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类自制学前玩教具:超级魔毯

2019-09-14刘冬梅,陈亚利,王晓鸿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16期
关键词:骰子玩法玩具

设计者:北京市顺义区宏城幼儿园 刘冬梅 陈亚利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 王晓鸿

适用年龄:3~6岁

设计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喜欢户外游戏,但由于雾霾、下雨等天气原因,有时不能满足幼儿需求。有没有在室内、户外都很好玩的玩具呢?彩虹伞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玩法单一,幼儿逐渐失去兴趣,如何再发挥它的价值?教师将彩虹伞剪剪、缝缝,设计了“超级魔毯” 这个运动类玩教具。它玩法多样,既满足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又能让许多幼儿同时参与游戏,还可以创造新玩法。玩法有趣、收放方便,只要有较大的场地,幼儿拿出来就可以玩。“超级魔毯”玩具使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中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还促进了同伴间合作能力的提升。

主要功能

(1)《超级魔毯》游戏,能使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超级魔毯游戏,探索玩具的多种玩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2)《彩虹伞》游戏,能通过走、跑、钻等运动方式,培养幼儿大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打地鼠》游戏,能培养幼儿蹲起动作的灵活性和大肌肉力量,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

(4)《抛接球》游戏,能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大家配合将球投入球兜时,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5)《跳一跳》游戏,幼儿自主摆放箭头标志时,能培养幼儿对标志的辨别和使用能力;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轮流发言,当发生分歧时,鼓励幼儿懂得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协商解决问题。

制作材料

直径4米的尼龙布彩虹伞玩具;红、黄、蓝、绿、粉、紫色尼龙布片,每种颜色1米;棕色无纺布4张;红、黄、蓝、绿、紫色魔术贴,每种颜色约80厘米;黑色丝带40米;隐形拉链16条,每条70厘米;骰子;充气锤;海洋球;气球;小皮球;羊角球。

制作方法

魔毯玩具尺寸图:

(1)将彩虹伞剪成各种形状的布片,四周缝上魔术贴,幼儿玩打地鼠游戏时,揭开布片,身体能够钻出。

(2)玩其他游戏时可以贴上布片,形成完整的魔毯。

(3)从手拉环处向中心剪开约45厘米,缝上隐形拉链。

(4)在魔毯外圈每两个拉链中间缝上一个皮球大小的球兜,用于玩抛接球游戏。

(5)将棕色无纺布剪裁成箭头形状,写上数字,用于玩跳棋游戏。

(6)利用玩具和无纺布制作小旗子,用于标记跳棋游戏的起点和终点。

(7) 用玩具插片拼插一个正方体,每一面设计情境,制成游戏骰子。

游戏方法

(1)《打地鼠》(适合中、大班幼儿,18~35人合作游戏)

将9块可拆卸的图形布片揭下来,幼儿分角色玩打地鼠游戏。一名幼儿站在圆心处,手持充气锤,扮演菜农,8名幼儿扮演地鼠藏在魔毯下,其他幼儿围成圈撑拽起魔毯,当“地鼠”从不同形状的洞口钻出头时,“菜农”用充气锤敲击,“地鼠”立刻钻回魔毯下继续游戏(幼儿可以自主设计、创新游戏规则)。

(2)《抛接球》(适合中、大班幼儿,16人合作游戏)

先将魔毯上的拉链拉开,幼儿拉拽魔毯上的手环,将小皮球放进任意一个球兜里,将球抛向旁边的幼儿,可以按顺序依次抛接,也可以自由抛向不同方向的幼儿。抛球幼儿感受力量与距离的关系,接球幼儿可以控制魔毯高矮,使小皮球进入自己的球兜内。游戏可发展手、眼、身体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3)《跳一跳》(适合中、大班幼儿,2~5人共同游戏)

幼儿有玩桌面游戏棋的经验,在玩跳格子时,可将超级魔毯也设计成游戏棋。游戏前幼儿自由摆放箭头标志,协商游戏规则。可以掷骰子,也可“猜丁壳”决定谁先前进,幼儿当棋子在魔毯上跳。幼儿可设计有创意的骰子:如原地蹲5下、原地跳10下、前进2格、回到原点……既好玩儿又可以锻炼身体。

(4)《跳动的球》(适合中、大班幼儿,16人合作游戏)

幼儿围成圈手持魔毯,将海洋球、羊角球或吹起的气球等放在魔毯上,幼儿一起配合抖动魔毯,使球在魔毯上不停地弹跳,感受不同重量的球弹起来所用力的不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5)《彩虹伞》(适合亲子、小、中班幼儿,16~35人共同游戏)

小班幼儿喜欢钻一钻、藏一藏,家长、教师和幼儿可以围成圈撑起魔毯玩《晴天、雨天》的游戏。儿歌:“晴天、雨天、大风天,现在什么天?”晴天时跑出伞外扭一扭,雨天时钻到伞下,刮大风时撑魔毯的小朋友用魔毯遮住下面的幼儿。玩累了,还可以坐在魔毯上休息,滚一滚、爬一爬,认一认魔毯上的颜色和形状。

