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措施

2019-09-13程文香

时代人物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职生互联网+院校

□文|程文香

(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极大重视。伴随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就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传统的就业教育与方式难以适应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并变得极为重要。高职生无论在就业的质量还是就业的稳定性方面都难以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提并论,创新创业教育便显得更加紧迫。在互联网已极为普及的今天,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以提升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为目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内容与形式进行一定的探索与研究,是极为有益的。

本文希望能够立足于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等具体内容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并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所帮助。

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方面的情况看,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加强,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以及提升高职生就业创业质量和服务地方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正视的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一些地方和高职院校重视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的理念滞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甚至存在脱节现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能力有限,教学方法单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学生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可复制性高;课程资源不够,实践资源不足,指导帮扶难以到位;双创氛围尚未形成等。在互联网已极大普及的今天,以提升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采取措施, 努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结合实践、 指导帮扶、 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这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形式

(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 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能力,重点不在于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但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又是基础、先决条件。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从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角度出发, 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了解创新创业, 对创新创业有一定认知。例如:我院第二学期面对全体高职生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就属于通识课程,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游戏模块、项目团队、创业能力培养(本部分与创业计划书相结合,根据创业计划书内容的需要进行创业所需知识传授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项目路演。

在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的今天,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将职业目标与人生理想有机统一起来,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创业精神与能力对当今社会的任何一个年轻人都具有重大意义, 顺应时代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以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技巧与方法很有必要,这是举办几场创新创业报告会或讲座无法取代的。

(二)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通过课程体系得以实现,因此构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 与创新型人才相匹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由三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基本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拓展+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就要在基本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拓展、实践教学三大模块中实施与完成。基本素质模块主要完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内容,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方法,初步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基本素质模块(通识课)面对全体学生,属于学生的必修课,所有高职生都要参加学习。同时,要开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相关的公共选修课,以供全体高职生进行选修,让每一个对创业感兴趣的高职生都有更多机会接受创业教育,且每位学生的选修课中至少有1门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另外,还要求在各二级学院中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由学生根据专业进行选择学习(只限各二级学院相关专业学生),以拓展学生专业能力,并达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施教

要把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写入人才培养方案, 使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 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的根基, 必须要将创业教育全面“ 嵌入” 专业教育,实施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 在传授创业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 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校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潜移默化地培养高职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增强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练就创新创业技能, 使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的高职生不断增加。

同时,要根据专业开设匹配的创新创业课程,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课程, 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教法, 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有关创办及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如:物流专业加入“ 中小货运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旅游与管理专业加入“ 旅行社经营管理”内容,酒店专业加入“ 饭店经营管理”内容等,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掌握并模拟训练各类相关企业如何开立,以及前期运行、经营中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方法。

总之, 高职院校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各自的资源设计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满足对高职生创新创业目标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四)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整合多种资源,与校内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多种活动,通过专业认识、主题班会、第二课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社团、创业讲座、名人进校园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创设和营造良好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高职院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其中也包括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的学生之广,配备的指导老师之多,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的比例之高,都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不少学生借助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平台获得了创新创业的理念,有了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动力,纷纷开始投入创业大潮之中。

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中,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争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立项目库,利用不同平台开展多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观念,来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期待。

(五)邀请成功人士进课堂

邀请不同领域、不同经历的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思想观点或自身的感悟,为学生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他人经验、社会观点。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解答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和实际创业中的疑难问题, 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用他们自身的经历诠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为学生提供创业借鉴与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

(六)举行专题报告讲座

针对专业、个性不同的高职生,全校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和公共选修课可以做到对高职生创业意识的启蒙,却难以指导他们针对现实、个人实际做出创业起步和抉择,而在提供与专业、校友等紧密联系的信息、资源方面,也很难扩大其覆盖面。所以,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专业、各专业化方向、学生个性特点等,结合实际情况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相关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有经验之士、校外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 开阔高职生的视野, 完善高职生的知识结构,使教学目标更加贴近高职生本身的专业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从而为高职生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提升其创业能力和品质。

