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招背景下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2019-09-10罗印徐文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软件技术工作室

罗印 徐文平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将迎来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专业发展要体现专业特色,建立专业品牌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双师”教师队伍缺乏、真实项目缺乏和学生学习困难等具体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适合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作室;民办高职;软件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变革,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面对高职扩招,民办院校将迎来一次发展的机会,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如何将学生合格的培养出去,是各个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单招背景下,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一、单招导致生源质量的实质下滑;二、IT行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促使软件公司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校内有限的课堂时间,限制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岗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与生源质量的下滑,教学时间的限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切合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重要。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IT技术人才为目标,涉及软件开发、网页制作、游戏开发、UI设计、软件测试等多个方面。职业岗位能力以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為主,这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直接上岗的企业员工十分吻合,因此积极探索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软件技术专业,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到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现代学徒制简介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新教学模式,它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新的育人机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联手培养,更强调的是技能的培养和传承,能有效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一是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二是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四是校企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

相较于国外成熟的现代学徒制,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工学交替”等,我国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我们不能完全借鉴或直接照搬西方的学徒制,而因根据中国高职现状,因地制宜构建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对于各民办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及专业发展实际,分析学生特点,构建符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难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诸多困难。软件技术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在落地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更存在很多具体困难。主要表现为:

1、缺乏“双师”导师团队

校内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用于科研和企业实践时间少,缺乏实际项目经验,不能很好的理解企业岗位目标和企业需要的最新技术。企业导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不够理解,指导学生过程中缺乏耐心。企业导师和学生很难磨合,导致企业导师容易流失。

2、缺乏真实项目

由于软件项目的特殊性,软件公司往往不愿意将商业项目直接交于学生团队开发。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学生难以按照看似繁琐的开发规范进行项目开发,代码混乱,造成公司后期维护困难;其二、学生责任心不强,难以按照公司时间规定,完成开发进度,容易给公司造成损失。

3、学生意志力薄弱容易放弃

软件项目不同于传统手工项目,存在一定的抽象和枯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刚开始会觉得神奇和好玩,随着学习深入,学习难度增加,容易产生倦怠。高职学生由于其自身原因,学习意志力相对薄弱,容易中途放弃。

四、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民办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须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学校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4.1 完善工作室模式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软件工作室下设软件后台开发、前端开发、移动开发三个方向团队。学生进入工作室后,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团队。学生专业方向更明确,学习路线更清晰和具体,学习课程相对少而精。完善学生考核制度和考核内容,增加学生活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2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的实践

1、阶梯学生团队

高职学生在校培养周期相对较短,通过阶梯学生团队有利于老带新,突出学生主体,激励学生激情,减轻指导教师工作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团队。

学生从进入工作室,到走出工作室须经历5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选拔。工作室每年面向大一新生招募成员。在自愿报名后,进行初步面试和筛选,并由高年级成员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具体做法是,利用每天晚自习后1小时,集中提前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例如C语言、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基础。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后,组织新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对已学习课程知识点的考核,及对自己学习的规划和职业规划。主要考查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和认同。

第二阶段,将前期考查合格的学生安排到工作室学习,为每位成员分配工位和项目团队,并指定师傅。师傅由高年级,同项目团队中技术较好成员担当。师傅根据徒弟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学期和阶段学习计划,并对其进行指导,定期举行答辩活动,将答辩成绩计入考核成绩。本阶段主要考查学生专业技术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自学习惯,要能“坐得住,静得下来”。

第三阶段,根据前期考核,挑选考核成绩靠前的成员,由校内指导老师直接指导。落选的成员,继续跟随学生师傅学习,对多次考核不合格成员进行淘汰。校内指导老师,通过仿真项目,按照真实项目开发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监督学生完成项目。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规范、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指导老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综合考核。

第四阶段,将前期考核合格同学正式组建为项目开发小组,由公司工程师直接指导,参与公司实际项目的开发。学生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培养和考核,已经具备了实际项目开发的基础,但距离公司开发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可以先让学生参与开发周期相对较长,任务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开发前,要进行公司开发规范的培训,强调团队和责任意识。防止“我行我素”和中途“撂挑子”。此阶段,学生须按照公司员工的要求规范自己,指导老师按照公司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五阶段,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进入顶岗实习单位或进行专升本复习。

每一个阶段考核合格的同学都要参与到前一个阶段的学生指导工作中,工作室日常管理以學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监督和指导。

2、建立切合本校实际的双元教师培养模式

采用内训和外引的方法建立教师队伍。在校内加强教师培养力度,制定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鼓励教师按照双师教师实际能力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内训符合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投入经费少,容易开展,但效果相对较慢。相对于内训,外引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办高职缺乏经费,优秀企业导师引入困难;第二,企业导师对高职学生不了解,容易产生看不起,不愿意指导的想法。为解决外引的困难,聘请在本行业中已积累丰富开发经验的本校学生为指导老师。这样的校外指导老师再次回到工作室,会带着感恩,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不太计较回报,且对学生比较了解,指导中比较耐心。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容易激发学习动力。聘请行业大咖,定期举行行业前沿技术分享会,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动态。

3、发掘校企共赢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中,校、企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立场。学校是以育人为宗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要让企业为学校育人,同时能盈利,需要深入调研企业痛点,制定共赢模式。高职应届软件专业学生,大多入职小、微企业。经过实际调研,现在小、微软件开发公司,在招人和留人问题上十分苦恼。第一,公司在新员工招聘和培训方面投入有限,难以招到具有实践开发经验且能快速融入团队的员工;第二,公司在员工激励和待遇提升方面不及大、中型公司,员工在积累行业经验后,容易选择跳槽。聘请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实际也是企业选拔和培养自己员工的时候。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公司的开发规范,并帮助公司开发实际商业项目,为企业带来了实质的盈利。同时,学生毕业后更愿意选择进入相应企业长时间工作,企业对学生也有足够的考查时间,大大降低了人才招聘和培养的费用。

四、结语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实施现代师徒制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通过深入调研,研究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至关重要。通过将优秀毕业生请回来,从而建立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建立自顶向下的指导和帮带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轻教师负担,降低学校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耀花.现代学徒制在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4).

[2]赵娟. 基于工作室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

[3]高葵芬.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时武略. 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5(1):50-51.

作者简介:

罗印(1982-),男,四川简阳市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

徐文平(1983-),女,四川德昌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软件技术工作室
信息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析
Thinking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探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