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架构

2019-09-12王帅鹏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质量

王帅鹏

摘    要: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课程遍地开花,有着良好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教学发展必须构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完善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各个高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旨在开发、完善设计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网络课程的互动水平,对信息化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课程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网络课程采用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让学生跨时空在课堂之外同样获取知识,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探索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高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信息化时代网络课程学习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然而随着知识信息快速更新,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形式难以适应快速、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并且教师教学信息化水平不高,在教育教学中单独运用信息手段,并没有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由人为的“满堂灌”变成死板的看课件。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高校课程教学的发展,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信息化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网络课程使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视频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活泼,但是喜欢此课程的学生却不多、评价不高;有的网络课程动态内容不多、技术手段比较单一、课程結构比较简洁,但是学生却爱学、想学。这就提出了问题:什么样的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中成功的课程?什么样的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学需要的课程?

首先,学习评价还是客观测验占主导,自我评价较少,这种测验形式仅仅适合一部分学科,直观性较强的课程作用比较明显,比较抽象的学科、文科、艺术类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以客观测验为主的学习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评价只注重成绩,忽略过程指导。网络课程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学习起点比较高,学习难度大,学习者不能理解的问题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讲解、分析,容易打击学习热情造成学习失败或无效学习。网络课程学习是学生知识的储备,而不是信息的堆积。

最后,学习评价结果被忽略。学习评价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而且是对该网络课程的质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网络课程是否还有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每学期课程都需要根据学习评价结果进行一定的数据更新,弥补课程的不足,而不是评而不改。

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当下传统教育与互联网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结合,教师不能只是将手中的粉笔换成课件,这与“互联网+”教育的理念相违背,教师没有将信息化有效地应用到教育体系和教学理念中,高校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没有实质意义。因此,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寻互联网与高校教育融合的方式,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本质融合,推动数字校园加速向智慧校园升级,充分把云计算、大数据、泛在式等技术利用好,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完善的智能服务。

二、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建课模式的混合。

支持多位老师共建一门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了减轻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支持添加助教功能。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人选担当本门课程的助教,协助老师进行批改作业、实时答疑、考试阅卷等教学活动。现有MOOC平台上有大量学习资源,其中不乏名校教师的讲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使用MOOC或其他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必拘泥于学校网络平台有限的学习资源。同时,不会为在网上海量的资源中挑选、甄别出优质的学习资源而感到困难。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互联网上优质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堂之外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性内容,将其融入教师建课之中,弥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

(二)教学模式的混合。

辅助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在课上实施,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教学所需的资料提出问题,现场答疑,在线与同学们互动,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翻转课堂模式将课程学习过程由线下实体课堂反转到线上网上教学。首先由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在实体课堂中老师主要进行讨论与答疑等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教师的负担,降低学校的师资成本,是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纯网络教学模式所有教学活动都在网上进行,使学生可以跨时间、跨地域灵活自主地学习,突破传统课堂人数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教学瓶颈,突破了地域、师资的限制。

(三)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混合。

注重实践,让学生以线上形式进行学习,增强了其使用信息化的热情,在使用过程中对种种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培养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丰富的互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单调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的情况。同时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线上伙伴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鼓励和优势互补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三、高校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架构

高校网络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架构应由一个理念、四个子系统构成:以学生为主题,共享教学资源的理念;教学组织管理;技术保障体系;教学过程监管体系;课程质量评价。

(一)以学生为主题,共享教学资源的理念。

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将教学内容提前共享到网络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以此进行预习、寻找答案,打破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讨论老师提前在网络课堂上布置的问题,主动与学生、老师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可以根据兴趣选课学习,达到以学生为主,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组织管理。

学校是信息化教学的主导方,在网络教学中学校起到引导、管理、推广等核心作用。学校需制定网络课程相关制度和标准,在网络课程申报、立项、评估验收的基础上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三级检查制度:基层教学组织层、院系层、校级层,通过教学自查和学校复查的办法开展课程实施年度检查工作,加大信息化教学管理力度,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三)技术保障体系。

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技术队伍是非常核心的保障,应由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共同组建技术队伍:首先,学校网络畅通,确保无线网络数据的流畅,保障泛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其次,组织核心课程团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个人信息化素养,开阔建课视野,提高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整体质量;再次,开展全校信息化教研活动,请专家做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讲座,提高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使全校教师都能参加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改革研究;最后,学校要从硬件方面升级录播教室的电子设备,打造更高端的录播教室供教师使用操作,更新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教学设施建设是网络教学质量的物质基本保证,教学实施建设的纲领要求是确保网络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满足建课、授课、学习的需要并能正常运行。

(四)教学过程监管体系。

在教学过程监控子系统中,首先应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关注基层教学制度建设,完善教学单位的网络课程质量标准;其次应充实监控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全面化和全程化,建立阶段性的学生、教师、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过程监管制度;最后应提高监控技术,提出监控数据分析的需求分析,增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教学信息数据库,为增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时性和完整性提供决策依据。

(五)课程质量评价。

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包含评分与改进建议两个部分,该结果一方面用于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支持课程的持续改进。另一方面用于形成性评价,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优与问责。课程质量评价从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教学目标与学习成果、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方面调查分析,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信息。将学生评价教师变为学生评价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对于评价分数低的课程给予重点关注,形成课程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除低分外,得分高与低不要过于关注,重点关注每个问题得分及相关问题得分反映的问题。课程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獎惩或划分等级,而在于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课程质量评价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家长、社会成员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网络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中,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形成对网络教学质量的多方位审视,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网络课程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教学直接搬到互联网上,而是教育流程的再造,是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网络科技和网络视觉艺术美学,再加上课程内容的完美结合。完善的课程评价系统不至于让学生增强惰性,提高教师使用数据的分析能力,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能力,为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改革等提供依据,为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模式重构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茜.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医学教育管理,2018(1).

[2]杨蕴昊.网络课程学习行为数据采集分析研究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9(6).

[3]李雅丽.网络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科学大众,2019(1).

[4]王新宇.探究以网络学习为平台的教学质量的提升[J].科技资讯,2018(17).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