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聚焦“五个精准”确保产业扶贫高质量可持续

2019-09-11

老区建设 2019年13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近年来,江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总要求,聚焦“五个精准”,严格措施落实,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确保产业扶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确保贫困群众一个不落如期脱贫、一户不落全面小康。

聚焦管理精准 搭建组织管理新架构

坚持“全省上下一盘棋”,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新架构。一是省政府高位推动。成立了以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全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全省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暨产业扶贫现场推进大会,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全省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二是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了农业、扶贫、财政、发改、商务等10多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参与的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加强产业扶贫省级指导和政策创设。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专门设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职人员集中办公,保障产业扶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全省上下积极行动。按照脱贫攻坚“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均成立了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压实工作责任,畅通调度沟通渠道,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强大工作合力。

聚焦定位精准 明确产业扶贫新思路

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定位,强化战略统筹,明确工作思路,推动全省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农业、扶贫和发改等部门联合编制了《江西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指导各地按照“县有规划、村有方案”原则,选准扶贫产业,明确带动主体,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二是注重工作指导。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脱贫实施意见》《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脱贫意见》《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年度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增强带动能力,落实保障措施。三是注重因户施策。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扶持,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工程。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集中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采取投资入股等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对缺少资金的贫困户,经评级授信提高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力度,全省累计为32.65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贷款137亿元。

聚焦产业精准 谋划产业发展新布局

以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提升等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和优化扶贫产业发展新布局。一是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相结合。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计划优先向贫困县倾斜、建设布局优先向贫困村覆盖、后续利用优先与扶贫产业衔接,对贫困村项目建设降低准入条件,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程相结合。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产业发展工程行动计划,并在项目资金安排上重点向贫困县倾斜。2018年,省财政安排贫困县的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占比高达77%,直接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业337.9万亩、养殖家畜104.8万头、养殖家禽2560.25万羽、发展水产养殖39万亩。三是与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相结合。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企业转型升级、原料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流通体系建设提升、质量品牌创建等农产品加工业“七大行动”,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特色产业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贫困户更多地分享加工增值收益。

聚焦帮扶精准 建立带动增收新方式

强化经营主体带动,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一是创新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江西省产业扶贫运行机制管理办法》,明确了产业扶贫的对象范围、配套政策、风险防范机制、项目管理和监督职责。二是创新多元合作模式。大力推行“选准一项主导产业、打造一个龙头、设立一笔扶持资金、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和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合作模式,因地制宜科学推进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到人。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引导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建立经营性、工资性、生产性、政策性、资产性等多种带动增收方式,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保障贫困户利益,形成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聚焦服务精准 开创产业扶贫新局面

主动对接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创设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开创服务支撑产业扶贫发展新局面。一是搭建服务载体。创新开展江西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每年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由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农业院校、科研院所1000名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93个宣讲团,深入全省93个农业县(市、区)的1400多个乡镇,宣讲新思想新政策新技术,激发农民群众干事创业激情。二是拓展服务内容。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对贫困地区参加展会、对接活动费用上给予减免或补贴;在“赣农宝”等电商平台开设“扶贫专区”,全面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通道。同时,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施力度,分级分类分批对贫困地区农技人员、经营主体及贫困户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按照“四级组建、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统筹推进”方式,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明确由20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作为省级产业发展指导员挂点指导25个贫困县,省市县乡共确定8300多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全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指导机制,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累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1.1万场(次),服务贫困人口36万多人次。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