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研究

2019-09-10白富军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

白富军

【摘 要】公路工程设计路线布设要点包括线形应尽可能以曲线为主,尽量不设置超高,设计开始考虑行车视距等;路基设计要点包括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原材料,并提出了路基设计常用方法等。需充分了解和掌握沿线地段的气候、地貌、地质等条件,提出合理的路线布设和公路工程设计,以生态保护为重点,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在公路工程设计中涵盖实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布设;路基设计

路线布设设计和路基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工作,两项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和协调程度直接关系到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除了要做好基本的设计工作外,设计人员在选择最终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路线时,需要秉承生态、科学、环保、安全、经济的原则,使得设计的项目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

1基于路线布设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1.1平面线形规划

在进行平面线形规划时,所选位置应尽量避开居民区。在设计公路时,公路的平面线形应尽可能地以曲线为主,与地形起伏、自然环境保持一致。以曲线为基础进行定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计自由度,保证线形的连贯性;而曲线设计的难点在于选择适合的曲线半径,故需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保证线形的连贯性为原则。

1.2超高设置

公路超高设置要根据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根据车辆的构成情况和行驶速度,计算出相关的对应值;在下坡路段,要注意反超高曲线的情况,确保路段的安全性设计;或在规定的范围内,选取不设超高的左偏曲线,进行超高设置设计;在一些车辆较易出现超速情况、比较陡的坡段和下坡路段,需对超高率进行调节。

1.3纵向线形、坡度设计分析

在坡度设计过程中,需从路段长度、车辆载重、固定时间段内的车流量等进行分析,可利用车道数量或增加爬坡车道等方式增加分段路段的通行能力;若在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特殊性而存在连续陡坡状况,可对坡段位置、距离及范围等方面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了减少公路工程后期投入使用阶段的维修成本,可考虑将公路路线进行走高设计。

1.4视距参数控制

公路行车的安全与公路视距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公路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之前,需考虑行车视距、坡度、行车速度、路面摩擦阻力系数等因素,为了进一步保证公路视距参数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人員可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车辆行驶在路面上的行驶状况进行三维可视效果模拟。

2基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2.1路堑设计

在进行路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地质条件以及路面坡形的高度,使路堑设计更符合具体的公路情况。在设计路坡形式和路面坡度时,要考虑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土质、环境条件、路面坡形的高度和施工方法,将施工边坡与原始的稳固边坡结合起来,必要时可对施工完成的边坡进行分析检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挖路坡方边略高的状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根据岩石的状况、稳定性以及地质情况,挖成折线形状或台阶形状的边坡。

2.2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

高边坡和陡坡的设计较为复杂,其与地质地形条件、原材料性质和施工条件有着直接关系。在初步设计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若施工时出现与现场不符合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设计,改变设计方案,确保边坡的稳定性。结合施工现场的边坡高度和地质情况,尽可能将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有效结合起来,以通过落实植物生态防护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2.3特殊路段的路基设计

设计人员要做好特殊的路基设计,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现场条件,例如在设计过程中遇到浅层软弱土层路基时,可利用开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当地的透水性材料作为换填材料。在路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做好路基支挡措施,进行防护工程的加固。

2.4填挖交界处的设计

1)横向设计。公路路基的横向交界处设计即是对路床进行超挖,同时从经济和安全这两个方面考虑,需将超挖深度控制在80cm范围内;在路床施工过程中,要求在路床底部及路床中央进行土工格栅铺设,并对相邻土工格栅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错位布置;土工格栅加固防护处理应与路基纵向同步进行,以提高路基整体的强化能力;路基横向处于临床状态时,应对土体水平位移进行控制,以提高土体的稳固性,避免出现路基沉降现象。

2)纵向设计。在对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处的纵向处理时,要求在路床底部及路床中央进行土工格栅铺设时能预留一定的过渡段位置,以确保路床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2.5路基排水设计

1)填方段排水设计:排水沟的横断面多呈梯形布置,其尺寸需根据实际排水量来决定;排水沟通常是混凝土预制的蝶形排水沟,其可与其他水沟进行顺畅连接,可见排水沟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的稳定系统。

2)挖方段排水设计:挖方段排水设计包括截水沟、普通边沟及填方边沟的设计,需根据路基周边的水文分布状况进行具体施工,不同地质所制定的排水方案是不同的,这些构成了整个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

3公路工程设计方案选择原则

3.1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在进行公路工程方案设计时,设计的线路要与自然环境相统一。线路的走向要与河流、大地及山脉的走向保持一致,路线设计要确保连贯、匀称、和谐,能与周围的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不会使人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确保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时,驾驶员视野能随着环境的波动而变化。

3.2结合地质条件选择最优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深层的填埋和挖掘,始终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在丘陵山区进行公路设计时,道路坡度应相对缓和,在设计路形时,应根据具体的道路情况与地质环境条件,确保挖填的平衡,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地形的破坏;在较陡峭的山坡地段进行施工时,尽量不要在山坡上直接挖掘路线,可以采用桥梁通行,避免出现填埋不平衡的情况;在山区进行路线设计时,最好采用挖掘隧道的方式,在土质条件较好的地点挖掘隧道,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施工长度的地点,选择坡度较缓、施工安全、便于分线的地点挖掘隧道,最大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

3.3选择科学和合理的设计方案

为了避免路基病害、堵塞河沟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在设计前要对施工现场做好充分的勘查工作,在充分调查筑路材料、气象、水文和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确保边坡坡率和路基横断面型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保证路基具有较强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强度;在公路路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设计重点体现出来,尤其要注重对路基施工项目范围内环境、地质和地形等因素的考虑,从而构建防止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体系。

3.4融入环保理念

在公路工程中融入环保理念不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公路工程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理念、环保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其应用在公路工程设计工作中,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以及公路设计单位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对公路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先进理念、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其能在公路工程设计中主动将先进的环保理念融入到设计方案中,既确保公路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将公路工程的环保性和绿色性充分体现出来。

结语

路线设计需要尽量采取曲线设计,避免大填大挖对环境的破坏,并注重平纵线型组合。路基设计需采用合理的路堑、路堤、排水方案,把地质条件作为决定方案的决定性因素。设计者要保证公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环保、安全、便捷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艳颖。基于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

[2]杨智。公路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探讨[J].江西建材,2014(14)

(作者单位:新疆瑞路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论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对公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策
加强公路养护中试验检测的措施分析
探讨公路工程企业项目化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