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2019-09-10赵龙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健康促进高校体育

摘 要: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常学练体育,不仅能够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有效提升自信心,培养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虽然我国近年来陆续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但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本文深入探讨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健康;健康促进

高校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也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前提。可以这样说,一个国家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能够充分显示出该国家的生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高校开设体育课的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使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

一、高校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1、身体健康方面

(1)近视

目前,智能手机与电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标配。脱离了高压的高中生活,很多大学生将时间与精力投入玩网络游戏、追网络影视剧、看网络综艺、玩网络直播等活动中。长期盯着手机屏幕与电脑屏幕致使很多大学生出现近视问题。

(2)体弱与肥胖

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饮食不科学。例如,有些女大学生为了塑造纤瘦身型,不按规律吃饭,刻意减食,造成自己孱弱多病 ;还有些男大学生为了增肌,在没有科学指导的前提下盲目增加饮食或者食用一些增肌食品,不但没有增肌,反而导致肥胖。当然,肥胖不仅是男大学生常见的问题,很多女大学生爱吃零食、不积极运动也会出现肥胖问题。

(3)失眠

造成大学生失眠的原因主要有 3 种 :一是繁重的学习压力 ;二是由生活问题与情感问题带来的波动情绪 ;三是电脑游戏、手机游戏造成的精神亢奋。失眠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让记忆力减退、脱发、肤色暗淡等。

2、心理健康方面

(1)不良情绪

在校园中,大学生专业学习上成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同学间的交往等都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波动。不良情绪,如暴躁、抑郁、痛苦、伤感等易让大学生产生挫败感与无助感,若长期得不到调整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意志不强

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经常会轻言放弃。

(3)自卑

有某些疾病(除残疾)、身体问题(如肥胖)、学习问题(如成绩落后)的大学生,经常会怀疑同学与教师在背后议论、鄙视自己,因而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观点。

二、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1、塑造身形

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会接触走、跑、跳、投、爬、蹲、举、握等多种动作,不同的动作对身体各部位都能产生“塑造”的作用。上肢纤细的大学生可以多练习引体向上、举哑铃或单双杠运动,增加上肢肌肉紧实度 ;有驼背问题的大学生可以都多练习扩胸、伏地挺腰、跳远、游泳等运动,增加背部肌肉力量与伸展性。

2、改善身体器官功能

体育运动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与消化系统等的功能。以呼吸系統为例,首先,体育运动能够使大学生的肺活量增加。一些体育运动,尤其是伸展扩胸运动,如啦啦操、健美操等,可使大学生的胸廓逐渐扩大,同时膈肌的收缩和放松能力提高,从而增加肺活量。其次,体育运动能使大学生的肺通气量增加。体育运动时,大学生的呼吸力量会比非运动时要大,即呼吸更深,而深呼吸能有效增加肺的通气效率。再次,体育运动能使大学生的氧利用能力增加。体育运动后,大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其氧最大摄入量。最后,体育运动能使大学生肺泡的弹性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肺部的良好发育。

3、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与灵敏素质。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大学生经常学练能显著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例如,引体向上、投掷(如投铅球)、举哑铃等能提高大学生的力量素质 ;长跑、竞走、骑自行车、跳绳等能提高大学生的耐力素质 ;体操、瑜伽、体育舞蹈等能提高大学生的柔韧素质 ;短跑、跆拳道、散打等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素质;乒乓球、壁球、篮球、足球等能提高大学生的灵敏素质。

三、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培养良好情绪

以篮球运动为例,在运动时,大学生需要在场地上来回跑动,紧张、刺激的运动节奏转移了自身头脑中苦闷、伤痛的记忆,使自己在精神压力与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每一次投篮成功,都能让大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另外,来自队友与场外观众的鼓励,也能让自己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2、确立良好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不仅要在头脑中对所参与的运动形成记忆,而且要在肢体动作与情感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会显著提高,对自我的感知更明确、更具体。通过体育运动,大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主张什么、强于什么、注意什么等等。良好的自我概念能够转化到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进而为自己制订计划与目标。

3、培养坚强意志

当代社会竞争激励,大学生若想在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具备坚强的意志,能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实习与工作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体育运动类型多样,无论是哪一种项目都需要大学生投入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大学生往往需要单调、反复地训练数百次甚至数千次。同时,在训练期间,大学生要忍受身体上的伤痛坚持不懈地训练。这个过程,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但凡体育成绩优异的大学生,都具有十分坚强的意志品质。

四、建议

1、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决定态度与行为。当代很多大学生对手机与电脑游戏非常依赖看,在课余时间很少走出室外进行体育锻炼。究其原因,是因为与手机与电脑游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体育运动等同于娱乐。既然玩手机与网络游戏也是娱乐,那么他们就不会考虑体育锻炼。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就应当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主要策略有三:其一,组建体育俱乐部,并给俱乐部制订明确的活动计划,如每季度举办一场校园竞赛。体育俱乐部之所以能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因为大学生在体育俱乐部内能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且运动时间比较科学规范。另外,通过俱乐部竞赛,还能证明自己的体育运动实力。其二,邀请国内外体育名人到校指导教学。在我国,如姚明、李娜、郭晶晶、朱婷、张继科等人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有实力的高校可以邀请这些体育名人到校与学生探讨体育运动心得。其三,学校与体育企业开展合作,或建设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或学生提供体育类工作实习机会,增强大学生对职业体育运动与社会体育工作的理解与认知。

2、重视高校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校只侧重体育课堂教学,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然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只能学到最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若想切实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他们必须在课下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有鉴于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具体策略有三:其一,组建课外体育辅导队。学校应在现有的体育教师队伍中挑选出一些年轻、有责任心、课余时间丰富的教师组建成课外体育辅导队。课外体育辅导教师在大学生常见的运动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健身房等地为学生提供健身指导。学校应对课外体育辅导教师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并定期给予他们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提高他们课外体育辅导的积极性。其二,在周末、节假日尽可能多组织一些体育运动表演与竞赛活动,给大学生课体育锻炼创造平台。其三,学校对本校学生体育课外体育锻炼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善学校运动场地与器材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参考文献 :

[1] 杨韵 .大学生体质健康危机的现实困境与缓解之道--基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践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8(5).

[2] 王军利.论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与范式的转向--基于健康行为干预理论[J].煤炭高等教育,2018(2).

[3]陈萍.浅谈高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有效培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1):4+6.

[4]李晨.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构建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117-118.

[5]张军.论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13(06):95-96.

[6]楊爱华.奥林匹克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6):24-26.

作者简介:

赵龙,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健康促进高校体育
健康中国战略下武术对学生的健康促进研究
健康促进对航海类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上海市某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