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网络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的主要问题

2019-09-10倪崇赫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

倪崇赫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宣传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在网络阵地有所作为。但是,由于网络对于政治工作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军队在开展网络正面宣传舆论引导中仍面临一些矛盾问题。

关键词:正而宣传:舆论引导:军队网络官传

一、网络军媒建设尚不平衡

(一)军队各单位网络新媒体力量分布不均匀。当前,各单位逐步意识到新媒体在军队网络宣传中的独特地位,以新媒体为窗口展示单位风采成为一股热潮。然而,有的部队单位只是单纯的跟风,以此为行政任务;有的处于网络舆论斗争一线,却并不主动;还有的把运营新媒体账号当作负担,而不加投入或很少投入。

(二)已上线网络军媒账号营运水平有高有低。原创作品数量、粉丝数量、评论数量、转发次数,是衡量网络军媒账号/客户端运营水平的重要要素。从开展网络宣传的质效上看,以武警部队27个抖音账号为例,有的如@山东武警已经吸引200余万粉丝,@云南武警却只有几十个粉丝,创号以来也从未发布过任何作品,运营水平差距明显。

(三)网络军媒平时建设不规律。网络军媒账号在活动期间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在活动间隙也必须保持一定热度持续扩大粉丝规模。但是,从当前各网络军媒账号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军媒账号的信息发布、精美作品制度、粉丝互动等的日常建设并不规范,很多单位在这一方面也并不重视。如,钧正平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断更时有发生,原创稿件稿均阅读量仅在几千左右。

二、易受涉军突发舆情影响

(一)负面舆情冲击破坏性极强。新媒体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信息交换十分迅速,使得负面舆情一旦形成就会在短时间、超大范围内蔓延。涉军负面舆情常常由虚构事实引发,具有极强的蛊惑性、煽动性和迷惑性。特别是一些由具体事实引发,甚至还牵扯到军队内部个别“害群之马”时,极易引燃负面舆情,分化消解正面宣传的舆论引导效果。

(二)主题活动舆情应急力量相对不足。首先,应对突发舆情不是军队网络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的主体环节和内容,这是军队宣传工作目的决定的。其次,网络重大主题活动中能够抽组的应急力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是活动中军队媒体人主动发声“激浊扬清”,另一方面是参与活动地方媒体人声援“围魏救赵”。因此,常常存在不编组或不专门编组舆情应急力量的情形。

(三)负面舆情消退需要一个过程。负面舆情的生成和发展遵循着“四段三关”的传播规律口,从散播到聚集、从热议到流行,负面舆情像没有特效药的病毒一样在网络上发酵,删控有害信息虽是直接控制负面舆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若罔顾舆情发展规律,只会适得其反、使负面舆情更加疯狂的传播。因此,负面舆情的爆发、升华、冷却也是一个必经过程,持续影响军队网络正面宣传。

三、警惕新媒体营销号滥用军媒作品

(一)利用拥军流量积攒人气。军队网络正面宣传在互联网流行以来,军队网络宣传产品井喷式涌入互联网络。普通网民并不能有效区分该军队网络宣传产品是否真实,个别商家转载发布军媒作品,假借宣传人民军队之機,给自家营销号圈粉。特别是一些做军事周边生意的商家,更是借机大捞特捞,对军队网络宣传产品的传播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利用军媒“爆款”刊登广告。Ps、AE、美图等图像、音视频文件剪辑软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新媒体产品。一些营销号在军媒“爆款”图像视频文件中,植入营销内容、建立商品链接或者插入背景暗示,使这些军媒“爆款”沦为其低成本营利广告。另外,还有些运营商在被群众识破其营销目的后,也会采取发布军队网络宣传产品的形式进行账号洗白。

(三)“伪造”军队网络宣传作品借势。这一类现象主要集中在短视频类宣传产品传播过程中,营销运营商主要采取模仿和伪造两种方式,制造搞怪、猎奇的视觉效果,博取网友关注,提高自身人气,破坏了军队网络宣传作品的网络形象。一是模仿借势类。主要通过“对口型”、合拍等方式,篡改原视频意境。二是伪造借势类。主要通过反串、翻拍、冒充等手段,改编军队网络宣传产品,在军队背景内加入广告元素。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
企业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如何利用新媒体做正面舆论引导
互联网时代重新审视“舆论”
网络舆情编辑能力构成因素浅析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