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19-09-10王明航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新高考

摘 要:新高考6选3模式提前要求学生对大学专业志愿填报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对未来职业有个充分规划,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尤为重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正是填补了此项空白,如何开发好校本课程成为第一要务。

关键词:新高考;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

一、学生在新高考选科中存在问题

新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继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天津、海南等省市进行改革之后,2018年又有多个省市不断推进,通过统筹规划后都相继出台了本省新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措施。

新高考改革特点之一是取消文理分科,在学习科目、考查方式、考试时间、录取模式上都有较大改变。本次新高考改革通过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除了语数英三个必考科目外,还允许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中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3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特色、有个性地发展。然而,根据反馈回来的问题发现,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喜欢什么,对这几门课程知之甚少,对将来想要什么样的的高校,高校有哪些专业,该专业又有哪些学科要求都不了解,更不用说以后有什么适合的职业追求。可想而知,这种学生选择课程也许就是听从父母或跟从同学或随意填报,总之,缺失兴趣爱好来学习,被动接受,最终将失去学习动力。

二、生涯规划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新高考的自主选科虽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但是所选科目却与将来高考的志愿填报密切相关,不全面认识,不分析了解可能就会与自己喜欢的大学专业失之交臂,从而偏离自己的职业生涯愿景。新高考改革的这些问题,就要求学生更早的形成职业生涯意识,提前做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专业所需学科要求进行了解,从而指引如何进行选科,避免遗憾终生。部分地区的选科甚至在高二年上学期,部分省市还提前到高一下学期。

究其原因,一是唯成绩论英雄。长期以来,教育衡量成败的标准就是能否进入好大学,其它方面能力很少过问,造就学生只需学习,其它不管不顾的后果,本人和家长自然不会以生涯规划进行打算,而一切以升学为目的。二是重视度不够,认识不足。社会、学校、包括个人都认为选择职业是将来的事情,加上家长们文化程度有限,很多对大学情况知之甚少,难以对孩子未来进行打算和生涯规划加以引导,即便学校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大多盖个章、签个名,草草应付,学生很难真正做到职业体验。

三、用校本课程推进科学选科的方法分析

作为老师,有必要对此时迷茫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摒弃以往“只关心如何考试,不关心如何填志愿、选专业”的状态,责无旁贷地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责揽下来。

教师应如何进行指导呢?我认为,结合校情,做好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学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最佳的指导方式。而此项任务不是仅凭一名老师独立完成,而应是综合社会、学校、个人三位一体打造形成的生涯指导体系。

1、学科内容渗透

首先,设计主题。各学科针对自身特点,充分开发适合校情学情的职业发展规指导内容,如学科发展简介、相关大学专业介绍、专业排名较好学校介绍、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职业发展案例介绍等。

例如在化学学科中介绍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等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材料加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或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化学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中外文献资料查询、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術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整理、归纳、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成型、粉体材料科学与技术、碳材料科学、材料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食品,环境,材料,医药,能源和分析检验等领域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化学和应用化学方面的科研工作。[1]

其次,介绍相应专业较好的学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整合资料多进行拓展介绍。若有该专业毕业的相关知名校友,则一并介绍到位。例如现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雷军的事迹可以拿来当很好的例子。1987年,雷军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他刻苦努力,只用两年时间修完所有学分,且有多门成绩非常优异。紧接着,他便开始了有关计算机职业生涯的各种闯荡,从最早的编程、写软件、设计电路,甚至还写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深入DOS编程》,都体现出其自身的不断努力,到接下去加入金山公司,一步步走到金山公司董事长,到最后创立小米科技公司,获得巨大成功。都体现出一个人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将激励人们不断前进。以此来使学生获得职业规划成功感受。

2、教材应用:教材中有涉及到职业的内容可以加以拓展补充,从而让学生清晰认识与学科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涉及到金属冶炼,可以结合实际工业生产方法,加以分析讲解,如冶金、炼铁、制铝等行业;学习有机化合物时,目标物质的合成方法经常应用于医药品的生产加工;学习硫氮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当今热门的环境治理谈谈酸雨、雾霾的整治及相关职业的发展情况。

3、挖掘典故:挖掘名人成功背后的故事,建立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生涯必备品质。

例如化学教材中有出现过很多伟大科学家,如美国科学家鲍林,苏教版化学書中的原子能级轨道图、电负性概念、杂化轨道理论等都是鲍林提出的,作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老师可以借助他成功是事迹,了解他在成功路上的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同时他在化学键理论上的深入探索、细心用心最终换来成功,也为同学们建立起很好的榜样作用。

4、角色模拟:

校园内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如小记者、模拟法庭、职来职往、跳蚤市场等活动,用于体验职业,感受职业分工,形成职业意识,最终用于确定职业方向。

5、邀请校友、邀请家长分享职业体验

可以诚邀各行各业的校友、家长来为学生讲述职业体验,如医生、律师、老师、会计、银行职员、公务员、旅游行业、家庭作坊等职业,与同学分享职业成功经历、失败教训、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确定职业生涯方向。

6、企业实践体验

以学校牵头,联系就近企业,参观学习,甚至亲身实践体验,并具体了解企业招聘过程中所需要求,成为一名合格员工需具备哪些素质等,为学生选科选课做好充分准备。

四、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1、生涯规划校本开发不能出现只局限于心理健康老师开发,其它学科未参与的状况。心理健康老师开发必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他们的开发更侧重于通识类读本,真正学科与职业的联系未必能讲透讲细。必须所有学科针对学科特点精讲、细讲。

2、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不能是传统的说教。一定要避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味的讲理论、摆道理,脱离生活实际。只能让学生凭空想象职业特征,不能出现课程内容远离高中生生活,泛泛而谈,说理教条的色彩比较浓郁,有种高高在上的悬空教育之滋味。[2]

3、课程内容需不断更新,学科渗透需不断补充与优化。依靠社会各界、家长、校友等各方面的不断支持,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内容应是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指导也会越来越有针对性与说服性。

4、努力打造出一批精良的生涯规划导师。能为学生升学选课出谋划策,提供有力指导。同时将导师专业化,为指导新一批老师最好充分准备。

总之,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提前作出规划的同时,老师必须扮演好一名合格的职

业规划导师的身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做好该项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任重道远,没有完美的课程,只有与时俱进,适合当下的,凝聚所有人力量的教材。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

“基于新高考选课需求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gzx17-54)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材料化学”词条

[2]吴丽萍,“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样态与深化路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19-22

作者简介:王明航,男,中学一级教师,1986年1月出生,福建师范大学毕业,本科学士学位,现为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一线教师,近年来致力于新高考选科走班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新高考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