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竖笛教学中的减负增效

2019-09-10吴洁琼

颂雅风·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竖笛曲子音乐

吴洁琼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给音乐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注重对学生听、唱、弹、奏等基本音乐技能的培养。竖笛由于演奏技巧相对简单、学习成本相对较低而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高质量的竖笛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特别是在识谱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更是作用明显。如何实现竖笛教学即“减负”又“增效”的实际教学效果,已成为现阶段竖笛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突破观念,从心理上“减负”,不要过于纠结某一课时的教学效果,突破传统竖笛教学方式的桎梏,独辟竖笛教学路径,自成一格。

(二)因材施教,摈弃“全能”教育思想。

(三)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累积教学经验,大胆创新实践,寻求突破,勇于攀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竖笛教学呢?这是所有音乐老师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拟定了几个竖笛教学片断,谈谈这一年多来年竖笛教学的心得。

二、案例描述

(一)镜头一:我们学竖笛啦

1.认识竖笛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学习音乐的好伙伴——竖笛。数一数,它有几个小孔呢?(学生数后得出有八个小孔)所以叫八孔竖笛。想听听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吗?

2.聆听示范吹奏、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吹奏学生熟悉的《闪烁的小星》曲目。(这时我发现学生安静极了,脸上满是赞叹和羡慕之情。)

3.分发竖笛

老师给学生发竖笛,人手一支。这下不得了啦,拿到竖笛的都在第一时间打开包装,迫不急待地伸进嘴里,乱吹一气。没拿到的心急得要死,也伸出小手“我”“我”地叫着,整个教室充满了一片喧哗。我扯着嗓子要求安静,总也达不到目的,最后只能大吼一声总算把声音给镇住了。

4.竖笛学习制度

(1)目的性教学

师:竖笛是学习的工具,不是玩具,我们不能乱吹。

(2)熟悉教学口令

“稍息”:表示把竖笛横放在腿上。

“准备”:双手拿起竖笛,或45°角,吹口放在下巴上。

“预备”:则表示把竖笛吹口贴在嘴唇。

经过反复操练终于杜绝了噪音,使学生能静下来听老师讲解竖笛的姿势、手势、吐气等方法。

分析与启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竖笛的基础。

作为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明白减负增效的重要性。目前,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以及教师评价体制的不完善,学生的负担很重。在“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的今天,素质教育仍停留在口号层面,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提高我们校长和教师的思想认识,明确减负增效的重要性。从镜头一中,我们不难发现,初次接触竖笛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加上孩子又具有好动和乐于尝试的特征,教室中往往充满了喧哗,这边停了,那边又响了,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就会给竖笛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给学生制定学习的规章显得尤为重要,如我的“口令”教学收获就不错。当我讲解学习要点或演示指法时要求学生“稍息”,学生就能安静地听;需要齐奏时用“准备”和“预备”也挺有作用;当学生自由练习后要求安静时,“稍息”一句,大多数学生就放好了竖笛,既省时又省力。同时我还给学生定了“三不”方针:不在其他课间吹、不在排队上音乐教室的路上吹、不吹别人的竖笛(讲卫生)。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经过长期训练和经常性提醒,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镜头二:流行元素带来的喜悦(八年级学生)

1.聆听示范吹奏《菊花台》,说说这首曲子叫什么?喜欢吗?(学生很兴奋地回答:周杰伦的《菊花台》,是流行歌曲。)

2.出示第一乐段旋律及歌词,看看一段音乐有哪些音符组成?(只有12356五个音)

3.视唱曲谱,注意反复跳跃记号。

4.學生自由练习吹曲调,教师巡视指导。(我发现今天的学生比任何一节课都吹得认真和投入,连平时不太爱吹的几个调皮蛋也学得津津有味。)

5.分组合作。一半吹奏曲调,一半演唱歌词,并对调。(学生做得棒极了!完了后纷纷说:吴老师,以后多给我们吹这样好听的歌曲,我们一定会学得很认真。)

分析与启示:保持深厚的学习兴趣是持久学习竖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音乐新课程》指出:“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学习竖笛就会成为一种苦差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使学习兴趣长盛不衰呢?

1.循序渐进,分层教学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性。在教学竖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对于接受能力相对弱的同学要放慢教学的进程,别人吹曲子,他吹音符;别人吹奏较难的曲子,他可以吹奏简单的,一有进步就及时鼓励。如果让后进生吹奏与优等生一样的东西,则不需多久,就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直至放弃。而对于那些音乐素养较好的、手脑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则鼓励他们多吹曲子,加量布置练习曲。例如八(3)班的学生方励,平时不声不响,可是竖笛却吹得棒极了,不到一年,一般的曲子都难不到他;八(4)班的几位女孩子,不费力就能把我布置的练习曲搞定了,对于这些学生,我把他们作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经常让他们上来展示,以激励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

2.让经典与流行并存

美的东西总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动听的音乐学生都喜欢。从镜头二中就能感受到现在的学生与过去大不一样了,外面音响资料比学校丰富得多,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熟悉超过了我们音乐教师。因此,在练习曲的选择方面不能单方面拘泥于书上的东西,经典的不可不练,如《雪绒花》《小白船》《送别》《茉莉花》等,然而当老师出示《菊花台》《神话》《挥着翅膀的女孩》等曲子时学生则更加欣喜,学得更加主动。这就说明无论是音乐课的常规课,还是竖笛教学课都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让经典与流行并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学举措。

(三)镜头三:合作学习,自主考查

地点:教室

形式: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成一圈,由组长负责,进行阶段性考核过关。(要求:教会本组内不会吹的同学)

②教师在各组间巡查,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

③30分钟后回教室,开展小组展演活动,并进行评比。

分析与启示:合作学习是保证提高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在竖笛教学这一块,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是绝对有效的,这也是我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试想,竖笛讲究的是人人过关,一个老师八个班学生,每周两节音乐课,要摸清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太困难了,而借助小组学习则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1.合理分配小组,优差搭配,6~8人一组,实行组长过关制、组员互相督促,互相帮助。

2.经常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演奏比赛,增强集体荣誉感,以集体促个人。

结语

一句话,“减负+增效”并非形而上学、难登蜀道,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人类已经踏入21世纪,社会呼吁素质教育,国家需要真正人才,这一切都有赖于为人师表者的倾力奉献和辛勤耕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竖笛教学不容易,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需要老师付出耐心、决心与恒心。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小小的竖笛吹奏出美妙的音符,让悠扬的笛声飘荡在校园之中!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竖笛曲子音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音乐
我们班的小能人
成功的背后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