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念不忘三原疙瘩面

2019-09-10超侠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筋道臊子擀面杖

超侠

陕西人爱吃面,面食的种类也格外丰富,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面食,堪称“一县一面”。但要说最得我心的,还得数三原疙瘩面。三原疙瘩面涵盖了臊子面、酸汤面、摆汤面等多种吃法,第一次品尝,我就被它征服了。

三原老黄家西安店是吃疙瘩面的首选之地,那里的主厨万师傅做出来的疙瘩面细如龙须,面质柔软而筋道。吃面前,我并没有注意到餐桌上的材料:肉臊子一小碗、酸汤一小碗、油泼辣子一小碟,开吃后才知道这三样是吃疙瘩面的标配。

同行的朋友教我,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汤,谓之“渴汤”开胃。食用时,需小碗两个,一碗盛酸汤,一碗盛面条。食汤面时,向面碗内浇上臊子,倒入酸汤;食干面时,用筷子挑起面条,在酸汤内涮热涮匀,然后放回原碗,浇上臊子,在碗中抖散再吃。搅拌后用筷子挑起,臊子全粘在面条上,碗底不留肉末,堪称一绝。我首选的是酸汤面,因为它香气四溢,即便是在炎炎夏日,也使我食欲大增,垂涎欲滴。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三原县城内有一家叫“悦来馆”的小吃店,以经营面食为主,生意平平。当时店内有一个名叫李善思、绰号“帽盖李”的小伙计,精明能干,善于创新。他凭借三原盛产小麦的原料优势,适应当地商贾的饮食讲究及其生活习惯,大胆摸索,反复试验,终于创制成功了一种面条,在饮食行业引起轰动,小店的生意也由平转盛,顾客盈门。“帽盖李”后来成为这家小店的店主,并由此发家致富。

这种面条细如丝线,盛入碗内缕缕成团,仿佛面条堆成的疙瘩,因而得名“疙瘩面”。每当暑热天气,香气四溢的疙瘩面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味蕾,被当地人视为生津止渴、提神开胃的上乘佳品。时至今日,三原人依然对疙瘩面情有独钟。

好吃的疙瘩面必须口感筋道。以温水加碱和面,面要和得够硬,才能筋道爽滑。据万师傅介绍,制作时要把重三四斤的面团揉到“手光、盆光、面光”,再用长擀面杖擀成直径1米左右的圆形薄面片,撒上面粉后折叠6~8层,将边缘部分推匀,最后以擀面杖为尺,用刀贴着擀面杖将面“犁”成均匀的细丝,抖去多余的面粉,才算是完成了制面的工序。

能将面擀得既薄又匀,刀贴着擀面杖将面“犁”得细细的,才堪称真正的面食艺术家。三原老黄家西安店里,50岁的面案师傅刘艳,从和面到将面条全部“犁”完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正是这些面食艺术家,使疙瘩面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猜你喜欢

筋道臊子擀面杖
方形擀面杖
够筋道
睡不着
重庆小面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麦心粉”更筋道、更有营养吗?
擀面杖“擀”走肩周炎
陇东臊子面
这也是一道风景(3)
陇东“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