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2019-09-16李鹤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起搏器导联植入术

李鹤飞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缓慢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脏疾病,不过术后容易出现心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术后有效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1]。本研究分析在诊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中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选取73例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展开分析。73例患者包括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70.35±5.42)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1±1.14)年。

1.2 方法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平卧位下指导患者放松身心,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C800型12导联心电图仪进行描记,设置25mm/s的纸速,10mm/mV的增益,保持基线平稳以避免干扰图像。进行多体位检查以减少图像所受干扰。24h动态心电图:在检查前3d停止药物治疗,采用美国生产的Mortara H12型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对患者24h内心电图变化进行监测,患者连续佩戴24h监测仪,记录患者的12通道24h心电信号,经Biox Win处理、分析监测图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统计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术后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等综合检查确诊,以此为依据观察计算24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心律失常检出率、诊断效能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心律失常检出率对比

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9.32%,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31.51%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心律失常检出率对比[n(%)]

2.2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效能对比

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准确率与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7.26%、97.22%、97.30%,与24h动态心电图68.49%、75.00%、62.16%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效能对比[%(n/m)]

3 讨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开展使心脏疾病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很大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不过虽然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为患者带来了巨大益处,但也伴随各种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后可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发生猝死,故术后准确监测患者心律失常以及时预防处理十分重要[2]。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往往治疗对某一时间点上的心功能状态进行观察记录,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心律失常通常呈阵发性或间歇性,导致该心电图检查无法准确、完全记录患者一整天的心功能变化,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误诊、漏诊现象[3]。24h动态心电图的开展与应用有效弥补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缺点,24h动态心电图能够持续监测患者24h内心脏活动状态,对心功能变化进行准确记录,及时发现病情发展情况,还嫩巩固有效反应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结合患者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可获取更准确的心功能病理变化,而且24h动态心电图在患者安静、活动状态下均可进行监测,可有效避免漏诊,通过同步分析患者日常活动与病情变化的关系,能够为预后的改善提供依据。

本研究通过比较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发现,24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明显更高,准确率、特异度及敏感度也明显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充分证明24h动态心电图应用效果显著。

综合上述,24h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律失常检出率较常规12导联心电图高,且准确率及敏感度、特异度较好,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起搏器导联植入术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