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企业品牌创新探究

2019-09-10唐小翠刘玄启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6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策略

唐小翠 刘玄启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但在当前企业品牌创新的实践中,存在着品牌创新滞后于产品服务的创新、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创新、滞后于企业国际化步伐等问题。针对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情况和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不足,可采取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突出品牌设计的现代元素、抓好品牌的管理宣传推广等策略,从内容、形式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推进企业品牌的创新,实现以品牌创新赢得世界市场。

【关键词】品牌创新;“一带一路”;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6-0009-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企业推进品牌创新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拟在阐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企业品牌创新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品牌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企业品牌创新的策略,为“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下的企业品牌创新提供参考。

1 企业品牌创新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是全面开放、双向互济,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就要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推进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进行企业品牌创新,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1.1 品牌创新是企业提升品质和内涵的具体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也实现了创新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品牌创新也要与企业创新发展同步推进。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标志,因此品牌创新不仅涵盖了企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更涉及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它是企业创新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提升品质和内涵的具体要求。例如,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三枪”品牌,历经80余载长盛不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三枪”在推进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实现企业品牌创新。“三枪”在品牌创新过程中,坚持“爱国第一”的初心,注入“时尚健康”的品牌新文化,开发新一代超高支高密面料“匠心系列”内衣品类,同时,还开设“ULove三枪生活馆”,以品牌集成创新的模式,将“三枪”从主导内衣市场的品牌形象升级为大众时尚的居家形象,成功转型,为顾客提供更全面的产品、更完美的自助式购物体验,不断向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迈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主动地位。目前,“三枪”在中国各主要省市设立了20家销售公司,拥有近2 000家直销店,5 000多个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点。响应“一带一路”号召,“三枪”提出了以品牌发展为己任,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把“三枪”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时尚品牌企业”的奋斗目标[1]。由此可见,“三枪”品牌创新,体现了企业产品创新、品牌集成创新,使企业品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1.2 品牌创新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建设要求中国企业要主动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国际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其中,品牌创新对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品牌本身就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察世界著名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在品牌的背后,则是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影响。例如,2018年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亚马逊”,其品牌价值为1 879亿美元,其当年品牌价值增长近25%;排名第二的“苹果”,其品牌价值为1 536亿美元;排名第三“谷歌”,其品牌价值为1 428亿美元;排名第四的“微软”,其当年品牌价值增长47%,达到1 196亿美元[2]。据统计,全球商标总量中强势品牌的只有3%,但却占据了全球40%的市场及50%的销售额,而这些少量的强势品牌基本上被少数的发达国家所掌握[3]。由此可见,少数发达国家依靠强势的品牌,占领了世界市场的顶端,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推进品牌创新,通过品牌创新,赋予更多的世界元素,形成自主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赞誉,从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华为”最初也只是国内的一个手机品牌,几年前与国际手机强势品牌“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相比,属于弱势品牌,但“华为”通过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强势品牌,因此在“走出去”战略中,其品牌价值不断增长,2018年在全球五十大最有价值品牌中,“华为”排名第12位,成为中国在全球品牌500强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2]。

1.3 品牌创新是企业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但是在国际舆论场上,仍是“西强我弱”,讲好中国故事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们在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善于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听得懂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递中国好声音,其中,企业品牌创新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推动了各国的经贸交往,也加强了各国的文化交流,这对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但企业的品牌力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这就对企业品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而企业的品牌、企业的形象本身也包含有中国故事,品牌创新就是要把中国故事融入其中,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通过认识中国企业的品牌,进而了解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比如,“柳工”在拓展海外业务时,安排企业所在国国籍的员工到总部培训,让他们感受企业的品牌创新文化,从而加深对“柳工”企业品牌的理解和认同[4]。这样以企业创新品牌为载体,可让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在“润物细无声”中讲好中国故事。

2 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不足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步伐在加快,中国的产品也不断深入世界市场,但与中国产品的影响力相比,中国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仍然有限,这突显了中国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不足。

