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CIP数据在图书分编中的应用

2019-09-10卢凤琴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

卢凤琴

摘要: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CIP数据给分编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应用CIP数据可以有效地规范书籍编目。基于此,先简单介绍了CIP数据的定义,分析了应用CIP数据的重要意义,其次简单分析了图书分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研究了在图书分编中CIP数据的应用。

关键词:CIP数据;图书馆;分编工作

在图书分编工作中,CIP数据是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应用CIP数据可以让图书编目更加规范,让分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CIP数据定义

所谓CIP数据,也就是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为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经图书在版编目产生的并印刷在图书主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上方的书目数据。这类数据能够给社会提供图书相关的各类资料,类似于图书的身份证,编目数据的规范性信息能够让读者更加准确的了解文献特征。图书在编数据包括检索数据和著录数据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有不同的内容因子,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形式。

从著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分成六个项目:第一是书名及作者名,书名主要包含正书名和并列书名以及其他书名信息,同时还有作者名称及作者的信息情况。第二是书籍的版本项,该项目介绍的是书籍出版的版次以及其他版本的信息及出版形式。第三是出版项,包括关于图书出版地、出版时间以及出版者等信息。第四是丛书项,该项目关于正丛书名、并列丛书名、丛书主编、丛书编号、附属丛书名以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等信息。第五是附注项信息,包含关于译著的说明、翻印书的说明、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的说明等。第六是标准书号项信息,一般按照GB/T5795《中国标准书号》执行。

与著录数据不同的是检索数据,这一类数据是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检索图书而设置的,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更好地分编图书。检索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图书的检索途径,这其中包括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以及内容主题的检索点。关于图书识别特征的检索点主要包括正书名、其他书名信息、第一作者、译者以及其他作者。

二、CIP数据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图书出版发行事业中应用CIP数据,能够让图书流通更加规范,无论是对于图书出版方、图书的发行方还是读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图书的出版方角度来看,CIP数据有助于完善图书的分编以及图书的相关信息,使图书的出版具有标准性以及规范性,能够促进广大读者对图书的了解。同时.CIP数据便于图书馆管理员以及读者更好、更快地检索到想要的书籍,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管理效率,使图书馆管理员能够更高效地将各类型图书汇总在一起,方便读者随时借阅。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在检索图书的过程中,根据检索编号查找图书,缩短检索的时间。总而言之,在图书分编工作中应用CIP数据可以加速图书的流通,减少图书流通过程中复杂的程序。

图书分编工作是一项比较重要同时又比较繁琐的工作,通过CIP数据的应用,能够快速梳理、分编书目,使图书整理以及图书借阅有条不紊,同时,也可以实现图书在国内外的交流及传播,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图书种类繁多,每一门学科下又有不同的分类,如果不能将这些细分种类的书籍进行归类,提供相应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学科间的沟通。在信息时代,大量图书资源实現了电子化,人们使用计算机机对书籍进行搜索,而CIP数据则能够为图书分编的信息化提供最为基础的支持,有助于实现图书分编工作方式的转型。

三、CIP数据在图书分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编工作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以往的分编工作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分编效率非常低。图书馆每次采购的图书量比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大批量图书展开分编工作,这种人工分编方式很容易造成图书没有办法及时入库,同时,也容易出现书目遗漏等问题。在大批量分编工作中,工作人员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忽视工作质量,也容易造成图书没有办法及时入库和书目遗漏等问题的出现。

其次,分编工作没有建立统一标准,让分编工作质量受到影响。很多图书馆中缺少统一的图书分编编制,使得分编工作中存在诸多漏洞。再加上员工的思想素质水平限制,使得分编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分编工作中对图书编码、类号标注不够准确,就会使读者无法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分析分编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出CIP数据的作用和优势,才能让分编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四、CIP数据在图书分编中的应用

