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2019-09-10霍阳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摘要:在建筑工程桩基结构中静压预应力管桩具有较多应用优势,静压预应力管桩强度值较高,单桩基本承载能力较好。施工效率较高,施工中无任何噪声,能在不同地质结构施工中进行应用,对地下水位分布情况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从部分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现状来看,施工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会产生挤土效应等,致使沉桩施工难度较大,桩体开始上浮,桩体整体荷载能力不断降低。当前为了促使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合理应用,需要对施工技术应用标准进行控制,拟定规范化的施工技术方案。本文结合具体项目案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工艺应用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析,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结构中桩基是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稳定性对项目整体稳定性以及应用周期会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桩基施工不能满足规范化施工要求,将会降低桩基应用性能。当前要依照项目建设基本现状合理选取对应的施工技术,适应项目建设基本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此项技术应用能对地基进行合理加固,提升项目建设稳定性。從项目施工建设现状来看,此项技术措施各项操作较为简单,能合理缩短项目施工建设周期,扩大项目建设效益。

1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基本原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应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在合理布设工程桩机之后,应用起吊设备将管桩成功吊起进行喂桩。通过夹具抱紧管桩,然后基于垂直角度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位置确定之后进行外部施压。在桩体施压过程中,要在大小步履上安装小车,通过桩机通过油箱进行支撑,促使小车在大小步履轨道上能对油缸基本运动进行控制。桩机在抱压桩体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桩机重量与各类配件重量。通过汽缸液压互联,使得夹头位置产生的压力能对桩体进行施加。通过桩机压力将管桩压入到地基过程中,需要将不同位置管桩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使其能满足设计长度要求。此时,施工技术人员通过机械设备将桩顶送到规范化设计高度,这是一种重要的成桩施工技术工艺[1]。

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特点与常见问题

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合理应用静压预应力管桩具有重要作用,其施工承载力较强,穿透性较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低,噪声较低,污染较低,不会产生较大振动问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此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管桩自身摩擦力与承载力,但是沉桩施工难度较大,会导致桩体发生上浮,致使桩体整体承载力降低。沉桩施工过程中桩身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沉桩不能满足规范化设计要求。有部分区域施工土质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存在较多老地基,此类限制性因素会导致静压预应力管桩沉桩施工发生较多问题,诸多桩机及其配重较低,不能合理穿透硬性结构,对施工效率会产生较大影响。桩身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对下桩施工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桩体外表面完好度较高,但是内部存在较多裂缝,不利于下桩施工,对完整的施工活动都会产生较大影响[2]。

3  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要点探析

3.1 工程案例

某项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主要是选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项目施工总面积是13605m²,高度为24m。对施工区域现场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探,在施工区域中强风化砂质泥岩分布较广,实际承载力规范值是在320至450KPa。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合理应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其中单桩承载力设计为800至1500KN,桩体基本长度控制在14至16m,其中静压桩终压值不能小于3000KN。在施工中要拟定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求,对施工技术人员各项行为进行控制,以此来提升工程桩基施工稳定性。

3.2 施工场地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项目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及时处理各类杂物和障碍物。施工项目现场如果存有坑洞需要及时进行回填压实,这样能提升路面承载力[3]。对项目施工区域基本条件进行整合,做好各项数据信息记录工作。确定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基本分布情况,做好各项施工防范措施,防止对项目建设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结合规范化施工设计要求拟定各环节施工参数,控制轴位线和基准线。对桩体之间基本位置进行测定,位置具体偏差不能超出20mm。然后对位置进行标记,为后续施工活动开展提供参考基础。其次要对桩体进行复核,避免位置发生偏移,管桩允许尺寸偏差如下表1所示。

3.3 桩机就位

基于项目施工区域基本地质条件,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合理选取最适应规格的静压桩机,组织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调控,检查设备基本应用性能,拟定设备应用档案。这样便于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对故障合理处理,防止对施工进度产生较大影响。其中试压表层土质基本承载力不能低于100KN/㎡。如果承载力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在后续项目应用阶段会发生沉陷等安全问题。针对承载力较差的区域需要及时采取换填处理措施,结合规范化的桩机行进路线铺设钢板,然后移动静压桩机,对各项事故参数值进行控制调整[4]。

