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语文学习的灵魂之力

2019-09-10赵梅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语法灵魂语言

赵梅花

摘  要:语法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听说读写、遣词造句、阅读写作,都离不开语法知识。

关键词:语法;灵魂;地位;魅力;方法

美味的灵魂是食盐,衣服的灵魂是质感,房屋的灵魂是阳光,行走的灵魂是洒脱。这些灵魂的存在,撑起了我们的生活,让单调的人生能坚持前行。在语文学习中,我把语法比作灵魂之力,听说读写、遣词造句、阅读写作,离不开语法知识。

语文理论上语法地位似乎很尴尬。《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纲》以审慎的态度给语文定性,即“人文性”和“工具性”,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语文工具性功能的体现却远没有人文性多。比如苏教版必修五《纪念刘和珍君》课后练习一:体会“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非常简单:表现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在以前需要分析的“浓黑”——移用的用法没有再提及,而在人教版中同样的题目,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浓黑的本应修饰‘非人间’,而移用来修饰表示心理感情的词‘悲凉’,由此我们认识到,这悲痛、凄凉的情感正是由于这浓黑的‘非人间’社会造成的。”苏教版的简略化似乎给我们传达一种信息:在品味语言的时候,更多体会的是文字所渗透的思想情感,而语法方面的内容可以少讲。

语法教育为什么会被漠视?语法教学的枯燥简单是语法教育没落的根本原因。有人称以往的语法教学为“绞刑法”,是让人窒息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作为实用性很强的语法,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处,而且它也并非是枯燥无味的,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辣妹子从小不怕辣,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从小怕不辣”,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文字一样,但是含义却完全不同,短语结构也不同,充满了趣味,让我们感受到语法的奇妙。

既然语法世界是生动神奇、富有情趣的,如何将这种生动有趣带到语文教学中来呢?

一、在教学中利用文本资源,感受语法的艺术魅力

语法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法学家研究概括出来的一些规律性的条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条文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并使之内化为主体的一种能力,培养他们敏锐而严密的语法感。内化能力是语法教学的终极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利用好手边的教材。教材是经过精心编写的,荟萃众人智慧的精华,选用的是经典文学作品,从内容到语言都是反复推敲过的,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范本进行体会。

还是来看《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其中有一个长句:“至于这一回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样的长句,初看,很难懂,但只要进行语法分析,就一目了然了:提取主干:“事實——为——明证”。也就是这次事件能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再看《廉颇蔺相如传》中有一个句子:“左右欲刃相如。”根据语法知识,“刃”处在谓语的位置,因此应该做动词,解释为“杀”,如果不懂语法知识,解释为“刀刃”,就错了。《促织》中有一个句子:“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这个句子有同学翻译为“村中有个少年,喜欢多事,驯养了一只蟋蟀。”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地说,这样翻译不准确,“好事”是“少年”的定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好事”应该移到“少年”的前面去。如果同学们了解了这一语法规律,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二、在教学外延伸文本资源

“炼字”的故事很多,有“一字之师”“推敲”的故事,实际上,许多文人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是进行修改的。像王勃那样文不加点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去看看文人修稿前后文字的差别,再体会语言力量有什么不一样。来看看这个例子:

(一)原句: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修改句: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例(一)的改句因为加了形容词,改出的是一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师的职业特点:严肃、严谨又给人以鲜明真实的感受。

通过对名家修改前后的语句效果的比较感受,既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学会修改语句的技巧、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己作文的语言修改水平。

三、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语法教学应该让学生觉得语言是生动的、智慧的、具有情趣的,从而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聊天的时候,十分羡慕地说:“中国的文字实在太神奇了,你看‘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中国队胜利;‘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中国队胜。”像这样充满矛盾和辩证的词语还有很多。有时候,人们会提出些奇怪的问题,如:拿着鸡蛋扔石头,鸡蛋为什么没有破?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会生出只有一只右眼的婴儿?停电以后,为什么还可以看电视?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语言问题,是语言的多义性和话语的歧义型,教学中运用这些有趣的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语法教学联系学生言语实践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觉得语法学习是有用的,能解决听说读写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这是语法渗透的最直接方法。我尝试通过以下的一些方法让学生进入到语言的实践中,效果不错。

(一)互批、互评小作文;

(二)给报刊挑挑刺;

(三)为某个即将开业的超市写海报。

语法的容颜是朴素的,但它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就像是我们人体里的血液一样重要,只有血液充足且流畅,人体才会健康,学好语法,就是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一定要守住语法这片天。

参考文献:

[1]颜娜.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法教学的必要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9-20.

[2]周多学.浅谈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J].中学语文,2016(21):63-64.

猜你喜欢

语法灵魂语言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灵魂树 等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