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16何元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气肿气胸胸膜

何元鑫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在肺结节诊治过程中,不论肺结节的大小,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都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尽管PTNB能通过荧光透视或超声引导,但CT引导或CT荧光成像引导已经在小的肺结节的诊断中广泛应用[1]。但是,由于是有创性检查,在进行时会发生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对500例病例的具体分析,目的是找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原理,并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最终是为了使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共500例,其中男296例,女204例,年龄25~82岁,平均54.9岁。病灶尺寸是0.5~16cm,平均2.6cm。

1.2 手术前准备

手术前仔细阅读患者CT片,必要时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灶与大血管的关系。操作前前行下列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对患者家属交待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还有操作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最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18G半自动弹枪式活检针。

1.3 操作方法

根据病灶特点,包括位置、大小、成分、毗邻关系等,确定患者体位。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行操作前CT扫描,扫描范围:病灶中心上下4~5cm,层厚2mm,连续扫描,目的是确定穿刺点以及角度。做无菌准备,消毒、铺巾、进行局麻,穿刺后再次扫描,确定针尖位置后取材,取材后的组织置于10%的甲醛溶液中,最后行病理学检查。操作后进行CT扫描看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分析

通过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500例患者中,气胸发生了118例(23.6%)。没有空气栓塞或致死性并发症发生。

气胸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穿过胸膜的次数和穿刺路径上的气肿。表1总结了气胸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表明穿刺路径上存在气肿、多次经过胸膜、病灶位于下叶和男性是气胸发生的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是P<0.001、P<0.001、P=0.015、P=0.012),见表。

表 气胸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3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气胸发生率是23.6%,与先前报道的气胸发生率12.0%~44.6%相一致。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穿刺路径上的气肿、2次或多次经过胸膜、病灶位于下叶以及男性。沿穿刺路径上的气肿是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可以被解释为扩大气腔的破裂能增加气道压力和阻止漏气处的快速密封。2次或多次经过胸膜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是因为多次经过胸膜导致更多的脏层胸膜损伤。

至于下叶的病灶,有学者[2]的研究说明了病灶处于哪一叶位置的意义,这在我们的结果中可见到。肺下叶更大的呼吸运动可能要求在针到达病灶过程中更多的调整方向,导致更多的肺实质被破坏。我们的研究认为男性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男性有更大的用力肺活量,这与气胸的发生显著相关。

影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因素较多,操作前对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恰当的病例,准确掌握适应证、禁忌证[3];操作时选择最合理路线,动作快准,力争一次取材成功。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种技术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猜你喜欢

气肿气胸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疗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