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新媒体等社交平台实现对独联体国家年轻受众的有效的外宣传播

2019-09-10齐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23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给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对于独联体国家的年轻受众接受我国信息存在制约因素。虽然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受众增加、方式多样快捷,传播环境良好,但这也为我国媒体工作者对独联体国家年轻受众的外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独联体国家的基本现状以及年轻受众的新媒体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然后阐述目前外宣遇到的困境和阻碍,提出了加强我国社交媒体品牌影响力、加强社交媒体受众互动交流、创新社交媒体传播内容和方法等策略进行解决。

【关键词】新媒体社交平台;独联体国家年轻受众;有效外宣传播

随着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逐渐对全球的信息、文化、政治、经济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的到来已经改变了过去的传统传播方式,特别是对于新时代的年轻群体,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新的宣传模式和宣传渠道,过去的电视媒体传播已经逐渐衰落。随着我国互联网和4G、5G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政治信息和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上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对于独联体国家的特殊政治国际情况,我国社会时政信息的对外宣传显得尤为重要。

1. 独联体国家的概述

1.1 独联体国家的定义和基本状况

目前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众多的国际组织,比如欧盟、北约等,这些组织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决定着其成员国的经济状况和文化传播方式。但是,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影响力不是很大的组织,那就是独联体,其中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普遍较低,这是由于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决定的。独联体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由俄罗斯进行倡导组织的一个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用来协调解体后的事务,组织中主要成员国就是前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的12个国家,以俄罗斯为绝对主导。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部分战乱的影响,发展到现在其成员国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国家经济发展比较慢,人们比较贫穷。

1.2 对年轻群体的新媒体外宣传播现状

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独联体国家的年轻人同中国新一代一样,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依赖新媒体技术等移动客户端获取国内外信息和对外宣传的。以俄罗斯为例,年轻人们普遍喜欢利用手机媒体的各种APP和社交软件进行沟通交流,比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主流社交媒体关注时政、流行文化、学习知识等,而俄罗斯国内的信息宣传除了运用自己国家内部媒体品牌,也会在这些全球性的社交媒体网站上进行对外宣传。所以具有一定的普及度和受众群体。

我国对于独联体国家的外宣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也充分利用着各种新兴的新媒体的渠道。比如,我国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在我国召开大型政治性会议的时候,会将重要的会议议程和核心内容通过外文文章的形式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同时也会在官方网站、国际媒体以视频的形式进行直播或者录播,通过各种多媒体形式进行外宣。但是,由于独联体国家的年轻群体的关注度不同,以及传播的信息碎片化等,使传播效果有了一定的制约,存在着一些问题。

2. 对独联体国家年轻受众有效外宣遇到的困难

2.1 我国的社交媒体品牌影响力不足

作为负责对外宣传的媒体人,将国内的政治、社会信息有效客观、正向的传播出去是新闻人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但是很多新媒体的外宣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我国的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在国外的品牌影响力不大,与国际主流的社交媒体传播扩散度有非常大的差距。在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的常用的移动客户端主流软件通常是本国的软件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APP,而我国的QQ、wechat等主流社交软件很难在独联体国家实际应用,即使年轻群体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但需要商业宣传和经营以及技术开发进行配套,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段长期发展的过程和实践。另外,虽然独联体的大部分国家与我国一直保持着政治经济的友好关系,而且从地理位置来讲,也具有有力的优势,但是因为年轻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的主流软件不一样,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传播差異。这就不利于与我国新媒体工作者以及我国人民通过自己的新闻体对外传播。

2.2 存在信息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化差异

在对外传播我国政治、社会、文化的新闻方面,因为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所以很难直观的将我国的报道事实的进行客观传播。在语言相互转译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语言误差和歧义的情况,这不利于事件的真实报道。另外最主要的是,年轻群体对于外国的实际情况很难全面把握,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在看到我国信息的时候,很难全面理解信息内容,容易造成沟通误会。由于我国媒体在传播的时候,一般习惯通过国内的报道方式和新闻体进行官宣,这不符合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的接受方式。他们在阅读了解新闻时,如果在twitter中刷新到了比较正式的国际新闻内容,往往不会特别关注,而是一眼带过。所以说,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的新闻沟通的信息一致性,而且影响年轻群体的接收效果。