使用提示

超级魔毯采用尼龙布缝制而成,幼儿游戏后可以水洗或阳光直晒进行消毒。幼儿拉开拉链前,教师提示幼儿拉开拉链的方法,避免手部受伤。选择软材质的充气锤、骰子,以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使用案例

1.案例1

(1)实录

幼儿看到超级魔毯特别兴奋,教师把海洋球放到魔毯上,大家就使劲儿抖动魔毯,有的幼儿手中的手环都被挣脱了,几十个海洋球瞬间被抖到地上。

(2)分析

幼儿第一次看到超级魔毯非常兴奋,说明很喜欢这个玩具,非常乐意玩,但是大家似乎只沉浸在自己疯狂抖动魔毯的情境里,忘了这块大魔毯是大家一起玩的,怎么办?如何合作是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思考的。

(3)改进和调整

首先让幼儿熟悉超级魔毯,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摸一摸它的材质、猜一猜它可以怎样玩、还要一起聊聊玩时需要注意什么,培养幼儿的计划性和规则意识。

2.案例2

(1)实录

户外活动时,幼儿玩儿《打地鼠》游戏后便坐在魔毯上休息,此时个别幼儿在魔毯上跳来跳去很高兴,接着又有几名幼儿参与其中,当参与的幼儿越来越多时,大家开始混乱,还有幼儿被挤倒了。教师说:“你们跳得真开心,还有什么有意思、更安全的跳法吗?”然然说:“我们排队一个一个地跳,就按照魔毯上的黑线,像跳格子似的。”幼儿有秩序地玩起来,跳一会儿大家就累了,脸上兴奋的表情也少了。教师又问:“还有别的玩法吗?总是这样连续跳好像有点儿没意思呀!”教师的话引起大家的赞同。贺贺说:“可以隔一个格儿跳一下。”大家试了试,但是格子比较大,有些幼儿不能跳那么远。教师又问:“还能怎么玩呢?”雨泽说:“我们比一比谁快。”教师问:“怎么比呢?”他接着说:“就是规定一个起点,看谁先到终点呗。”教师又问:“那怎么比呀,有什么规则吗?”这时又有幼儿参与讨论,“猜丁壳,谁赢了谁前进。”幼儿便玩儿起来了。

(2)分析

幼儿喜欢超级魔毯这个玩具,已经开始尝试创造新玩法了,但是创造初期,由于参与幼儿较多、又没有设计游戏规则,所以发生混乱的现象,教师发现后引发幼儿思考怎样让游戏安全又有意思,幼儿将桌面跳棋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设计了简单的规则。教师尊重幼儿创新玩法的意愿,引发幼儿思考游戏规则,还可以搜集资料,组织幼儿讨论各种游戏棋的规则,丰富幼儿对棋的认识。

(3)改进和调整

幼儿拿来了游戏棋,一起认识各种棋的玩法和规则,幼儿对游戏棋中前进后退的各种规则越来越感兴趣,便开始设计魔毯棋。睿睿说:“我有一个想法,赢的跳一格、输的后退一格。”萱萱说:“连着输两次的人,就要回到起点。”小泽说:“那连着赢的也可以多前进几格呀” ……幼儿讨论起来。

幼儿自创的跳棋游戏促使他们对探究游戏规则非常感兴趣,通过收集各种跳棋,丰富对跳棋规则的认识,幼儿已经能够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了,但是这些规则大多是模仿,还有更有意思的玩法吗?前进和后退的跳棋规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那么魔毯跳棋除了从桌面转移到地面上玩,还能不能更好玩?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商量。瑶瑶说:“谁输了就唱一首歌,赢了得到一张贴画。”睿睿说:“那得一直等着呀,太慢了,要是玩跳棋时还能这样就好了。”……通过大家的讨论,幼儿制作出一个新骰子:有得到1张贴画、原地跳10下、原地蹲5下、前进2格、回到起点、原地转2圈等随机任务,增加了跳棋的趣味性。每次游戏前,大家一起选择材料、商量规则,属于幼儿自己的运动型跳棋诞生了。

案例分析

(1)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支持的精神环境。”玩具是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发展的,玩具怎样玩,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创新玩法。当幼儿自由在魔毯上跳来跳去时,教师并没有阻止,而是尊重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自发的游戏。

(2)肯定幼儿积极的思考。幼儿一直重复随意跳的动作,并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引发幼儿发现问题,鼓励思考更安全、更有意思的游戏方法,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3)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主动思考问题,体会游戏的适宜性。当幼儿对游戏怎么玩没有更多的想法时,教师发起新的小任务:搜集游戏棋的资料,拓展游戏经验,让幼儿将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当常见的玩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时,教师便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玩更有意思,于是新骰子创造出来了。幼儿突破原本常用的点儿骰子,将自己设计的规则画在骰子上,有原地跳、转圈、蹲起等各种有趣的奖惩方式,再次激发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魔毯的多种玩法促进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新玩法、体验合作的快乐,为超级魔毯玩具赋予新的魔力,激发越来越浓的游戏兴趣。

猜你喜欢

骰子玩法玩具
零跑的新玩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TPP的新玩法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点子的排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