2.1 企业品牌创新滞后于产品服务的创新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企业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中国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这为企业发展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500强当中,有63%的企业获得了由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工艺带来的收益,其中收入比超过50%的企业有72家,占500强的14.4%[5]。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是比较强的,但与中国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力度相比,企业品牌的创新又较为滞后。虽然各企业都比较重视品牌建设,民营企业500强中有410家拥有国内商标,但拥有国外商标的仅有174家[5]。品牌创新滞后于产品服务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为例,2017年,“麦肯锡管理咨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3% 的中国人更青睐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有82%左右的消费者目前正在关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6],众多消费者关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表明了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质量已经有了很大飞跃。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却被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重重包围,这又说明中国汽车的品牌创新跟不上汽车生产的创新。由于品牌创新力不够,导致了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连续4年下滑,最为严重的是2015年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20.1%[6]。

2.2 企业品牌创新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创新

經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好不好”正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好不好”的标志之一,就是看有没有一个好的品牌,今天中国50%的消费者都在追求优质的产品、追求品牌[7]。但企业品牌创新又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创新,以致人们在市场上往往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品牌产品。在“走出去”的企业当中,企业品牌创新的短板更加明显,当前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转向品牌,这就意味着谁拥有强势品牌,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由于中国企业品牌创新不足,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处于竞争的劣势。据统计,2017年世界排名前50位的品牌产品中,“可口可乐”排名第一,全球渗透率达42%,其他的还有“雀巢”“高露洁”“夏士莲”和“麦当劳”等,而中国的品牌却没有一个上榜[8]。这一方面说明过去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严重不足,虽然有产品,但却没有著名品牌;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比较滞后,特别在品牌竞争已经取代产品竞争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品牌仍然没有重大突破,显然是品牌创新不足所致。

2.3 企业品牌创新滞后于企业国际化步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中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必然要加速,这也要求企业品牌创新必须适应企业国际化的要求。但从当前的情况看,企业品牌创新滞后于企业国际化步伐,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为企业品牌创新跟不上企业产品国际化的要求,所以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虽然质量与国外相比毫不逊色,但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如国外品牌,因此在产品竞争中仍处于下风。国外产品通过品牌的溢价,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而且还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2016年全球100个最佳品牌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欧美国家,其中美国就有52家,占据了一半以上,而中国仅占两席[9]。这与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也表明中国企业的获利靠的是扩大生产、增加产量,比如上海的“回力”“海鸥”“梅花”等经典民族品牌过度注重量产和盈利,对品牌文化的积累和构建相对薄弱,使品牌的产品要大于品牌影响[10];而欧美各国却靠拥有国际品牌来获得高额利润,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多、质量也不差,但获利最多的还是欧美著名的品牌企业。

3 企业品牌创新的策略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就要在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的品牌创新,并通过品牌创新跻身世界著名品牌行列,以品牌的创新获得新的发展。针对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情况和企业品牌创新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策略。

3.1 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推进企业品牌的内容创新

任何企业都要清楚,企业品牌源于企业产品和服务,所以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推进企业品牌创新的前提。“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要向国际化迈进,这就需要中国企业按国际市场的需求推进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比如“三枪”,抓住中国“走出去”战略,找出适合不同国家的产品系列和设计版型,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纯棉麻感、精细丝光、改性纤维、高支防缩羊毛、舒绒莱卡、舒木尔、舒肤棉等中高档针织面料,使“三枪”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为提高[1]。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中国企业采取了海外并购的方式来提升产品的质量,推进企业品牌的创新。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让“吉利”拥有了世界级高端汽车品牌,加速了“吉利”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吉利”的国际知名度[11]。虽然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创新品牌的重要途径,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进入了提质增效期,优质的资源和著名的品牌才是中国企业下一步要考虑的并购对象,所以2018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较2017年下半年下降了25%,但高科技行业并购仍处于领先地位[12]。当然,无论是通过内部质量的提升,还是吸收外部优质产品,目的都是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只有企业产品的质量过硬、服务优质,才能丰富企业品牌创新的内涵,为企业品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突出品牌设计的现代元素,推进企业品牌的形式创新

