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绵春雨 尽在这些唯美诗词佳句中

2019-09-10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斜风细雨杨柳风全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體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不仅洗刷了空气中的尘土,更给这离别带来丝丝愁绪。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赏析:全诗借助于飘洒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隐喻着诗人难言的感情,抒发着诗人哀伤的情愫。

《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赏析: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让我感到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细数那些春雨佳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出自唐代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自志南的《绝句》,春天杏花绽放,飘飞的雨丝轻轻地沾在衣服上,却不曾把衣服完全湿透。“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出自盛唐刘长卿的《别严士元》。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

猜你喜欢

斜风细雨杨柳风全诗
傅卫国
劝学
春天(1)
渔歌子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吗?
柳树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本期主题:梅花
拟人还是比喻?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