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

2019-09-10陈洁君

关键词:海丝泉州建设

陈洁君

摘 要:“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在深入“海丝文化”研究及国际交流合作中担负起了先行先试的重要责任,同时也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文章立足泉州,提出地方高校应明确角色定位、利用自身优势与“海丝建设”有机结合的设想,充分发挥在海丝文化宣传系统中的平台作用,助推“海丝”设计蓝图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丝建设,地方高校,角色定位

秦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织成了一张贯通世界的贸易网络,以中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就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涵盖范围圈定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了国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与决心,构建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在宋元时期蜚声宇内的东方第一大港——历史上的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早在1991年举行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讨论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2006年8月,“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被列入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8月,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16 年初《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的公布,展示了泉州在“海丝建设”工程中先行先试、努力传承创新“海丝”文化的信心与决心。2016年12月2日批准通过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實行的泉州首部地方性实体法——《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标志着泉州海丝史迹保护步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更为今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强劲的助推力。

“开放、合作、共赢”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理念,这同样也应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推动社会发展已成为衡量地方高校价值体现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明确角色定位、搭建传承平台、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泉州地方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与一系列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政府行为相比,泉州高校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软实力”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为本课题的介入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一、地方高校在“海丝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016年11月,教育部在签署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中提出,要立足倡议高度,充分发挥教育在“一带一路”中的先导作用,为倡议的实施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增强国家的软实力[1]。应该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涵盖政策实施、设施建设、文化创新、资本运作、技术革新、多边贸易等多个方面,无一不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2]。地方高校不仅具备良好的地缘优势,而且学科门类齐全、理论资源丰富、专业人才密集等方面的条件,能够为“海丝先行区”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因此,泉州高校应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中,明确角色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发挥平台作用,服务区域文化教育事业,在“海丝建设”中大有作为。

(一)“理论平台”的角色定位

“21世纪海丝建设”是21世纪的全新课题,需要开展多层次、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而这正是高校的优势所在[3]。首先,泉州高校拥有专业的研究基地,例如华侨大学成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由泉州市委主导的、落户于泉州师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闽南文化研究中心”;在泉州师范学院成立的“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以及“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等,擅于针对地方历史、文化、交通、地理、贸易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前瞻研究以及应用研究,可以为“海丝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以及对策建议,并对海丝申遗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地方高校经常举办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学术活动,成为海内外学者进行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的载体,可促进“海丝”学术理论的交叉、渗透和创新,搭建“海丝文化”理论研究平台。

(二)“传承平台”的角色定位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遗迹、古建筑及交通史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如泉州开元寺、宋时期的古船、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石湖码头、洛阳桥等;还包括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活化石”闽南语、南音、提线木偶、妈祖信仰、“拍胸舞”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考证和诠释,编撰出具有普及性、权威性、综合性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以利于史料的保存并传于后世。其次,地方高校是各种先进理念的发源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必然承担起“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任。高校能通过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志愿者服务机构等载体,宣传普及泉州的“海丝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泉州,认识“海丝”,充分发挥“传承平台”的重要作用。

(三)“素质平台”的角色定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涉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海洋渔业、涉外法律、设施建设等多个门类,人才紧缺无疑是限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高校正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泉州高校能够发挥地缘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海丝”领域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将独具魅力和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海丝”文化的熏陶,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各高校能够通过创新创业工程,培育学生多元深厚的文化感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大学实验室”和社会实践中搭起一座桥梁,为“海丝”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应明确“素质平台”的角色定位,全面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交流平台”的角色定位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目的是推动中国与“海丝”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新门户、新高地[4]。地方高校是泉州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是人才聚集的基地,更是国际交流互通的前沿阵地,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例如,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均有华文教育基地,培养并选派许多华文教师到海外任教,推动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发展;再如,泉州师范学院多年承办“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泰国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秋令营”和“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欧洲华裔青少年中國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增进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系与沟通,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还有,泉州高校拥有许多学术交流平台,有实力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宣传推介泉州“海丝”的正能量。因此,地方高校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向世人推介、彰显“海丝文化”的国际魅力。

二、地方高校服务“海丝建设”实践中的瓶颈

(一)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习惯在“象牙塔”中专注于学术育人的事业,忽略了融入地方、服务社会的重要性,甚至存在高校建设与社会发展可“双规”并行的错误观点[5]。当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许多高校也逐渐认识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尝试与地方“交集”的可能性并付诸实践。但从总体上看,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动性不足,缺乏服务意识,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泉州地区现有的本科院校有7所,除了华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成立相关的“海丝研究院”,并开展一系列学术研讨、“海丝”论坛等活动外,其他高校对于“海丝”工作的参与度不高。