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也有过不少经典民族品牌,曾经也引领了中国的时尚,但这些品牌过分依赖历史的辉煌,而忽视了时代性,在品牌的创新中缺乏现代元素,使其品牌在现代市场竞争中逐渐褪色,导致品牌影响力下降。比如,同是运动鞋,“回力”给消费者的是怀旧、复古的印象,难以得到青年人的认可;而“耐克”的“JUST DO IT”却表达的是敢想敢做的品牌,这更符合青年人的心理,从而拥有热爱运动的青年人的广阔市场[10]。所以,在企业品牌创新过程中,要突出品牌设计的现代化元素,实现品牌形式的创新。例如,1994年开始创办的“浪鲸卫浴”,坚持工匠精神,通过生产线升级,自主研发和国际化布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卫浴品牌的实力和魅力,其特色产品“鲸鱼浴缸”是该企业的品牌基因产品,鲸鱼形象的三角浴缸,“一条活灵活现的鲸鱼,嘴巴微微张开,欢快地喷水,与滚滚水花融为一体”,这款充满现代元素和现代气息的“鲸鱼浴缸”,让“浪鲸卫浴”大放异彩,促进了其产品走向全球[13]。因此,企业品牌创新内容重要,形式同样重要,这给中国企业特别是“老字号”“老品牌”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解题,关键就是要把现代的元素、时尚的元素、新鲜元素注入“老字号”“老品牌”中,推进品牌形式的创新,使“老字号”“老品牌”实现从“老”到“新”的转型,從而适应市场的新需求、新变化。

3.3 抓好品牌的管理宣传推广,推进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企业品牌创新而言,也要抓好品牌的管理宣传推广,扩大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对中国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抓好品牌的创新管理。企业要明确品牌创新战略,从产品导向型向品牌导向型转变,通过品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并逐步让品牌成为企业经营的优势;同时,要持续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拥有科技核心优势的企业品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品牌国际传播力。新媒体时代,中国企业要善于运用新媒体,针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从而更广泛地传播中国企业的品牌,如在新媒体平台的选择上,国内常用的是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但欧美国家则是Facebook、Twitter,俄罗斯的是VK和Odnoklassniki,印度的是Orkut,日本的是Mixi[14],中国企业要根据各国使用平台的情况、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分类进行宣传推广,让中国企业的品牌迅速融入各国生产生活中,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逐步以品牌的力量赢得主动。

总之,“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中国企业品牌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品牌竞争逐步取代产品竞争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要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品牌创新,并以品牌的创新占领世界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三枪集团.传承创新跨越 弘扬“三枪”品牌文化[J].上海企业,2018(12).

[2]吴霞.全球品牌500强报告出炉 亚马逊蝉联榜首 华为第12[J].计算机与网络,2019(2).

[3]徐珂,程燕.制造业弱势品牌争力提升策略[J].现代企业,2017(12).

[4]邵安菊.柳工:稳扎稳打的国际化深耕[J].企业管理,2019(2).

[5]滕瑾.民企500强:见证民营经济发展史[N].中华工商时报,2019-04-03(4).

[6]熊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3).

[7]庄聪生.民营企业要创造更多的品牌[J].中国商界,2018

(10).

[8]邵文静.“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探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

[9]梁城城.国际品牌价值评价方法及最新进展[J].管理现代化,2018(11).

[10]金晶,许懋琦.互联网时代的上海民族品牌设计创新发展研究——以回力体育品牌为例[J].工业设计,2019

(1).

[11]黄梓佳.浅析吉利并购沃尔沃[J].成功营销,2018

(10).

[12]李飞,陈岩,张李叶子,等.海外并购整合、网络嵌入均衡与企业创新质量[J].科研管理,2019(2).

[13]郭剑洪.浪鲸卫浴:创新工匠精神铸造民族品牌[J].中国品牌,2019(3).

[14]徐林阳.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品牌的国际传授效果——以跨境电商出口为例[J].中国商论,2017(1).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