(一)应用优势

在图书分编工作中应用CIP数据具有诸多优势,例如,CIP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可以完整地将图书资源保存下来。但是,在分编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如,工作人员并不能定位图书,一部分图书不能正确分类等。面对这样的困难,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在版编目分类号,同国家文件中的类目编号进行对照,如果同图书学科内容是相符合的,那么可以确定编目分类号就是图书分类号,这样分编工作时间便可缩短,图书分编工作效率也将得到提升。使用CIP数据可以有效应对分编工作困难,让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让投入图书资源到使用图书资源的过程更加快捷,也能让图书馆的用户体验得到提升。使用CIP数据之后,针对图书中发现的CIP数据类号错误的问题,我们可以抛弃完全错误的类号,重新使用全新的类目和类号,及时更新数据,能够让分编工作的时效性得到保证,对类目和类号的更新也能够有效避免工作失误。

此外,CIP数据还有一大应用优势就是灵活性。使用CIP数据并不是套用,还需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CIP数据进行合理的应用。使用CIP数据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在分编工作中充分发挥CIP数据优势,让分编工作更加标准、规范,让分编工作可以进入到全新的历史时期。

(二)要求出版社加强重视,加强图书分编规范

在图书分编工作中,CIP数据十分重要且关键,但是,目前CIP数据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需要出版社重视图书分编信息,避免出现错误信息。其次,建立CIP数据标准,在图书信息中进行标注,避免出现图书得不到准确分类,或分类标引不到位的现象。最后,需要规范图书主体的提炼。目前,很多图书在学科上存在融合现象,需要对学科规范分类,避免出现由于学科融合造成分类混淆的问题。出版社也需要对学科分类进行学习,根据规范的标准展开分编工作,各个出版社都需要执行同样的要求和标准,避免出现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三)建设图书在版编目信息系统

目前,CIP数据的分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在图书分编中,使用CIP數据需要出版社将编制好的书目发给图书馆的编目部,编目部审核页面、修改书目,将CIP数据寄回去,这样复杂的工作程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工作效率。同时,图书虽然是通过纸质形式进行流通,但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电子书,对于如何分编这些资源,是分编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图书馆编目部将分编权利交给出版社,出版社想要更快、更高效地出版图书,没有重视审核工作,使CIP数据产生诸多错误,进而影响出版物的市场流通。

因此,面对大量的出版任务,出版社和图书馆都需要积极建设编目信息系统,根据海量发展的电子书资源建立管理系统。例如,我国建立专门管理在版编目工作的小组,邀请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建立电子网站,在网站上可以实现对图书编目的审核,有效减少了审核程序,让办事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电子网站上,还可以对在版编目进行宣传,提供查询功能,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可以让编目工作更加科学。

(四)加强分编工作人员培训教育

目前,我国图书分编工作的工作量十分大,在分编工作人员中,很多员工都不是图书馆专业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工作人员在分编过程中,没有重视对CIP数据的使用,使得分编工作存在明显的错误。分编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在版书目的编目需求,在编目工作中对图书分类、编目规范不够了解,使得图书分编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组织分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针对分编工作流程、CIP数据格式、分编工作标准等专业知识,要求工作人员熟记。经过系统的培训,可以让分编工作人员对分编工作足够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图书馆编目部需要积极引进先进人才,招聘具备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让专业人才可以带领分编工作人员建构完善的工作体系。此外,编目部工作人员还需要重视素质拓展培训,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工作人员对CIP数据的使用更加熟练,让工作人员的分编技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分析CIP数据及其重要意义,提出了图书分编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和缺乏使用规范的问题,最后,具体研究了在图书分编中CIP数据的应用。基于CIP数据应用的巨大优势,需要出版社更加重视,设定图书分编规范,积极建设图书在版编目信息系统,更需要图书馆重视加强分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从而能够更好应用CIP数据,展开书籍的分编工作。

参考文献:

[1]荣翠琴,张勇,王平,高职图书馆分编业务流程再造的实证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4).

[2]龙润琛.CNMARC中中小型图书馆目录分类号与排架分类号科学分离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8).

[3]桑萍,新形势下中文图书分编工作的质量控制及提升途径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8).

[4]桑萍,论大数据时代中文图书分编工作的质量控制办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