(二)校地、校际协同性有待提高

如前所述,部分地方高校积极参与到“海丝”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看成效并不显著,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片面、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地方政府及兄弟院校之间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彼此间协同性有待提高。首先,泉州高校与地方政府不协同。虽然高校参与“海丝”的相关工作,但学校的导向政策并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服务的内容主要局限于学术研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导致与地方的决策部署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往往只是参与某一项具体的工作,而没有发挥应有的“平台”作用。其次,高校与高校间不协同。各高校各自开展“海丝”研究工作,相互之间虽有交流但并无分工合作,更谈不上优势互补,形成“各自为政”的现象。

(三)国际化视野有待提高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国际化理念,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应该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推进全方位的开放性办学,培训或引进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教学理念的教师,将先进的国际理念、深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才有可能培养“海丝”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但从目前情况看,泉州高校的国际化师资培训的战略规划并不完善,参加国际化培训并且技能过硬的教师人数偏少。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满足现状、教育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现象,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与国际接轨充分准备。

(四)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地方高校参与“海丝”建设主要集中于学术层面,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有些纯理论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也就难以形成可操作的具体举措。而有些成果虽有实践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质量如何并没有明确的考量标准。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待加强。比如,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础,是推动“海丝”建设更好地落实的助推力。而泉州高校语言类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英语、日语两个语种,其他语种特别是小语种的语言人才稀缺,严重影响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沟通。又如,地方高校承接了一些企业支持的横向课题,也通过与企业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综合实力不强,无法满足地方、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而泉州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地方高校服务“海丝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泉州率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构想和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如上所述,在这一过程中,泉州高校参与“海丝”工作存在着局限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高校,在“海丝”建设中应明确自我定位,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充分发挥在海丝文化系统中的平台作用,以实现地方高校的跨越发展,更助推“海丝”设计蓝图的实现。

(一)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性,提高服务意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蓝图到现实,离不开地方高校的全方位参与。之所以泉州高校服务“海丝”建设的主动性不够,除自身因素外,也因为尚未与地方政府形成良性的互动。因此,一是需要地方政府牵头,通过成立专家组、研讨小组等形式邀请泉州高校中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通报“海丝”建设的设想、规划和进程,将相关的研究项目交由高校承担,并主动将各高校纳入“海丝”建设的决策体系,以调动地方高校参与“海丝”建设的积极性。二是需要地方高校必须转变“等、靠、要”的被动观念,准确把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高服务意识,结合自身优势及社会需求,主动探索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交集”的切入点,真正把服务“海丝”纳入高校办学决策中主动融入到“海西先行区”的建设中。三是需要地方高校树立“开放合作”的意识,各高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优化统筹泉州市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搭建强而有力的“校际平台”。比如遴选各高校相关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开展项目研究、在各高校成立的学术平台的基础上联合设立“海丝”研究基地、联合各高校的优势专业联合培养“海丝”人才等。泉州高校只有转变观念,找准定位,以开放的主动的姿态参与“海丝”建设中,才能在助推地方宏伟蓝图实现的同时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实现双赢。

(二)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建立“海丝文献”数据库

泉州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研究能力强的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梳理整合校内的优势学科,开展系统全面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例如,泉州师范学院设置的历史学、语言文学、经济学、美术与设计、音舞、航海、外国语等学科门类,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内容都与地方文化紧密联系。因此,可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为“海丝”建设助力:一是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持,主要包括加大对“海丝”遗存的挖掘、整理、考证和开发,进行深入的区域历史研究,进而推动“泉州海丝”形成一门专业学科;其次,密切关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动态,开拓理论研究视野,以国家、地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研究,推动学术创新;再次,整合学术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对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的设想、规划、路径、政策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理论成果,为“海丝”建设献言献策。二是建立“海丝文献”数据库。地方高校不仅须提供理论支持,更须将珍贵的文献资料予以有效的保存,为“海丝”建设提供信息支持和参考依据。近年来,参与“海丝”申遗的部分城市越來越重视对“海丝文献”资料库的建设,例如厦门大学所建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文献的目录数据库;又如,黎明职业大学设计的“海上丝绸之路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资源库”形象地展示了“海丝”遗产的魅力。因此,泉州高校应发挥地方优势,建立当地特有的“海丝文献”数据库,这不仅可以数字化文本的形式有效保存珍贵的资料,而且便于用户的搜索与使用,更能以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推动泉州“海丝”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树立国际化理念,实现高水平办学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泉州高校应积极探索,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国际化视野下的办学理念。其关键在于应大胆吸收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方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引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为沿线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与桥梁。一是实现国际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泉州部分高校都在着力开展这项工程,但主要还是局限于国内的资源共享。今后,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在办好优质学科的基础上,依托电子技术创建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精品教育资源的国际在线开放,扩大优秀教学资源的辐射范围,融入国际化的教育体系中。二是国际化办学持续深入。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首倡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成立,吸引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128所大学的加入,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也给沿海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本。建议福建地方高校发挥地缘优势,倡议成立“新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覆盖科研合作、文化交流、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多元合作方式,促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深入持久的合作。三是大力发展高等海洋教育。中国长期以来海洋意识的淡薄,影响了高等教育对海洋类学科建设的不重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地区却只有泉州师范学院设立的海洋学院,其他学校均没有涉及,这对于助力“海丝”建设是远远不够的。泉州高校应加大力度办好航海技术、航运管理、轮机工程等海运相关专业,培养符合国际海上公约和国家海员适任标准的高级航运人才,高质量地服务于“海丝”建设。

