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竞赛平台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究

2019-09-10曾实现薛蕊刘娜宋森森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曾实现 薛蕊 刘娜 宋森森

摘要:科技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立体性科技竞赛网络体系的搭建以及相关支撑条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青岛黄海学院科技竞赛平台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与成果,学院在科技竞赛促进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学生科技成果成绩斐然。

关键词:科技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相关学科与行业紧密融合、促进相关专业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重要措施。青岛黄海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1],从科学系统观的角度构建了学校、院系、兴趣小组三级多层次、全方位科技竞赛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励办法的出台、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2],创新创业学分评定、本科生导师制、兴趣小组的组建等举措保障了学生科技竞赛的规范化和长效性,充分发挥了科技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独特的有效性,竞赛促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科技成果成绩斐然。

1 科学引导,系统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科技竞赛体系

为了构建一个科学的科技竞赛体系,加强对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引导,竞赛体系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点面兼顾”,设有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竞赛;同时竞赛项目又分教育部高教司或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或组织、由教育部、教育厅(含下属部门)专门下发通知举办、青岛市及校级4个级别[3],既有适合精英学生的国际国家级赛事,也有适合大众学生的各类校级竞赛,力争使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科技竞赛的机会和经历。

2 加强制度建设与硬件平台建设,完善竞赛条件保障机制

2.1 科学规划,统筹构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科技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及理论教学体系综合考虑,把学生科技竞赛以创新学分的形式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实现理论、实践、创新的有机融合,实现计划内刚性规定与个性化自主选择的相互统一,使科技竞赛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并且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拧成“一股绳”,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设立创新创业学分,为竞赛提供政策保障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而自主的多样化自主创新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修订本科教学计划时加入创新学分项目,同时专门出台相关文件,对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标准及获取途径进行了规定。规定创新创业认定的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课程学分,每学期可以申请6个学分的置换。根据创新创业学分的相关规定,科技竞赛是获得创新学分的重要途径。

2.3 健全保障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科技竞赛不是常规的教学,而是一项由学院、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活动,涉及面很广,为了保证科技竞赛的有序开展和可持续性地不断完善发展[4],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統一的管理机构,配有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参赛学生、指导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明确竞赛保障经费、考核奖励办法、以及竞赛组织中学院及学校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实了对竞赛的统筹管理。良好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科技竞赛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2.4 实施实验室开放制度,为竞赛提供条件保障

为了给学生开展科技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学校实施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室开放,尤其注重开放的内涵。一是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师根据科研或竞赛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供学生选择;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和自我发展,将实验室开放与学生科技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相配合,使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为科技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教学与场地支持。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以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科技竞赛,以科技竞赛推动实验室开放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

2.5 加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竞赛提供基础支撑保障

为给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依托学校现有的实验室和示范中心,建立了多个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实验室,并全天候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同时也积极联合周边企业和单位,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立了校外科技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和实验室不仅为学生进行科技竞赛提供支持,同时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内容与学校共同主办或承办科技竞赛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3 总结

为充分发挥本科生科技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不断探索结合科技竞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性科技竞赛网络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投入和建设了多个科技竞赛创新实践基地,逐步搭建起科学、合理的科技竞赛平台,使科技竞赛真正成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调动了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肖云鹏,王蓉,赵超莹.以高水平科技竞赛为契机反哺教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74+270.

[2]柯春林.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实验室建设[J].科技视界,2018(19):74-75.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