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9-10尹光华刘珊珊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新媒体

尹光华 刘珊珊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学习、工作、科研。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从改革大学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增加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团日活动、定期开设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专题讲座、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教育APP进行线上教育等四个具体措施入手,让红色文化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政教育

红色文化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一直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独立、民主、富强,无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主力军,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新媒体背景下改革大学红色文化教育课程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基本上从红色文化发展之初到今天新时代的红色文化都有涉及。当代大学生除了了解近百年来的社会思想以及重大事件之外,还应该学会感受红色文化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世界纷繁的信息量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应该不忘初心,感受红色文化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自身成长的帮助作用。

在红色文化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中,改革大学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应该从课堂、课后作业和考试三方面进行。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准备更多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料、名人故事等,用精彩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更加感兴趣。在课后作业中,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阅读革命先烈的人物传记,录制小视频,谈谈对红色文化、革命人物的了解和认识。在考试中,应该更多注重平时过程表现,不应该只以最后的期末考试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二、新媒体背景下增加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团日活动

团日活动是以团支部为单位进行的一系列有益于德智发展的活动,通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根据特定时期开展。团日活动可以提升支部团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扩大团支部影响力,并加强支部与社会的联系,进而提升成员的整体素质。在大学校园中有很多团日活动,除了常规的党课、团课以外,也会以各个学院或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团日活动。

三、新媒体背景下定期开设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专题讲座

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一个学术氛围相对活跃的所在,红色文化也能够深深植根于大学的学术土壤中。校园之中不乏很多研究红色文化的教授,相对于社会性的专家与学者来说,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见解更具有综合性及学术性,更加客观,也更为深刻。因此,我们倡导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定期举办一些相关的讲座,给同学们普及红色文化知识。不同教授对红色文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学生们参加这些讲座能够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领悟红色文化。在从不同角度学习红色文化、解读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了解、接受红色文化,并且把其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一部分,红色文化才能在这种方式中真正地融入学生的身心。

四、新媒体背景下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教育APP进行线上教育

在新媒体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比如,鼓励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共青团的公众号、学校团委的公众号,并在这些公众号上定期向学生推送红色文化的相关文章。另外,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教育类APP盛行,红色文化教育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由学校或者社会公益团体进行软件开发,将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知识写进APP中,以趣味、竞答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接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我国的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将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了解红色文化、熟知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中华儿女的必修课。在新媒体大环境下,可以从以上四个具体措施入手,让红色文化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