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中数学新课标看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9-09-10王锁琴

高考·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新课标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17版)》)对高中生的数学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该文件提高了对高中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标准,进一步为素质教育的改革明确了方向。要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创新,理清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实践能力;素质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一直被诟病“只会做题,不会创新,不会实践”。首先,数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不断发展的学科,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体系早已经形成。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在这样固有的体系中展开,很难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出现,这就使得数学逻辑性强、难度较大的特点得到放大,学生会渐渐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其次,尽管素质教育被屡屡提及,但高考的重要性使得部分学校和家长更愿意让学生接受数学纯粹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这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被轻视。新课改以来加强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要求,但是许多学校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一、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新课标(2017版)》的颁布可以说给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新课标提出高中数学教育要“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之美,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会用数学思维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会用数学语言对事件进行描述”。大到航空航天航海、天气预报,小到收入计算,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数学学科独有的魅力所在。

从新课标中可以明显看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揭示了高中数学教学要协调好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培养。《新课标(2017版)》还指出,要让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更多的联系,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数学和物理两门学科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物理中的运动问题会用到数学中导数的知识,如果教师在导数教学中加入物理应用例子进行讲解,这无疑會让学生的物理素养也得到提升。

二、数学实践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

新高中课程的主线中贯穿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可以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新课标(2017版)》对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以下要求:能够将生活问题数学抽象化,善于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逻辑推理,掌握一定的数学建模方法,熟悉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数学分析。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人的数学基本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以及数学态度的优劣。

而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主动将社会实践中遇到问题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通过切身体会的事例增加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的本质,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对于数学运算素养,新课标一方面要求高中生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常用的数学公式,快速求助正确的结果,另一方面要求“有效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三、新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第一,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老师的“一人堂”,教学模式受到书本知识结构的限制,课堂教学十分枯燥。近年来倡导的分组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方式,这种模式是以“问题解决”、“小组讨论”的基础进行的。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划分,设置恰当而有益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这样获得的数学知识比机械式的被动听讲深刻得多。另外,教师要让问题具有开放性,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让学生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

第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践应用价值。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数学应用,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即发展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图使现实中的问题能够借助数学工具来判断并得到解决。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习题的布置上,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多借用一些生活中的背景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数学结论。

第三,改善学习和教学评价方式。《新课标(2017版)》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科学地描述了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进阶,也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不应该过分关注一次或几次考试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对学生参加的各方面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是教学改革进步的表现,这能够使学习评价体系更加公平、开放。教师可以创设情景任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对于特定的情景任务,不同学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能够有效地拓展参与者的思维空间。为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还可以对任务的复杂程度进行设置。

结束语: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今教育也进入改革时期,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当今的教育目标,其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为被教育工作者所看重。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更要用于实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无处不用数学”。愿在课改浪潮下,我国高中数学实践能力培养水平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王锁琴(1969.04)女,汉,籍贯:甘肃静宁,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