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照时间线索,有条不紊叙述

2019-09-10刘腾辉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9年26期
关键词:莫泊桑梵高向日葵

刘腾辉

【名家选段】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阴,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阴下长啸。

我预测看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节选自东山魁夷《一片树叶》)

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

终于有一天早上,离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节选自莫泊桑《珠宝》)

十二点的钟声刚刚敲过,学校的大门就开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挤地涌出来。可是,他们不像平日那样很快散开,却在三五成群地低声谈论。他们听完了又互相转告一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说的这句话:“你们知道吧……西蒙……嘿嘿,他没有爸爸。”

第二天放学以后,那个大孩子又想重新开始,可是他像扔石子似的,冲着他的脸把话扔了过去:“我爸爸叫菲列普。”

周围响起了一片高兴的喊叫声:“菲列普谁?……菲列普什么?……菲列普是个啥……?……你这个菲列普是打哪儿弄来的?”

第二天,快要上课的时候,小西蒙站起来,用响亮的声音说:“我的爸爸是铁匠菲列普·雷米,他说谁要是再欺侮我,他就要拧谁的耳朵。”

这一次再没有人笑了。因为大家都认识这个铁匠菲列普·雷米,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做爸爸,不管是谁都会感到骄傲的。

(节选自莫泊桑《西蒙的爸爸》)

【亮点借鉴】

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三段名家的精彩片段,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

一是要有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东山魁夷《一片树叶》节选的片段中,是按照去年春天——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的季节顺序,体现了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变化,展示了树叶完整的生命过程,线索特别清晰。

二是按照先后次序叙述。莫泊桑《珠宝》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节选的部分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到了晚上”“一个冬天的夜里”“终于有一天早上”,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使情节的发展与时间的进展刚好一致。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三是注意叙述有波澜。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要把最精彩的片段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莫泊桑《西蒙的爸爸》采用顺叙的方式,情节环环相扣,一线展开。文章的开篇已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故事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快乐仿写】

后來我在喧闹的教室里,听着那些年轻的声音说着不甚明了的事情,笑笑,不想插话,无非是些学校里的流言蜚语被传来传去,又或者是某某的成绩与分数……我不知道为何一切竟是如此苍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无法穿越,这样一个变化的世界的底线究竟是什么?而我曾经迎风飞舞的时光像美丽的肥皂泡,承载着七彩的幻想冉冉上升,终究也随着我的幻想一起消失无影踪。我用手撑着头望着窗外,不小心碰到了刚穿了耳洞的左耳,疼痛一点一点蔓延。我哼起了奶茶那首寂寞的歌:“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一辈子都这么孤单/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直到学会学习并习惯一个人走路,身旁的喧器散去,我终于静下心来思考,思考自己的过去还有不明朗的未来,我思考自己正面临着什么,又期待什么,思考自己该怎么做,怎样选择。

(周娴《左耳听见》)

第一次来上课,他并没怎么介绍自己。他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指着这个点说:“当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可以忽略其本身大小和形状时,那么这个物体就可看作一个具有该物体相同质量的点,这个点就叫质点,如图,物体运动就必然有运动轨迹,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有多种……”就这样边说边拿粉笔画图。

下课了,他丢下粉笔:“课下把第一单元一、一节有关作业处理掉。”我们“啊”的一声,他淡淡一笑,说:“我上完了。”此话一出,下面就炸开了锅。“什么?一堂课连书都没翻一下,就可以做作业了?”“是啊,就画了几个图,太张狂了。”“哼!也不知究竟有多高水平,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厉害。”

第二节课依旧如此,书一下没动,图形画满了一大黑板。第三次照常,不过还把书上的某一小段话念了一遍,我们都开玩笑说他有点觉悟了。

(王彬彬《我的物理老师》)

【片段升格】

运用顺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账,使人读了索然无味。请看下面的文段:

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反锁着门呆呆地坐在床上,就这样整整一下午。他的心那么绝望,他看不到一丁点希望。他多么想看看阳光。

天亮了,他看到了阳光,他看到了向日葵,阳光十分灿烂,向日葵十分灿烂。

梵高感动了,急忙找来画笔,架好画架,想把这棵向日葵画下来。他想画出一个漂亮的向日葵,他用上了黄色和橙色,他又用上了绿色与蓝色,他画出了花瓣和花茎,他又画出了籽粒。画面十分醒目,笔触十分坚实,朵朵向日葵十分引人注目。

这是《温暖的向日葵》一文的片段,表现为平铺直叙,缺少波澜,升格时应该抓住魅力点,展示动情点,抓住最让人感动的内容加以渲染。

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反锁着门呆呆地坐在床上,就这样整整一下午,直到黑暗蔓延了整个房间。他没有点灯,也没有开窗,他宁愿让这黑漆漆的夜吞噬着他那快死的心。周围死一样的安静,只有桌子上的钟在不知疲倦地哼着“滴答……”似乎要将这黑夜惊起一点波澜。他无力地拿起烟斗,划亮了火柴,想要用它来驱散这毫无生气的黑夜。火柴划出的火焰照亮了他那张颓废的脸。“为什么没有人懂我的画呢?”此刻的他,多么希望得到阳光般的温暖。

天亮了,他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迫不及待地跑到窗前,掀起窗帘,他想感受新鲜的阳光,推开窗户,阳光就如同洪水般泻进他的房间,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庄稼们也在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他的目光突然停在了田埂上那棵向日葵上,那棵孤零零的向日葵正昂着头,接受阳光的洗礼。他和它一样孤独无助,一样追随着渴望着阳光。他的心轻微地颤了一下,急忙找来画笔,架好画架,心中只想把这棵向日葵画下来。终于,他完成了这个作品。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孤零零地插在花瓶里。这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他似乎和这向日葵一样,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逐渐远去的夕阳。

升格后的文段,叙述有波澜,先写梵高在暗夜里的孤独,接着写梵高创作《向日葵》的投入。划亮火柴的细节,表明了他对温暖的渴望,他与向日葵融为一体的心理体验,表明他完成了艺术升华。

猜你喜欢

莫泊桑梵高向日葵
梵高的世界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向日葵
梵高笔下的秋天
闯入梵高的世界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向日葵
我就是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