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2019-09-12武鸿雁

文教资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武鸿雁

摘    要: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阅读教学加强重视,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本文重点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点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对提高小学生理解文章、感悟中心思想、领悟情感内涵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学习兴趣较低,一些语文教师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导致小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不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

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深化普及,教学手段得到快速优化升级。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化教学的初始阶段,为了促使小学生的能力发展符合社会时代要求,必须提高教学质量[1]。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的不足,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落后,课堂氛围枯燥僵化,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阅读教学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自主能力与探究能力,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小学生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的缺陷,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学目标的针对性较弱,制约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生的阅读时间较短。

现代小学生学习负担相对较重,没有太多时间自主阅读。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与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专业能力。为了使孩子有美好的未来,一些家长开始为小学生寻找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完全被占用,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课堂阅读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不足以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大大缩短。

二、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丰富小学生的认知。

小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实践与阅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增强其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对拓宽视野与丰富认知具有积极影响,推动小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语文阅读是小学生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兴衰,通过阅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提高小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对提高其语文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自主能力与探究能力等。小学阶段是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产生明确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各种科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

(一)拓展并创新教学方式。

1.增加具有教学意义的故事

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并不全面,天真、单纯是其标志代表,内容复杂且中心思想深刻的名著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不仅无法起到激发其阅读兴趣的目的,反而会因为道理过于深刻,引起小学生的厌烦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引入课堂,这些故事不仅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中心思想也十分明确,道理浅显易懂,其中生动有趣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更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2]。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著名童话故事书引进阅读课堂教学,通过开展“故事比拼”“故事接龙”等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良性竞争心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只讲一半故事,将故事停止在最引人入胜的部分。由于小学生急于知道后续部分,便会主动寻找相关书籍阅读,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与探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2.将实践活动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动性,好动性是小学生的典型特征。想让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阅读,可实现性相对较低,他们会因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阅读效率大大降低。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在不制约小学生天性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实践活动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好动天性。小学生在实践阅读活动中能够自由发挥优势,加强与学生、家长、教师的情感交流和语言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理解,强化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每周五下午开展语文阅读实践教学,选择该时间段的原因是家长拥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能够与小学生就阅读内容进行交流,增加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来促使家长更加了解学生,二来令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主动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阅读时,将自己认为优美、具有实用价值的好词、好句、好段抄录下来,时常翻阅记忆。这不仅是阅读的积累,更是提高写作能力、积累素材的过程。当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并因此受到称赞之后,其自然会主动阅读、收集素材,对激发并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热情有重要作用。

(二)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1.创新阅读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若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对阅读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因此,教师要结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革新教学理念,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从学生角度开展阅读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不对等状况,促使小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教导学生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年级)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基本学情出发,将阅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立足小学生的识字水平与知识储备量开展阅读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教导小学生学会查字典,将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朗诵一遍课文,让学生熟记词语的读音,避免“拂面”“高龄”“铁锹”“栽种”等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相对生僻的字詞,对其独立阅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科学的教学计划能够将明确的教学目的表现出来,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功能作用和实际价值。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要保证其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创新创造性[3]。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小学生学习《金色的草地》(三年级)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能力、探索能力与知识储备量制订教学计划。由于低学段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并不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蒲公英”的知识,帮助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促使教学计划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

(三)实行分层教学,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时间。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小学语文教师想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整体提高,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手段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能力处于低层次的学生能够“读懂”,处于中层次的学生可以“读好”,处于高层次的学生能够实现“乐读”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时首先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对阅读能力强与阅读能力弱的学生一视同仁,给予所有学生同等关爱和重视,以此促使小学生激发阅读兴趣,主动开展阅读学习,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将教学重心由语文成绩向阅读能力偏移,改善过于重视学生成绩水平的教学现状,采取科学手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例如,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抱有饱满的激情,以自身情绪带动小学生的情绪,通过发挥语言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重视度,实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切实增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人物形象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令其主动向家长提出阅读要求,让家长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未能看完或听完的故事继续讲完,既能改善阅读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又能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4]。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讲解《草船借箭》(五年级)时,可以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参照,同时为学生讲述《三国演义》的故事,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与曹操的狡诈多疑充分展现出来,并向小学生阐述《三国演义》中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地方,在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努力弥补单一化的不足,明确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巨会.浅谈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2018(32):49-50.

[2]张强.浅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甘肃教育,2018(21):51.

[3]叶明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学周刊,2018(32):130-131.

[4]丁长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76.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