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传统与现代的连线

2019-09-10王文能秦渊

现代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板式童谣曲艺

王文能 秦渊

“身如莲,心如莲,此心不向红尘染,一颗花蕾胸中垂,瓣瓣花开瓣瓣鲜……”2016年9月13日,四川盘子《心如莲》在浙江余杭剧院一经亮相,便以其独特的四川风格、优美的盘子唱腔、美轮美奂的舞台呈现,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这是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南方唱曲类分赛场的镜头之一。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演的四川盘子《心如莲》,经过激烈的角逐,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这个被誉为曲艺版本的《爱莲说》——四川盘子《心如莲》的作曲者,就是著名作曲家王文能先生。

王文能获了许多大奖,但他却说,获奖不是目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曲艺,延续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他一以贯之的追求。不是吗?在《锦娘》《蜀都风华》《笑娃娃的抗战》《丝路》等多部大型曲剧中,他总以深厚的传统曲艺功底,创作出撼人心魄的音乐。他以《羌山雄鹰》的视野,放飞《羌寨欢歌》,吟唱《四川更美丽》;他在《雨巷》中编制的《竹琴梦》,铺开了《湖光山影》;他能让《好吃嘴》遇上《岳池米粉》;当《学堂来了北大生》,他又用真情做出一桌《竹宴》,把一曲《柠檬颂》吟唱得气韵悠长;他的心灵穿越在《茶马古道》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用《川曲戏韵》演绎别样的《霸王别姬》。为什么数十年来他对曲艺音乐痴心不改?他说:骨子里刻着贺龙那永不生锈的《两把菜刀》,常用感天动地的《宝山脊梁》来丈量自己的灵魂。为什么《娃娃闹春》?他说:看春风万里,有《桑叶天下》,是《锦绣大地》!

是的,艺术家最终用作品说话,但王文能的好作品太多了,我只能速写。速写王文能,可借用“一字、二流、三板”的曲艺板式和“立四柱”的唱腔结构。

速写之一:“一字”——情怀坚守一个“真”

“戏台光耀眼,乐器摆两边,台下掌声不断,台上精彩连连。故事有浓有淡,文脉口口相传,戏装素雅美艳,川曲戏韵一嗓惊九天。”

四川扬琴《川曲戏韵》的音乐一开场,便以优美的旋律捕获观众的心。这段音乐,王文能采取了一字板式,用风格独特的四川扬琴的音乐,将川曲戏韵徐徐铺开……淡而有韵的音乐从容而来,那么真诚!

没错,如果说王文能常用“一字”的板式来表达艺术的真,那么他人生坚守的“一字”,就是一个“真”字——捧真心、表真情、做真人。

艺术是关于生活认识和情感体验的意象表达。艺术家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情怀,他的作品就会传达出怎样的思想高度和情怀温度。王文能真情待人,真心爱艺,是以为真人。他立足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恰恰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爱。在《川曲戏韵》中,他根据远泰先生创作的文本字韵,紧紧把握住四川扬琴大调和月调的个性音乐动机,娴熟地运用现代作曲手法,调和了传统与现代审美,艺术地传达出他对川曲戏韵的爱——这是他对家乡文化、人民、家园最深沉的爱。他写出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是他真心、真情的表达。《川曲戏韵》的音乐再次响起:“谁以声腔写传奇?一阕浩歌贯古今!”这一唱三叹的旋律从他内心流淌出来,一直流进观众的心里。

速写之二:“二流”——技巧一流,境界一流

“龙门山春暖花开春光好,白水河绿树成荫碧浪高,春风扑面春来早,小山村花团锦簇起春潮”。在由李蓉儿编剧的四川扬琴《宝山脊梁》的开篇,王文能以明朗、轻快的旋律,将唱词与旋律融为一体。这个明朗轻快、起承转合的开头,勾勒出一幅龙门山春景图。龙门山——处于地震带的龙门山——刚刚经历“5.12”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春色依然好!这是一种振奋人心的春色,然而自然春色并不是核心主题,春色背后是在歌颂一位了不起的村支书——宝山村支部书记贾正方。

贾正方不仅组织村民抗震救灾、开展灾后重建,并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仅仅三年,宝山村实现盈利25个亿,贾正方被誉为宝山的脊梁,以贾正方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才是宝山村、龙门山好春色的真正源头。要艺术地刻画这样优秀的一位共产党员,无论是编剧还是作曲都具有很大的难度。李蓉儿出色的完成了编剧,那么王文能该如何完成音乐塑造和表达呢?

