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

2019-09-10陈郁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19年4期
关键词: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摘  要:本文以水卫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工艺环节为切入点,从管道堵塞问题、材料质量问题、规范施工问题、人员安全问题四个角度入手,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其后,从围绕管道堵塞防护、落实规范要求、树立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卫给排水系统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19)04-0000-00

0引言

水卫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其完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用户使用建筑产品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并与城市整体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做好这一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在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设备健康安全的同时,强化水卫给排水系统的功能性与长寿性。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水卫给排水施工工艺下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质量管理不到位

水卫给排水施工流程复杂,操作要点较多,质量管理内容复杂,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并未结合水卫给排水施工工藝,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导致施工时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引发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应用效果。细化来说,水卫给排水施工管理不到位引发的问题如下:

1.2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水卫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危险来源也相对较多,如湿滑地面、电气线路、顶棚管线、钻孔设备等,易引发安全问题,危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水卫给排水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导致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引发安全问题。例如,在进行给水管网冲洗消毒时,必须做好管网的连续冲洗与有效消毒,严格保证排水处与出水处的水质一致并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防用水安全隐患的出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的认识较浅,难以落实上述操作,引发安全问题。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2.1规范建筑施工工艺

针对施工工艺引发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规范施工工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技术交底工作中,施工单位可引入BIM技术,利用BIM技术的仿真模拟功能,进行施工流程的模拟,并将模拟过程编制为施工视频,用于技术交底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规范操作行为的认识。以水卫给排水施工为例,某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编制交底视频,视频内容涵盖以下三点,为施工人员提供详细指导,工程施工质量提升效果显著。

首先,要做好管道结构的合理设置。例如,在排出管的安装当中,应保证排出管与其他管道间连接方式的合理性。在连接排出管与排水管立管时,应采用两个45°的弯头构件;在连接排出管与排水管的多个横管时,应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90°斜四通等连接构件,并应用防水布、防水胶等材料做好连接处的有效封闭,以此防止管道内积尘堵塞。

其次,要做好施工环境的清洁整理。施工杂质是建筑水卫给排水系统堵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后应做好有效防护手段,将管道内部环境的清洁程度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施工前期,可通过系塑料袋、套装麻袋等方式,将管道口与外部施工环境隔绝开来,以此避免施工中杂物、尘土进入管道内部;在施工结束后,相关人员也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及时清扫,并查看管道内是否有杂物存在,以免因清洁疏忽而出现管道口连接、密封后的杂物留置问题,对施工质量形成严重影响。

最后,对于洁具设备伸出楼板的排水管部位,也需要做好有效的临时封堵,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的杂物落入其中,形成相应的堵塞隐患。

2.2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为纲领性文件,可为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施工提供指导。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是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有效方法。

在质量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需制定材料管理制度、施工操作规程等制度,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规范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在安全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施工单位需制定责任到人制,将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中,将责任落实状况纳入人员考核体系,与工作人员的薪酬奖励挂钩,提高工作人员对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重视,保障质量管理制度与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2.3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应贯穿于整体施工活动中,而非拘泥于施工活动的主体环节。因此,相关人员应出于对质量安全的考虑,实施出科学化、严格化的检测手段,对当前的施工材料、施工成果进行测试检验。例如,在管道施工前,应对给水管道材料进行耐压强度方面的抽样检查。首先,应在管道内注满水,并浸泡24小时以上,查看管道有无涨裂、形变等情况。其后,再对管道进行分级升压试验,若管道在10min试验周期内的压力值始终处于0.05MPa以下,则视为合格。最后,再对管道材料进行给水模拟,查看其在标准工况下60min内的压力变化情况。若管道在60min试验周期内的压力值降为0,且无水分外渗情况,则视为合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保证管线耐压强度符合施工需求,从根本上避免渗漏、形变等安全问题的出现。再如,在洁具安装后,相关人员也应对马桶、洗手池、地漏等器具部位进行满水试验和通水试验,在确定各器具通水正常、无堵塞外溢的情况后,再开展后续的交工活动。

2.4全面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方面,施工企业、施工队伍要通过技术培训、案例分析等教育方式,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全面标准的安全意识,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安全。例如,在水卫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求施工人员穿戴软胶底鞋,在油漆涂刷、钢材焊接等特殊工艺中做好面部、手部的焊工手套、油漆面罩等用具防护。

另一方面,现场施工人员也应做好施工质量的安全控制,保障建筑产品性能安全以及建筑用户的使用安全。例如,在进行给水管网的冲洗消毒施工时,应以大于每秒1.5米的流速,对多处管网排水口进行连续冲洗,并严格观察管道进水、排水两端冲洗水的浊度与色度,以此淡化管道内影响水质的有害物质。其后,再将含氯消毒片置于清洁水当中充分融合,并將此消毒水灌满给水管网24小时,再用清洁饮用水进行多次冲洗。最后,对给水管道消毒处理后的水质进行取样送检,若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即代表管道的给水安全质量合格。

3总结

总而言之,在水卫给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当中,主管道、支管道、地漏等部位都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此提起重视,从人员、材料、施工、检测等多个环节出发,全面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伟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与项目管理[J].四川水泥,2019(09):159.

[2]陈云舟.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综合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49-50.

[3]万志龙.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47.

收稿日期:2019-07-15

作者简介:陈郁(1986—),男,湖南永州人,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Research on Effective Methods of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HEN Yu

(Fujian huaruizhongke Construction Co., Ltd., Fuzhou  Fujian  350028)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anitar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nalyzes the main issues of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from four angles: pipeline blockage, material quality, standard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safet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tection against pipeline blockage, implementation of normative requirements, and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awarenes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s proposed.

Key words:construction quality; safety managemen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猜你喜欢

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