(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结合学生的实训、实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自己,加强对专业及创业方向的认识;对创业成功的校友进行走访,了解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预估创业风险,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通过对成功人士、相关企业进行调查资料的搜集,了解创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对照要求、有的放矢进行强化训练,做足创业准备。

(八)组织学生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

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指导高职生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让学生全面梳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学到的各种创业基础知识、技能、理念、方法等,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创业意识和基本技能、经验,在职业起步阶段能够成功就业或创业,在职业发展阶段上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总之,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采用开设通识课、公共选修课、与专业相结合、成功人士进课堂、举行专题报告讲座、撰写创新创业计划书等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力求做到将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树立自主创业理念和精神,提升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实现良性就业,最终达到成长、成才与成功的目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

由校内专任教师组成创业指导团队,由校外专家组成创业专家团队,二者相互结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更好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要配齐配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组成指导团队。高职院校中有不少“双师型”教师,他们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力资本,要发挥他们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激励,将他们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之中;组织对创新创业教育感兴趣或有意愿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参加创业培训, 培养一批创业导师团队;将提高青年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是骨干教师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选拔一批乐于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组成专任教师队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指导工作,形成指导团队。同时,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提升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素养,培养教师的创业实践。还要建立定期考核、激励和淘汰制度,使专任教师队伍真正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开展校外专家进校园的活动,聘请企业家、科学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专家、律师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形成创业专家团队,以弥补校内实践型师资力量缺乏的现实。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设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形成不同层级、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同时,兼职创业专家团队与专任教师创业团队结对子, 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最终提升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创业实践

实践是锻炼和培养一个人才能的最有效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首先离不开课堂教学,但只有课堂教学则无异于纸上谈兵,需要进行亲身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付诸于实践,反复调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现知行统一,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一个人的能力。

高职院校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很有必要。由创新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搭建校企合作形式的创新创业平台,以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资源稀缺的问题,尤其是校内实践基地与平台短缺的问题。

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 建立开放、 多元的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来实现。 由于校内资源有限,只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并完成校内模拟实习实战演练项目,真正进行的创业训练与实践、实地操作与运行无法在校内完成。所以,学校需要积极与企业、创业园、政府合作联动,实现共享,在技术上互相促进,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实训平台。高职院校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协调推进,有效聚集、整合各种资源,共同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与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还要通过引入微课、慕课等方式将其他院校的一些优质创业资源引入校内及课堂,面向社会,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四、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

要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孕育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良好氛围,形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学生都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与动力的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实行学分制, 建立相对弹性、灵活一些的学习制度。学生为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参加了相关的培训与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要有相关的制度,让学生可以进行学分的转换,以激发学生参加各种实践、竞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通过学分奖励、评选创新创业团队,包括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奖励等多种措施,激励高职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之中。

高职院校要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搭建校企合作形式的创新创业平台,以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资源稀缺的问题,尤其是校内实践基地与平台短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双向互动,优势互补原则。首先,要加强校内现有专任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素养,增加教师的创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输送有创业意愿、兴趣和能力的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 培养教师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可以将企业中的行家里手请到学校对教师们进行实地培训,来增加教师们的创业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实践能力的效果。 其次, 要聘请企业家、行业专家、有经验的工程师、律师、风险投资人等作为创业实践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组成创业专家团队,与专任指导教师团队一起形成不同层级、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将创新创业知识和理念一步步渗透到学校所有开设课程之中, 充实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并将其纳入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中。创新创业学院还要能统筹协调,为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项目推荐、教育培训、孵化指导、经营扶持、咨询辅导、跟踪评估”等服务。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最终会作用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如微课、慕课等为学生培养带来的便利, 让团队学习、 项目学习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 。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体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职生就要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梦想, 并能够将其付诸实践。加强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竞争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需要在课程开设、创新教法、培养模式、强化师资、实践资源建设、改进帮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形成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素质。

猜你喜欢

高职生互联网+院校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