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0施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实践策略生活化

施娟

摘  要:科学源自于生活,将幼儿园科学教育进行生活实践化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的新要求。幼儿正处于最初的学习萌芽阶段,也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接受能力,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好重要的启蒙工作。同时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方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如何将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符合幼儿园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每个人在幼儿阶段都具有一双善于发现世界最美好事物的眼睛,在这一阶段孩子们都具有好奇心和好动性。那么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活动时就应当满足这一阶段孩子们独特的性格特点,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挖掘与探讨,教师需要做好一定的铺垫工作。

一、从幼儿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地成为教育。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来源于生活的,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更应当重视这一点,应当从生活中挖掘科学的教育知识给学生进行传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采用书本教学,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接受,同时还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地去发现周围事物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去思考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爱我环境,爱我家园”这样的主题内容时,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使学生领会到大自然的独特风景,在经过有垃圾的地方时让学生主动去捡拾垃圾,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大胆的想法,鼓励学生将废品转化为可用材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应当尽最大可能地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要达到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生活环境的科学性塑造。比如在学生出现跌倒情况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爬起来站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在身边的同学遇到需要帮助的情况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互相帮助,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合作的意义。要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给每一个小组一定的任务量,这样学生在创造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发现自身相对于他人而言的不足之处,积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小组合作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学生的错误之处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之后与人交往中出现矛盾问题时也能够自如解决。这种使学生融入氛围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给学生提供生活中可探究的操作材料

要想在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和一定的探究材料就是必须的前提,教师应当在课程进行前给学生准备必要的探究材料以确保实现活动的最佳效果。

(一)操作材料应当来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那么教师也应当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用材料以供学生进行探究。比如在进行“有趣的镜子”这一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多种多样、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镜子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拿到镜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观察,看镜子中的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这些铺垫工作做好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许多不规则的形状以供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不同距离观察镜子中图像与实物之间的差距来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科学的奥妙。

(二)教师提供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每一个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材料以供学生自我选择。比如在让学生进行“水中物体沉浮”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橡皮泥以供学生捏出不同的形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学生在捏造型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开拓了思维,探究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要达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目标就需要教师从生活中挖掘科学,探索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每一个幼儿教师做出不断的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科学活动主题,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参考文献:

[1]张英;让数学教育走进幼l生活[]科技资讯;2011年08期

[2]毕丽芳:融于幼儿生话中的科学教育[J];輔导员;2011年27期

[3]刘爱萍;幼L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J];早期教育;2004年02期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实践策略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