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9-09-11郑嘉诚李永霞杨小林

种子 2019年8期
关键词:沙土沙棘农田

郑嘉诚, 李永霞, 杨小林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 林芝 860000)

(Hippophaerhamnoidessub sp. Gyantsens)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国内仅分布于西藏拉萨、江孜、亚东海拔3 500~3 800 m的河床石砾地或河漫滩上[1-2]。江孜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适应性强,且生长迅速、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西藏“一江两河”河谷地带造林首选乡土树种之一。土壤环境条件一直是制约苗木快速繁育的瓶颈,探索土壤基质对江孜沙棘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对江孜沙棘苗木快速培育具有现实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苗圃,位于94°21′E, 29°33′N,海拔2 970 m,年最高气温29.3 ℃,最低-14.5 ℃,平均为8.6 ℃,年降水量为650 mm, 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日照时数2 000 h,年均相对湿度60%[3]。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江孜沙棘种子采于日喀则江孜县。经净种后保存在种子储藏柜,供翌年试验使用。播种前测得江孜沙棘种子千粒重为13.694 g。选择饱满种子,播种前用45 ℃温水浸种1 d,之后沙埋24 h催芽。

2.2 试验方法

2.2.1土壤基质配置与测定

本试验设计了4种土壤基质,分别为:河沙、农田土、农腐土、沙腐土。农田土与腐殖土1∶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农腐土;河沙与腐殖土1∶1质量比混合得到沙腐土。将处理过的种子分别点播于装有不同土壤基质的育苗箔中。每种基质点播100粒种子,3个重复。

对所配置的土壤基质,经过预处理后,参照鲍士旦[4]的方法。采用环刀法测量土壤容重和孔隙度,酸度剂测定法测量土壤pH值,用半微量凯氏法测量全氮,HClO4-H2SO4法测量基质全磷,酸溶法测量全钾。

2.2.2观测方法

在大棚温室内,每日及时浇水以保持种子有较高的活力并记录出苗情况,大棚内温度保持在15~25 ℃。观测至30 d,统计其成活率,分别在不同基质随机抽取10株芽苗统计其苗高、地径。30 d后进行幼苗期生长观测,定期浇水保湿,每月测定其苗高及地径记录生长状况,直至生长期结束。

发芽势(%)=(发芽高峰日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2.3 数据分析处理

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不同基质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基质土壤容重与孔隙度存在一定差异。容重与孔隙度成反比,容重越大孔隙度越小。孔隙度大小排序为沙腐土>农腐土>农田土>沙土。pH值大小的排序为:沙土>沙腐土>农腐土>农田土。基质养分含量由高到底排序为:农腐土、沙腐土、农田土、沙土。

表1 不同土壤基质基本特征值

基质容重/(g·cm-3)孔隙度/%pH值全N/(g·kg-1)全P/(g·kg-1)全K/(g·kg-1)农田土1.3445.26.10.4340.33410.396沙土1.4843.16.60.3610.3312.707农腐土1.2146.96.21.1190.36912.762沙腐土1.1847.76.40.6780.3196.841

3.1 不同基质下种子萌发特性

如表2所示,不同土壤基质江孜沙棘种子萌发初始时间,沙土与沙腐土较农腐土与农田土提前3~5 d,发芽天数缩短2~3 d;江孜沙棘种子在沙土与沙腐土基质中发芽势达到30.0%以上,在农腐土与农田土基质中为10.0%左右;发芽率沙土最高达80%,其次为沙腐土(68.6%)、农腐土(34.4%)、农田土(24.8%)。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基质结构对江孜沙棘种子发芽具有显著影响。基质pH值也影响着江孜沙棘的发芽,沙土与沙腐土能促进发芽时间缩短,在弱酸性或中性环境中江孜沙棘种子都能发芽,接近于中性环境的沙土更有利于江孜沙棘种子的萌发。

表2 江孜沙棘种子发芽情况统计

序号基质初始发芽天数/d发芽天数/d发芽势/%发芽率/%1农田土13±0.56a28±0.24a10.0±0.16b24.8±1.12b2沙土8±0.43b25±0.32b32.0±0.35a80.0±0.89a3农腐土11±0.38a27±0.25a10.0±0.23b34.3±1.31b4沙腐土8±0.51b25±0.26a32.0±0.24a68.6±1.01a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列中差异显著(p<0.05)。

图1、图2表明,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芽苗高与地径生长有显著影响,沙腐土、农腐土较沙土、农田土有利于芽苗的生长,这与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状况有关。

3.2 幼苗生长状况分析

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如图3、4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不同基质对苗高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苗高大小为:沙腐土>农腐土>农田土>沙土。从生长过程来看,前期不同基质对苗高的影响程度较小。随着苗木的生长,沙腐土和农腐土基质对苗高的生长明显高于农田土和沙土基质,这可能与沙腐土和农腐土的结构与养分状况有关。

图1 不同土壤基质江孜沙棘芽苗高

图2 不同土壤基质江孜沙棘芽苗地径

图3 不同土壤基质江孜沙棘苗木高生长

图4 不同土壤基质江孜沙棘苗木地径生长

图4表明,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的地径也有很大影响。地径大小依次为:沙腐土>农腐土>农田土>沙土,表现出与苗高一致的特性。进一步说明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沙腐土与农腐土拥有较好的土壤结构与营养成分,地径生长较快明显高于其它基质,植株拥有更发达的维管束和更强大的木质部。

4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出苗的影响

基质对种子出苗的影响主要与土壤孔隙度和水溶性物质含量以及土壤pH值有关[5-8]。而沙土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慢)以及中性环境对种子发芽非常有利。农田土因其结构紧密,相比沙土pH值较低,酸性较强,浇水后容易出现板结现象,所以其透气性较差,给予了种子较大的发芽压力,致使发芽慢。农腐土及沙腐土拥有良好的营养物质条件对于苗木后期生长较为有利。

4.2 不同基质对江孜沙棘幼苗生长的影响

幼苗生长又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及土壤结构条件。农腐土及沙腐土基质养分含量高于农田土与沙土基质,为幼苗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养分条件,并且疏松的土壤结构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综合上述,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江孜沙棘种子的发芽,充足的养分与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在江孜沙棘苗木生产中,种子萌发在沙土基质进行,待发芽后可移植在结构、养分条件较好的基质进行苗木生长的培育。

猜你喜欢

沙土沙棘农田
发酵工艺为获得优质沙棘酒提供基础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沙棘颂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人生路
差别最大的字母
山东90后小伙卖黄河沙土
沙土裤里的生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