3. 新媒体社交平台对独联体国家年轻受众有效外宣的策略

3.1 提升我国的社交媒体品牌影响力

因为与国外开发的主流社交媒体相比,我国主流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还有待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提升我国软件开发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社交品牌,并扩大国际宣传,确定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并将中国的新闻、信息、文化有效快捷的传播出去。另外,作为对外宣传的媒体工作者,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新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合理扩展外宣的新闻渠道,针对独联体国家的年轻受众群体,寻找他们关注的新闻事件和心理模式,运用现有的全球性主流社交媒体进行宣传,例如目前常用的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也可以开发寻找新的渠道方向,比如独联体国家政治网络官网,手机运营商、宽带商户、卫星电视等渠道,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和商业合作的形式进行对外传播。

3.2 加强与社交媒体受众互动交流

由于新媒体特别是移动客户端的传媒特点的限制,以及不同国家不同人民的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种族的影响,往往會产生文不达意,理解不同的交流隔阂。甚至产生了国内宣传和国外宣传的信息不一致,独联体国家年轻人不知道信息的准确内容,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个媒体的宣传,以至于造成年轻群体对我国新闻信息和宣传的心理抵制产生逆反心态。所以在对外传媒时,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信息的隔阂性和影响力,避免产生政治的反向宣传。所以我国对外宣传的新媒体工作者应该注意到换位思考,以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的心理考虑,转变思维,可以尝试换一种宣传方式发布制作新闻,而且在语言转译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容易让对方出现误解的词语,要时刻了解国家间的民族差异和文化语言差异。另外,在传播影响力较大的社交平台上,应该积极与独联体国家的年轻受众积极互动交流,可以以留言评论的方式进行语言倡导和解释,避免误会的发生,也让年轻群体更加了解中国的交流方式和友好文化。

3.3 创新社交媒体传播内容和方法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意识的提升,媒体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传播内容和方法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通过微博和微信的形式对独联体成员国国家进行了合作,充分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官宣,而且对于关注量和点击量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和客户资源,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方面,在2012年已经开始进入了国际市场,虽然与国外的主流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已经注册开发了多种领域的官方平台账号,可以为我国的对外宣传的消息有效传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有效的宣传途径。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新媒体对外宣传的工作者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社交媒体关注度和影响力与国际主流的差距,还应该在其他社交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扩展新的渠道,符合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的受众心理,还要不断创新自己的宣传手段,例如可以运用社交媒体组织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利用创新营销手段、提升媒体互动交互的形式。在外宣传播的方式上,也应该在内容生产、技术创新、产品运营、市场推广、用户服务等方面对年轻受众的外宣方面进行方式上的改变,例如在市场运营角度考虑,可以借鉴以举行类似“冰桶接力”的方式进行的活动宣传,组织“中国筷子挑战”等文化接力比赛,在独联体国家年轻群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舆论效果,可以积极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提高青年人们对我国社交媒体的关注度和注册量。

总结: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在积极探索感知全球社会的客观事实和发展,在新型的互联网时代,独联体这一特殊的国际组织中年青一代的世界探寻意识更是如此,所以对于我国的政治、社会、新闻和文化的传播在独联体国家得到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虽然我国的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稍有不足,以及思维模式、语言沟通都存在着阻碍,但是,应该相信人们都是包容的、开放的,我国的对外宣传的传媒工作者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社交互动,与独联体组织的人民进行积极沟通,同时促进我国的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发展。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新媒体对外宣传以及独联体组织宣传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沙克尔江·阿不都许库尔. 我国新闻媒体客户端对外传播特征分析——以China Daily,CGTN关于十九大专题报道为例[J]. 新媒体研究,2018(13):2-4.

[2]张施磊.融媒体催化模式升级新技术引领报道创新--以2019年CGTN新媒体两会对外传播为例[J].电视研究, 2019(5):22-24.

[3]毕建录,梅焰.新时代如何做好新闻评论对外传播--以CGTN新媒体评论传播实践为例[J].电视研究, 2019(4):55-57.

[4]吴献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9(12):24.

[5]万展豪.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中国茶文化为例[J].视听,2018(3):74.

[6]王玥涵.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中华少年, 2018(1):234-234.

作者简介:齐静(1986.1-)女,河北石家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