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排螺旋CT和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2019-09-16刘许慧冯纪涛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乳头状符合率颈部

刘许慧,冯纪涛(通讯作者),徐 徐,朱 红,彭 飞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本病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中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率逐渐提高[1]。本文对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多排螺旋CT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3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55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多排螺旋CT及超声(US)检查,且两种检查相隔时间不超过两周。病灶统计具体个数为单位,淋巴结以区为单位,一个区只要发现转移淋巴结,则统计为阳性。

1.2 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GE 64层螺旋CT机行平扫及增强诊断,扫描条件120kV,层距与层厚均为1.25mm;增强用拜耳公司生产的碘海醇注射液为造影剂,1ml/kg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为3ml/s;患者仰卧过伸位,自乳突水平开始至主动弓下水平扫描。63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直接增强,余均行平扫及增强检查。

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 HD 11X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仰卧位,采用仪器内置的甲状腺检查条件。

1.3 诊断标准

CT检查根据肿瘤形态是否规则、包膜是否完整、有无钙化及微钙化、强化程度与方式、周围器官关系及颈部各区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淋巴结增大、变圆、有小钙化或强化特征类似于肿瘤特征则诊断为转移[2]。

US先行观察病灶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有无微钙化、弹性分级等,再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并探查颈部淋巴结。淋巴结形态呈类圆形,纵横比>2;淋巴门偏心或消失;内部呈低回声,并伴有一下三点之一:囊性坏死、点状钙化或团状高回声。具有以上两点就视为转移[3]。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配对卡方检验,a=0.05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标准,对两种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灶本身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诊断能力进行评价。

2 结果

63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有84个病灶,病灶最大2cm,最小0.1cm,有17例存在多个病灶,微小乳头状癌者23例,合并钙化者3例,合并腺瘤者3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者11例,合并甲状腺肿者7例。转移淋巴结以区为单位,共104区中有70区淋巴结转移。

2.1 在乳头状癌病灶本身统计结果

由表1可见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高于CT检查,χ2=30.38,P<0.05。

表1 不同方法与病理符合率比较(例)

2.2 在移巴转结方面统计结果

CT和超声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42%,58.82%,24.28%,100%;CT和超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615;P<0.05。

表2 在移巴转结方面统计结果(例)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多层螺旋CT和US[4]。US无创、无辐射,是临床首选,且在对微小癌的诊断有着绝对的优势[5]。本文结果表明,在癌灶诊断中,US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的符合率(84.52%)高于行CT符合率(78.57%),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在癌灶诊断方面US更有优势。相关文献认为,US特别在显示小病灶、合并其他病变时具有优越性[2,6]。本文中仅是微小癌的患者23例,最小仅1毫米;部分患者仅进行了CT直接增强,缺乏平扫图像,因此CT出现了漏诊的情况。另外,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合并乳头状癌时CT也会漏诊。但是,对于一些钙化较多者,钙化本身会影响US对病灶实质的判断[7];CT因其较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对于环周钙化病灶有较好的价值。除此之外,CT对于癌结节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着更为直观的显示,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术前能够更好的作出判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约占50%,淋巴结转移认为可提示局部复发率高[8]。术前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手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患者预后判断也有较大价值。本文中,CT诊断转移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1.24%、58.82%,而超声的分别为24.28%、1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605,P<0.05,说明CT较超声而言对于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更好。Choid等[9]认为CT在显示较隐蔽的转移淋巴结方面很有价值。本文中US的灵敏度相对于文献中较低,可能与医生的经验不足,对本病认识不太够相关,对于不是明显病灶均认为阴性;US对于颈部粗短患者,颈深部淋巴结的显示也会有一定影响。CT快速容积扫描重建速度快,图像质量高,并在检查后可以任意层厚和方位二维和三维重建,对病变可予多人多方位多次观察,诊断能力要强一些;CT有完整连续的图像手术医师更易读懂,术者可以术前明确病灶和周围组织关系增加手术安全性,这是超声无法达到的。通过病理对照发现,临床中有些淋巴结仅有部分转移,有的转移范围仅1mm,在影像检查中还无法判断是否有转移;因此,不管哪种检查方法,均有漏诊且无法避免。

本文得出对于癌灶本身超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颈部淋巴结而言,CT检查更有优势。对于超声检查怀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颈部淋巴结情况进行评估,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猜你喜欢

乳头状符合率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任意赋权的广义标准化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