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创业 帮带脱贫治本

2019-09-11杨瑞宏

老区建设 2019年13期
关键词:带头人全县培育

近年来,石城县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就是建立“八大机制”,推进“党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融合共进之路。

一、建立双带融合机制——让基层组织强起来

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有效融合作为凝聚基层力量,选强村级班子,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抓手,严把人员遴选第一关,建强基层组织。把村“两委”干部、村干部后备人选、农村党员,优先推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对象;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致富带头人,优先按程序推荐培养发展为中共党员;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优先推荐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2017年以来,全县共培训培育70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109名创业致富带头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25人发展成为预备党员,149名党员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154名致富带头人在换届中当选为村“两委”干部,村“两委”班子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二、建立返乡召回机制——让飞出的“凤凰”飞回来

实施“凤还巢”计划,疏通在外企业家和务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破解贫困地区“人才逆差”问题,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成立招才引智局,组建石城县在外人才联合会,出台《关于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每年举办一次石城人才峰会,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回乡创业人员“进得来”“留得住”“不想走”。两年来,吸引222名在外打拼多年创业有成的人才返乡创业。

三、建立培养锻炼机制——让“头雁”翅膀硬起来

坚持把提升创业能力和强化跟党走意识作为创业致富带头人炼成的关键,双管齐下,打造产业发展“领头雁”。实施“千人铸造计划”,分三批组织160名培训对象到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福建南安)培训,利用本县专家、学者授课,每年培育30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三年共培育1000名左右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中,特别注重政治引领,强化带头人跟党走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学内容,每期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开展“诵经典、唱红歌、听党课”活动。通过培养锻炼,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爱党、护党、跟党走的意识和帮带贫困群众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大幅提升。

四、建立交流協作机制——让产业发展快起来

认真贯彻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议精神,主动出击,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协作。选派15名年轻干部到北京、深圳、厦门、南昌等地挂职锻炼。与福建省南安市建立友好关系,组织创业致富带头人到南安培训。与深圳市罗湖区签订《缔结友好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部门间常态化沟通机制,开展经济协作、商贸往来、旅游文化、人才互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破固化对接模式,鼓励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商会与商会、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交流协作。通过交流协作,拓宽了贫困地区产业承接、招商引资、旅游推广、农副产品展销等路径,提升了产业水平,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建立多元扶持机制——让带头人创业顺起来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根本保障、最主要渠道,明确金融、税费、电商、土地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打出政策“组合拳”,扶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金融方面,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创业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五个金融信贷产品,通过政府设立风险缓释基金的方式,提供利息补贴,五个“信贷通”共发放贷款达30亿元,解决创业致富带头人资金瓶颈问题。税费方面,在乡村建设标准化扶贫车间,按面积每个车间补助30万至50万元,三年免租金和税费。电商方面,免除租金、水电费和网络费,并提供10万元创业担保。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全县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目标,为全县脱贫摘帽、村级党组织强基固本、贫困户长效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让基层责任实起来

坚持把考核评估作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的“指挥棒”“推进器”,建立责任到人、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培育和帮带责任体系,提高培育帮带的质量和成色。要求创业致富带头人作出带动贫困户的承诺,帮带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把创业致富带头人管理列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脱贫攻坚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把服务创业致富带头人作为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压实基层责任。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台帐,半年一评估、一年一考核。通过考核评估,压实责任,聚焦成效,整合了全县资源,凝聚了全县力量,形成了帮带贫困户增收脱贫的良好氛围。

七、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让帮扶“引擎”动起来

坚持把正向激励作为激发创业致富带头人帮扶动力的重要手段,树立正面典型,引导创业致富带头人强化帮扶责任,激发帮扶动力。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帮带5户以上贫困户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奖励。把创业致富带头人纳入“新乡贤”数据库和村组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优先推荐参与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和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县内媒体开设“创业致富明星”专栏,加强对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宣传。2017年以来,对23家企业就业扶贫车间发放水电和岗位奖补64.95万元,对24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发放奖励金18.1万元;92名带头人推优选举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八、建立帮扶益贫机制——让结对帮扶“活”起来

坚持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和纽带,在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间搭起利益联结平台,建立与贫困户精准对接机制。推行“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引导企业把车间建到农村,把72个“扶贫车间”搬到群众家门口,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既解决了工厂招工难题,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高田镇青年党员陈从平把鸿顺手套公司的两个车间设在高田圩镇,吸纳52名贫困群众就业,月工资达2480元以上。琴江镇黄虚创办昱欣鞋厂入驻长乐移民安置小区,吸纳11名贫困群众就业,促进了贫困户“挪穷窝、改穷业、断穷根”,确保了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行“支部+旅游景区+贫困户”模式。对接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吸纳贫困户参与民俗表演、卫生保洁、餐饮服务等工作,实现就业脱贫。龙岗乡返乡青年赖景传创办旺龙湖旅游发展公司,建成3A级乡村级旅游示范点,吸纳30多名贫困群众从事景区值班巡逻、秩序维护、卫生保洁等工作,每人每年务工收入达18000多元。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带头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把全县85%的贫困户与合作社联结起来,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小松镇青年党员郑旭洪创办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成立全省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部,将有劳动能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组织起来,集中互保贷款,既解决了贫困户资金匮乏问题,又解决了技术欠缺、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木兰乡党员谢伙生创办山地鸡养殖合作社,不仅帮带256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还带动群众把山地鸡养殖做成了一个产业;杨坊村贫困户温昌善在其带领下养殖山地鸡年收入达20万元,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为了创业致富带头人。屏山镇党员致富带头人赖宝林创办土鸡养殖合作社,不仅吸纳15户贫困劳动力务工,还帮带65户贫困户养殖土鸡增收。横江镇刘谟连创办红薯粉条加工厂和优康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40亩,返聘贫困户就近务工,14户贫困户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带动26户贫困户种植120亩红薯并全部订单收购,每亩纯收入达2000余元。推行“支部+集体经济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整合4490万元涉农扶贫资金,扶持全县131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把产业示范基地承包或租赁给创业致富带头人经营,既扶持了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又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帮带了贫困户增收。201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622万元,比2017年增长83%,所有村集體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另外,还有“支部+电商企业+贫困户”模式、“支部+乡村经纪人+贫困户”模式等。两年来,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自主创业233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981人,帮带42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较好地实现了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终目的。

石城县的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县委书记受邀在中组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厅局级干部产业扶贫专题研讨班作经验介绍,在全国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全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现场会、以及全市农村基层党建大会上介绍经验。2018年8月,全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在石城举办。2018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派出华中科技大学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洪绍华到石城县开展专题调研。洪绍华教授认为:“石城县的‘党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模式,促进了‘两个带头人的有机融合,为村级党组织强基固本、贫困户长效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杨瑞宏,江西省扶贫办公室。

猜你喜欢

带头人全县培育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川: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5年行动
政策资金扶持 重庆培养五类农村致富带头人
高校“双带头人”建设中的困境及应对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