(四)打造跨文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或引进外拓型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打造跨文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应鼓励教师“走出去”。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对于地方高校教师来说,只有主动“走出去”,通过访学、进修、培训、援教、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开启学科研究的新视角,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外语能力。其次,应具备“引进来”的开放姿态,聘任或邀请海内外优秀的专家学者参与人才培养工程,学习吸收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更系统的开展国际化教学实践。此外,还应借助网络平台,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高校应加强对网络教育的建设,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开发多语种教授的学科课程,并能从更专业的角度推广“海丝”文化。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保持与时俱进的学术敏锐度,也有助于锻炼教师教学能力,更能彰显地方高校本土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推动“海丝”文化的建设。

(五)拓展“海丝”文化交流,扩大“交流平台”的影响力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不是简单的利益互惠,而应是增进沿海各国的文化交流,达成共识,夯实各国人民互学互鉴的友好往来。在这一过程中,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承担,搭建以高校为主体的“文化交流平台”。一是与国际高校开展互访互学的交流活动。例如,泉州师范学院以“海丝”文化为纽带,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均形成校际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多次开展互访互学和联合培养活动,为本土大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平台。二是广纳海内外科研人才、理论学者、民间能人,建设国际化智库:在政策层面,开展调研为政府提供战略性咨询和建议;在区域层面,围绕泉州“海丝”建设提供跨地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智力支持;在民间层面,加强与社会人士的交流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举办国际论坛和国际性会议。泉州高校应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进行多方联合,积极举办或承办高品质的“海丝”国际论坛,把“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传之四海,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海丝”、共建“海丝”。

(六)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教育助推“海丝”建设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工程,也是提升“海丝”建设“软实力”的关键。地方高校应实施多层次、全方位、更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共建“海丝”进行战略培养及人才储备。首先,高校应深化学科建设,将“海丝”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着力造就一批在历史文化、语言风俗、政策法律、经贸、航海等方面各有所长的专门人才,为“海丝”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开展校际或高校内的院际合作,或与沿线国家的高等院校联合,依托国家出台的各类留学扶持计划,采取“2+2”、“3+1”或双学位等联合培养的模式,着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教学,尝试培养具备国际化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优化实践平台。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兴的工程,泉州高校也不例外,纷纷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实践平台。地方高校应在“双创”学院建设的过程中,整合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并引入国际理念,为学生提供竞赛类、设计类或体验类的实践操作机会,并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国际性的赛事或合作项目,深度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共建“海丝”提供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力量。第四,将“海丝”文化融入志愿活动,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更好地发挥“传承平台”的作用。2018年暑期泉州师范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组织师生参加“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活动圆满收官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因此,泉州高校应进一步将“海丝”元素融入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中,创新志愿服务的内涵,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寻访海丝遗迹”的调研,组织学生参与“海丝泉州文化旅游嘉年华”、“海丝国际艺术节”、“海丝文化与泉州‘印象’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讲泉州好故事”的献爱心活动等。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素质,更能助推“海丝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使“海丝”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泉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泉州海丝先行区”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地方高校的支持。泉州高校必须明确“平台”的角色定位,依托地域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在助推“海丝”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与六省(区)签署“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11-22.

[2] 曹蕾韵.“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8):16-18.

[3] 江萍.高校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71-74.

[4] 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行动方案[EB/OL].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zchj/jggg/1481.htm.

[5] 张道明,魏梓轩.“一带一路”占率引领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7,(2):32-34.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建设
你要去泉州吗
海丝星座小卫星:走!带你追光瞰海
寒露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福建泉州推进与印度金奈建立友城关系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首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工作年会成功举办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