王文能坚持用艺术对比的方式,在明朗而又轻快的自然春色表达之后,经人物对话进入“5.12”大地震场景。他采取“二流”的板式,在音乐上通过先“犯苦”和后“回甜”,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从而成功地塑造了贾正方这位宝山村支部书记的高大形象。“犯苦”和“回甜”的对比运用,既彰显了王文能对传统曲艺的精准把握,又彰显了他在新时代、新主题表达上的深厚功力。像这样精准运用传统手法、巧妙运用现代手法来刻画艺术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充分彰显出他在艺术修为上的二个“一流”:技巧一流!境界一流!

速写之三:“三板”——艺术构思“精、奇、巧”

“黄丝蚂,黑丝蚂,是亲戚,过来耍,口头唱个依儿呀,一齐请来吃嘎嘎。”在四川竹琴独特的音乐声中,清纯的童谣如一道清风扑面而来……这是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竹琴《竹宴》独特的开头。

四川竹琴《竹宴》由马平先生作词,写的是蜀南竹海独特的宴席,在主题上却又超越了竹宴本身——咏唱的是人文情怀、时代新歌——唱词写得极为雅致!在结构上可分为清纯童谣切入竹宴、大开大合概写竹宴、把握意象精写竹宴、由浅入深提升竹宴和回到童谣、意韵悠远的淡出竹宴,共五个小部分。

王文能准确把握唱词结构,在音乐结构的安排上可谓精、奇、巧。在清纯童谣切入竹宴时,他让童声由远而近,在唱腔与童声之间,使用了“一字”板式的竹琴音乐做铺垫,一切准备就绪,那“虫虫歌,声声远,竹海摆开全竹宴……”的唱腔顺势而出,浑然一体;在大开大合概写竹宴的段落,他采取“二流”板式的音乐,每一乐句都甩出一条从容而又具张力的旋律线,将“竹林丰盛千年不散一桌席,竹浪添酒百里波涛一手端”那大开大合的唱词意境,用大开大合的旋律甩出来;在把握意象精写竹宴时,他采取“快二流”的板式,将竹笋、竹荪、竹花花、竹燕窝等具象之物,如珠落玉盘般的呈现出来;在由浅入深提升竹宴时,他采取三板的板式,将“人文掌故说竹影,风云变幻话竹烟……”一字一字顿将而出,在急垛子的数唱之后,作品又回到“二流”的板式,从容彰显竹宴的时代意义;之后再回到童谣,形成首尾照应,那淡出的童谣,就恰似从昨天走向明天的心声。层层递进的结构安排和音乐安排,极好地体现了作品的主题。

速写之四:“四柱”——守正出新的“精、气、神、骨”

“立四柱”是传统曲艺有关起承转合的常规称谓。“四柱”关乎作品的形式定位、风格定位、形象定位、主题定位,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四柱”能否立得起,事关作品的全局。

由笔者作词的四川盘子《心如莲》有如下开头:“看得开生死玄关,放得下心中欲念,拿得起春秋岁月,天地间一池青莲。”

如何写好这起承转合的四句?王文能有绝招,他采取女唱男腔的办法来“立四柱”,醇厚的“女小生”唱腔,一下子就表达出莲在儒释道中所具有的文化厚度和哲学高度,极大地丰满了唱词本身。这样立四柱,真为高人!

王文能还有另一种了不起的“立四柱”,他始终有着“守正出新”的追求——對曲艺音乐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上不懈的追求。他的这个“四柱”,可以用“精气神骨”四个字概括。

王文能认为,一切艺术都是发展的,今天的艺术既要传承传统,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既要守正根、坚正本,也要使新招、开新局。因此他的心灵和智慧总是奔波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对传统四川曲艺音乐常怀敬畏和感恩之心,并用严谨而科学的态度付诸创作,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别人难以想象。无论是写四川清音、四川扬琴,还是写四川竹琴、四川盘子、四川车灯;无论是写成人作品,还是写少儿作品,王文能创作的四川曲艺音乐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常常根据曲种的不同而深刻思考特定的音乐元素,并努力将这种特定的四川曲艺音乐元素融入现代审美,这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因此每一支曲子他写得并不轻松,他常常为此夙夜匪懈、绞尽脑汁。但他始终坚持根植于民族、民间,尊重传统,发展创新,对四川曲艺音乐进行改良,丰富了原曲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作品典雅而现代、民俗而通俗,青春且时尚,好听好看, 老少咸宜。在曲艺事业上,他为我们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树立了“精气神骨”的标杆!

如果传统是上一个乐章,现代是今天的乐章,那么王文能就是连接四川曲艺音乐过去与现在两个乐章的连线——这是一条有着真心真情的连线,是一条技术和境界都一流的连线,是一条精、奇、巧的艺术连线,是一条有着民族“精气神骨”的连线。我们相信王文能先生将有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来温润我们的心灵!因为,这条连线一直在延伸……

猜你喜欢

板式童谣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快乐童谣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什么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