的痛苦,他会比任何人都要幸福,这种对幸福的向往正是源自于他从婴孩时就缺失的幸福感。

四、主体建构的干预——他者

4.1“小他者”的影响

拉康把他性置于一种核心地位,这也就决定了主体除了与之认同外别无他路,“小他者”代表了主体镜像的虚幻映射如镜子中幻象“我”、父母、朋友等镜像阶段中,“小他者”是想象中的他者,发生在“想象界”,婴儿将镜中形象“小他者”误认为自己,婴儿眼中母亲的在与不在,象征着在场与缺场,故母亲是第一个“他者”,同时“小他者”源自于主体镜像的虚幻映射,如他人的表情和目光;小说中佩里总是通过他人的目光看清自己,总是被他人话语所影响,如“坏伙伴”史密斯和迪克的错误引领、“人生导师”威利.杰伊对佩里的所谓建设性评价,他们的干预让佩里成为了 他者眼中的主体,进而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如威利.杰伊构建的佩里(我们暂且称他为小a)拥有自我表现和自我毁灭两面人格,而小a相对于佩里来说被看做是 镜像般的存在,得以让佩里以小a进行自我观照,进而在错误地道路上越走越远。

4.2“大他者”的深渊

“大他者”是无意识的语言结构,代表了父亲的话语符号秩序即“父亲法则”。

当个人主体进入到社会后,语言能指这一“大他者”登场,同时语言的运用也标志镜子阶段的最终完成,“大他者”这一无意识的语言结构使主体完全建构起来,主体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欲望,并进入到社会的象征秩序中,故“大他者”发生在象征界,即由象征性的语言统治的地方,我们总是完成“他者”一个又一个的安排,做着“他者”要做的事,在全新的社会文化中认同父亲的话语秩序。正如拉康所言主体本质上就是“他者”制造的假象。社会这个大他者将佩里一步步推向无底的深渊,小说中佩里家庭氛围的缺失、黑暗的军营秩序、冷漠残酷的社会现实等都是在“大他者”的影响下的体现,包括小说最后佩里的死刑也是“大他者”——美国的道德秩序、法律规则、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主体在“大他者”中被建构,亦从中毁灭。

五、结语

自我是在不断的分裂与异化中成长起来的,而自我的构建离不开“主体”与“他者”的平衡。总之,佩里在“他者”中完成了自我的建构,他所做的一系列暴虐行为实则是他者身份认知持续错位带来的悲剧结果,尽管结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对我们人类成长却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鲁门.卡波特:《冷血》.张贺译.南海出版社,2006.

[2]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

[4]福源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猜你喜欢

拉康他者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黑格尔对决海德格尔
结构与症象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