3.4 管桩运输

管桩运输过程中要对其基本强度进行控制,防止管桩出现施工滑动问题,提升管桩运输平稳性。将管桩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组织人员对管桩质量进行检测。强化质量监管,针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管桩需要及时进行清除。通过质量检验的管桩需要合理堆放,选取坚实度较高、平整的区域进行放置。基于二点法布设垫木,管桩堆放管理环节要严格控制,堆放高度需要保持在四层之上。如果采取叠层堆放措施,需要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添加垫木,依照施工现场具体条件适度扩大堆放宽度。其次不同规格管桩堆放过程中要进行分类,防止后续施工阶段发生吊运错误问题。

3.5 吊运与插桩

在吊運阶段,大多都是选用两头勾吊法对单根管桩进行吊运,竖起过程中可以单点吊运。在吊运过程中要保持平稳,避免桩身发生严重损伤。管桩吊起运输到夹桩钳口时,将桩体缓慢下放到指定区域。和地面相距1m时需要夹紧桩身,对压桩机合理调整,促使桩顶与桩位中心位置相吻合。将其压入到地基土层0.5至1.0m后,要提升桩身稳定性,通过经纬仪等设备对桩身基本垂直度进行校准,对桩机导架进行旋转,然后通过滑动调节桩体具体位置,施工人员在此环节操作中要对垂直度误差值进行全面控制[5]。

3.6 压桩与接桩

在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依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压桩试验,通过试验操作能整合各项具体参数值,整合施工阶段存在的各项问题,采取防治措施。对压桩操作顺序进行控制,防止挤土效应等对压桩施工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压桩速度需要保持2.0至30.m/min,要依照项目施工具体情况适度调整。对桩身垂直度进行观测,将其能控制在误差范围内。然后再对压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位移问题进行分析,做好施工记录工作,在管桩之间需要采取接桩处理操作。施工接桩之前需要对桩顶存在的杂质进行清洗,避免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焊接位置要保持均匀,焊接冷却之后要涂抹适量沥青防锈漆,之后继续开展压桩施工操作。

3.7 送桩和截桩

如果桩顶设计标高处于地面之下,需要采取送桩处理措施。依照管桩基本外形选取对应的送桩器,使其强度与刚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在送桩施工过程中,对地面基本标高进行测定,然后分析送桩深度,送桩器轴线与桩身需要保持一致,不能出现任何偏差。通过水准仪对送桩具体情况进行监测,使其能达到设计标高要求。对于桩顶高于地面的管桩,需要抹除多余桩段。等到管桩施工活动结束之后,移动机械设备进入下一桩位施工。

4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标准与控制措施

4.1 强化管桩质量验收,拟定压桩顺序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中需要强化管桩质量验收工作,针对各类桩身弯曲程度较大的材料要严禁使用。将桩体长度与直径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通过验收的管桩需要在现场堆放管理,在存放过程中避免发生滑动等问题,致使桩身破损,降低其应用性能。其次,在管桩吊运以及插桩施工过程中,要对各项施工操作行为进行控制,强化桩体保护。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对建筑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当前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技术要求,分析项目施工要求,降低安全隐患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压桩顺序对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受到压桩数影响,土体密度会进一步扩大,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后期静压沉桩压力值较大,将会诱发诸多施工难题。当前要依照项目建设现状拟定对应的压桩顺序,正常情况下都是选取单向行进[6]。

4.2 控制桩体垂直度

在压桩之前,桩体垂直度需要满足规范化施工要求。当桩体下沉阶段不能保持良好的垂直状态,会受到偏心力作用,降低管桩承载力。在施工阶段需要对桩身垂直度合理监控,防止桩身发生破裂问题。管桩如图之后如果发现各类障碍物,需要对桩体偏移问题进行控制,如果实际位移值较大需要停止压桩操作,及时排除障碍物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果未存在位移问题,桩身深入地表1m范围左右,此时桩体位置较为稳定,要对管桩垂直度进行检测,避免产生较大误差。

5  结语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中便捷性较高,施工中产生的噪声较低,能有效降低对周边施工环境产生的较大影响。加上单桩承载能力较强,能对地基合理加固,在项目施工中应用范围较广。施工人员需要结合项目施工具体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各项施工行为,提升施工质量。

作者简介:霍阳(1971年——)男,汉族,甘肃甘谷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新技术新工艺。

参考文献:

[1]谢宁.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34):90.

[2]宣震宏,刘道青.论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8(32):65.

[3]林建辉.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8):87,92.

[4]肖祖伟.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378.

[5]田红印.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8(23):99.

[6]方海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9X).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初探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群对接模式的探索
刍议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
民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