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绿色建筑监理及完善措施

2019-09-10魏继超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魏继超

【摘 要】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绿色建筑的社会需求逐渐提高,人们对建筑的绿色工程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也为绿色建筑的兴起和提高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是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监管工作还在完善的过程中,其中仍存在某些问题。笔者将在本章就绿色建筑监理和完善工作的开展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高端技术;生态特征

绿色建筑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建筑类型之一,其主要思路是降低建筑能耗,以此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降低温室效应,通过节水技术的广泛应用来减低水资源消耗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等,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环保节能。

绿色建筑是一个整体性工程,整体工程的质量受到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的完成质量影响,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监管工作来实现绿色建筑建设各环节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实现绿色建筑整体工程的质量提高。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建筑是人类艺术文明的一种固态形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人文文化结晶,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程的某一个阶段。绿色建筑就是现阶段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结晶。绿色建筑代表了现阶段人类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在改造自然阶段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追求,是人类对自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新的建筑理念,是社会进步的环境方面的表现。

随着国家、政府、社会甚至个人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绿色建筑工程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但是综合来说我国绿色建筑工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与绿色建筑监控、管理方面的技术工作还有待完善。

二、绿色建筑内涵监理及完善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其比一般的建筑工程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所在。

1.生态特征

绿色建筑的生态功能需要优于一般建筑,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好建筑和生态圈的结合。首先需要扩充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仅将建筑强度、设计理念作为考量工程质量的范畴,还需要将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考虑在内,将建筑使用的各个方面纳入到一个整体系统中来考量,通过完善监控、管理工作实现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能量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人文特征

重视生态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服务,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改变。绿色建筑工程的适用性考虑时,需要将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民族,甚至宗教因素、政治因素考虑在内,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物种分布等情况,综合各方因素,尽可能实现对原有生态、人文特征破坏程度较小的条件下,施行绿色建筑工程,实现人文特征和生态之间的平衡,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内涵。

3.质量特征

这里的质量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建筑的质量规范和能效标准,另一个方面就是绿色建筑的独特质量要求—“四节二环保”。

首先,绿色建筑作为建筑来使用必须要符合建筑的一般质量评价规范。即建筑的强度需要达到规范性要求,需要不断加强相应的质量监管,重视好建筑工程过程中的每一个可能出现质量漏洞的细节,同时做好能耗监测方面的设计和审计工作,实现绿色建筑工程的动态质量和静态质量的双重监管工作。

其次,就是绿色建筑的特有“四节二环保”质量要求,通过监理工作明确将“四节二环保”纳入到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的考量范畴之内,即使建筑强度過关、施工工艺符合规范,也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绿色建筑工程。

三、绿色建筑效益内涵监理及完善

绿色建筑的效益不同于一般建筑的效益评价标准,首先绿色建筑需要比一般的建筑发挥更强的社会生态功能,其次才是绿色建筑同一般建筑所有共有的建筑原始功能。

此外绿色建筑很重要的一个效益内涵就是要求实现全寿命周期内的效益最优化。这个理念需要贯穿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使用到后期维护甚至拆迁等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能实现最少的能源投入和最优化的施工效果,通过管理完善、技术投入等方式实现建筑的绿色施工,尽可能减少建筑建施工阶段对生态和社会产生的压力。

其次绿色建筑需要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统筹兼顾,即需要完成绿色施工、环保运营和节能维护等几个方面。

1.将全寿命周期纳入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系统

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系统需要从绿色建筑整体工程出发,反映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全部要求,结合建筑建设期间的目标,后期运营的目标,设计理念中的环保目标等,同时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和国家社会的要求等,实现建筑运营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绿色运营,配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合理规划绿色建筑建设阶段

在现实情况多变的背景,要求我们在绿色建筑监理的工作中需要以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效益为目标指导下,根据实际施工或运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对绿色建筑监控管理工作进行实时更新,以合理规划、积极应对来解决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初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明确绿色建筑监理工作责任

绿色建筑工程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工程,其监理工作不能依靠个人来完成,需要将其分成不同的部门,对绿色建筑进行有层次、有区划的全面监理,为了使这些监理工作能够合理有序进行,需要明确绿色建筑建立工作责任,划分清个人负责的监理工作的层次、区域等,通过各层次、区域的监理人员通力合作完善绿色建筑的系统化工程。并且明确责任区划之后,一旦绿色建筑在施工或运营阶段某一阶段或某一区域出现问题,可以明确到小组或个人,及时更换监理人员,也是完善绿色建筑监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综合来说,绿色建筑的监理工作在未来应当逐渐专项高科技方向,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监管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

4.设计数字化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已经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绘图来代替传统的手绘绘图。例如CAD静态制图、三维动图制图等。通过电子计算机制图不仅比手绘图更加精确,而且方便修改,并且设计图纸的绘制时间也会相对减少,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拿来应对建筑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来绘图一定程度上能够缩短建筑施工周期,相对降低成本。

5.施工数字化

将现代数字化控制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去,首先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施工的数字化控制,比人力施工控制在数据上更加精准,能够有效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其次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绿色建筑生态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实现建筑同自然生态之间能源循环的自动化、智能化,使绿色建筑整体系统趋于高端化。

结语:绿色建筑工程虽然也是建筑工程的一种类型,但是其更强调工程的整体性和绿色理念。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从设计到施工到后期维护都贯彻执行好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监管理念,才能建设好符合规范的绿色建筑。

其次绿色建筑的监理工作不能仅依靠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施工环节来完成,应当统筹全局、协调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在各个部分都做好监理工作,这也是绿色建筑系统的整体性要求之一。

在未来的绿色建筑监理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技术投入,形成高端的建筑监理体系,是建筑监理的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林海燕,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施工技术》.2014(10):142

(作者身份证号:370786198811020039)

猜你喜欢

全寿命周期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节能建筑项目的应用研究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BIM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BIM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
现代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研究
全寿命周期下绿色建筑经济研究探讨
基于全寿命周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全寿命周期视角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