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辽工出版传媒经验,看媒体融合的关键路径

2019-09-10王深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王深

摘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闻战线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崭新时代课题,是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使命所系。

关键词:媒体融合:绎验:路径

一、守正创新促融合,重建工会媒体价值链

“什么是媒体融合,就是把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为一体”。作为辽宁工会的新闻出版机构,《当代工人》杂志、《辽宁职工报》社和省总工会的新媒体,必须时刻把马克思主义牢记于心,保证其在出版生产中的指导地位,将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思想理念,贯穿到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中。

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必须时刻将互联网思维入脑入心。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经济、用户以及整个行业进行重新思考、重新定位、重新起步的整合。打造新型的工会媒体单位,必须要树立“互联网+”的思维,充分发挥其在新闻出版生产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新兴作用,提升、优化、整合新闻信息在生产环节中的配比和传播力,从而令生产出的新闻更具价值。因此,在出版《当代工人》《辽宁职工报》以及工会新媒体时,一定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整合力度,通过新产品新项目的建设与开发、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手段,高质量推进工会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互联网生态中,依据工会媒体的特点,职工关注度、注意力就是资源、就是价值。《当代工人》《辽宁职工报》作为新型的工会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和强调“服务职工”的理念,把满足职工、服务职工作为目标,把了解、分析等思维并人到新闻采集、创作、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读性,不断深入新闻报道的点线面,用职工真正的需求与关注来吸引他们、聚拢他们,这样便能将舆论引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让职工群众得到满足。

随着省总工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辽工出版传媒的融媒体之路越走越顺。截至目前,辽工出版传媒出版运营《当代工人》《辽宁职工报》、省总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覆盖全省数百万职工群众,在辽工传媒的运营发展下,这几个工会的平台已经升级换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会媒体方阵”,作为传统媒体的一报一刊,與作为新兴媒体的公众号等平台,完成了合作并举,搭建了工会声音与职工心声的完美融合。

二、多元融合塑人才,释放创新创造力

辽工出版传媒在改革和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对未来形势的预判,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值得分享。

(一)机制融合是深度融合的基础。传统媒体的体制机制,导致许多媒体停留在内容简单相加的量变结果,这不是媒体融合,只是粗浅的表象。因此,机制融合才是解决媒体融合的基础和根本。

市场化机制下媒体应从经营管理、产业生态、供给调整等方面适应新媒体竞争环境,走出温室环境,跳出舒适圈,改变以往单向度的内容输出机制,尊重市场和职工的自由选择,根据职工和受众的动态调整运营策略,力求达到转型成功以及蓬勃发展的目的。

(二)全方位融合是深度融合的目标。谈融合,更是深层次的思维融合,除了媒介,还需在用户思维的基础上,升华为产品思维以及树立和强化自己的品牌意识、协同机制等。除了思维,深度融合也少不了技术融合。此外,还要以内容为王,结合工会媒体的特点找到技术和内容的最佳连接点。

(三)只有人才融合才能精英辈出。人才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媒体人才,不仅要完成采集、编辑、运营,还要从身份上进行深度塑造,从单一的编辑记者,转变为集记者、编辑、视觉、项目等身份于一身的“全媒体”精英。不仅如此,机制也需改变,在身份多元化的情况下,岗位也需多元化,这样才能根据市场与用户需求彻底转变与发展。

实践表明,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媒体资源整合,通过优化资源、减少人力、缩短生产、提高新闻真实性、可读性等一系列的媒体领域刚需。而在相关进程中,融合前的媒体,在组织架构、生产流程、思维理念等方面都要进行重新定位、思考和改变。随着媒体融合的由浅入深,所涉及到的关键点已经从内容、人员、流程,拓展到立体空间与思维等多层面,因此媒体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三、结语

总之,坚持提供并探索更加优质的产品内容、更加高效的生产传播方式、更加勇于创新的编辑队伍、更加开阔的经营思路,这是媒体融合必须坚持的“四项原则”,辽工出版传媒正在坚定地走在这条大路上。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