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服务类广播节目的创新策略

2019-09-10季婧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

季婧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受众需求更加分化和细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服务类节目必须牢牢把握服务类节目的内容规律,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拥抱新媒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升级,不断创新,提高节目粘度和活力,这样才能便服务类节目继续成为广播媒体的优势品牌。

关键词:新媒体;服务类广播节目;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服务类广播节目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是某一种媒体的忠实受众,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随时随地选择最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比如说睡觉前用手机上网,在办公室利用电脑接收资讯,开车上下班的路上会打开收音机收听,与此同时,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如果媒体无法精准地提供给个体受众所需求的信息,很难吸引受众。正是由于传播环境的变化,广播节目必须创新,才能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听众需求,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谓的服务类广播节目,是指广播媒体针对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以风格鲜明的节目形式,提供多层次的专业化服务。服务类节目一直是广播媒体的拳头产品,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个性化和受众的忠诚度,成为很多地方广播电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主打节目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服务类节目呈现出更强的优势,首先,其针对性和服务内容指向性更强,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节目具有很强的黏合度;其次,在服务类节目中,广播媒体与受众一般都会开设多种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渠道,让受众可以加入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符合新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通过与听众直接、生动、有效的沟通交流,养成受众的收听习惯,形成其感情上的依赖,从而培养固定的收听群体对节目的忠诚度,进一步提高节目的吸引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笔者认为,广播服务类节目在新媒体时代大有可为,是广播电台接轨市场,实现转型,赢得受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新媒体时代服务类广播节目的创新策略

(一)增强节目的专业性和服务性

尽管新媒体拥有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便捷性和丰富性,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新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却远远比不上传统媒体。因此,广播服务类节目一定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性和权威性上做文章。作为服务性节目,只有内容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解决受众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牢牢占据市场。

以笔者所在的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开设的节目为例,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关心,如何预防各种疾病、如何杜绝一些伪保健、如何健康饮食、如何方便就医等等健康服务信息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频率专门开设了一档健康服务类栏目《马大姐话健康》,每一期节目都会播报最实用最新的健康资讯,帮助受众分辨一些健康方面的误区;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很多人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贵”的问题,节目与安徽省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了合作,邀请权威的专家医生做客直播间,帮助听众答疑解惑,为听众寻找最需要的医生,为他们看病提供绿色通道,给老百姓提高实实在在的帮助;最后,栏目利用媒体的力量,真正发挥服务功能,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医疗救助。比如说从2018年12月1日起,《马大姐话健康》公益活动落地医院——合肥长庚医院将为安徽省内2万名适龄女性提供宫颈癌防癌共计价值510元的七个项目的免费检测,总价值超过千万元。这只是该栏目举办的诸多公益活动的一场,这些公益活动的举办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积极融入新媒体

相对于报纸媒体面临的困境,广播媒体在应对新媒体冲击时似乎处境稍好,私家车保留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的拥堵,车载人群的不断增加,使得广播事业迎来了“第二春”。广播服务类节目虽然可以快速、及时、精准地服务和帮助听众,但是也有着自己的先天不足,那就是所有的广播节目必须按照时间线性展开,受众必须要在固定的时间才能听到自己心仪的节目,而且节目内容转瞬即逝,过耳不留。而广播这种先天不足在其融入新媒体之后,迎刃而解。

现如今传统广播媒体已经通过多种形式与新媒体实现了深度融合。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为例,“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客户端)早已经普及,很多档服务类节目的直播内容在经过提炼、编辑之后,以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态进行了即时传播;除此之外,广播服务类节目在直播的同时,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直播已经常态化,以往“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受众面前,极大地拉近了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地距离,吸粉无数;此外,创立于2011年的蜻蜓FM目前已经收录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段回听过去48小时的节目,极大地解决了广播节目时效性的问题,而从目前蜻蜓FM反馈的数据来看,有很多听众会选择通过客户端点播收听安徽生活广播的服务类节目;除此之外,安徽生活广播开始试水制作一些服务类短视频,比如说邀请股评专家点评当日股市,让一些医院的医生讲解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等,这些视频通过抖音等平台发布后,也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可以说,广播的服务类节目在融入了新媒体之后,形式更加鲜活多样,不仅有了声音,更有了文字、图片和视频,实现了多元化传播。

(三)改变节目制作方式

以往广播服务类节目往往是采取封闭式制作模式,节目组工作人员会根据自身的新闻价值理念设定选题、搜集资料、整理播出,但是这种制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节目开放式服务的功能需要,广播服务类节目必须要充分调用外部资源,用一种开放式的节目制作模式,与外部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让节目在选题、资料汇总和节目播出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形成优化机制。

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的服务类节目很早就尝试由封闭式制作向开放式制作转变,各档节目不再“闭门造车”,而是走出直播间,与外部全方位接轨,积极地调用一切有益资源。以频率的股票类节目《国元证券时间》为例,作为一档专业性非常强的证券类服务节目,频率建立了由多名资深的股评师、分析师组成的专家团,每天通过节目连线、现场评说和做客直播间等多种参与方式进行节目直播,这种强大的专业支撑,改变了主持人在直播间干说的局面,既丰富了节目形式,又增加了节目的权成性和专业性,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一大批股民成为忠实听众。

(四)实现节目个性化定制推送

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习惯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人人都可以称为传播者。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是媒体应该最重视的,受众就是客户,赢得了受众就是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与新媒体相比,广播媒体在细分客户,根据受众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生产上并不占优势。因为新媒体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点击量、浏览时间、转发量等行为,迅速分析出个体受众的兴趣爱好,进行精准的内容定制和推送,而传统媒体由于缺乏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所以很难进行个性化内容的定制。

但是,现如今广播媒体也在尝试运用新媒体的方式,精确地分析受众需求,创建相应的听众库。比如说笔者所在的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就尝试着与诸多有影响力的网站进行了音视频的同步直播,开发相关的APP,通过这些新功能的开发,可以准确地掌握受众的浏览历史和规律,了解受众对服务类节目真正的需求点在哪儿,按照他们的年龄、性别、地域和服务需求进行分类,实现广播节目及其他周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推送。

(五)直播与落地活动紧密结合

媒体必须注重市场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看到,服务类节目的听众大多数存在着当下或潜在的消费需求,如果服务类节目能够深度开发听众的这些消费需求,将其转化称为实际的消费活动,在提升节目张力和吸引力的同时,还能够成为节目连接市场和商家,产生经济效益的良好契机。如何能让广播服务类节目把服务链条从听众消费前衍生到消费中,落地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纽带,通过各种线性活动的举办,可以很好地发挥节目的影响力,增强节目的张力,为节目的广告创收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一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媒体就有了立足的根本。

三、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服务类节目在广播媒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吸引听众,增加广播的广告收入。面对不断分化的受众群体和他们日趋复杂的服务需求,广播服务类节目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增强节目的专业性、开放性和拉动力,不断提升节目的收听率,以此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广播媒体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新媒体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