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主体原则,提高讲评质量

2019-09-10张秉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5期
关键词:圆周角辅助线系数

张秉雄

讲评课上得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一堂好的教学讲评课,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中心,通过讲评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讲评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我们知道,一个班的数十名学生,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不同,他们在习题或试题的解答上存在着差异,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在解答问题时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应该怎样解答?从而使他们通过讲评,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讲评课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人人参与呢?笔者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作业或试卷的解答情况先进行查看、分析:一是查看审题是否准确,关键语句或条件是否理解透彻;二是分析各题包含哪几个知识点,查看这些知识点是否掌握;三是查看公式、定理运用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合理;四是查看演算过程,推理过程是否细心、正确、无误;五是查看书写格式是否工整、规范,表达是否贴切。在查清楚错误原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行补正,最好让学生互改或老师批改。这样,经过学生自己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印象特别深刻,效果比教师讲好得多。

二、讲评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弱点,切实解决存在问题

讲评课中的所谓“重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涉及重点知识的考题;二是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答题时出现的错漏疑难,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的内涵及外延,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应用,使之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

所谓“难点”,一般是指“混、杂、深”的综合题,这类题目大多有多个知识点,有的还包含有代数、几何中的多个知识点和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解题时往往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甚至望而生畏,干脆放弃。对于这类难题的讲评,应把引导学生克服心理因素的影响摆在首位,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鼓励学生跟困难作斗争,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是引导学生对症下药,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笔者认为,分散难点的最好办法是把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进行肢解,按知识点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目。化复杂为单一,让学生在练习中领悟出解综合题的方法来。

三、要引导学生弄懂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和命题特点

作为命题者,都十分明确各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在能力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讲评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懂各题要考查的知识点和命题特点,使学生明确通过该题的训练,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什么层次。例,已知关于x的方程:5 x²+kx-6=0的一个根是x,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其特点是只要知道跟与系数的关系便可求得结果,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是较低的(考查识记能力),在讲评时应让学生明白这部分知识一般考什么内容,如何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要引导学习弄清题目知识点间的联系

讲评的一个目的是让学生在深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组合问题,从而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关于x的方程(a+3)x²+(2a-5)x+a-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的取值范围是( )

A.a<37/28                       B.a>37/28

C.a<37/28且a≠-3      D.a≤37/28

该题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别式、解不等式等知识,不少学生误选A或B,原因何在呢?有的学生是这样思考的:要使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必须大于0,从而解出a<37/28,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忽视了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的条件;又由于解一次不等式知识不过关,故误选B。实际上,由于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待定系数(字母a),因此,本题既要考虑△>0,还要考虑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因此应选 C。类似这样的题目,就应弄清楚各个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以后解题时,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要引导学生找准解题的思路和突破口

典型题目,其考查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否解好这道题,而在于以该题为引子,让学生明确解题的依据,理清解题的思路,掌握解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并由此推广到某一类题目中去。

例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直径,AB·AC=AE·AD

此题是证明等积式成立,讲评时应着重引导学习回忆证明比例式、等积式常用的方法,进而分析为了得到以线段AB、AE为两边的三角形,需作辅助线BE,接下来主要考虑如何证△ADC∽△ABE。很明显,这里必须从证明角相等入手,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能证明哪一对角相等。这里做辅助线BE是解此题的突破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如果不作这条辅助线,就无法构造直径上的圆周角,更谈不上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此讲评,可让学生明白类似题目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时,常常添加辅助线,构造直径上的圆周角,以便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的性质,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六、要引导学生辨明题目的陷阱和易出错之处

命题者在命题时往往会设计一些陷阱,从而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全面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只看表象,沒有注意隐含的条件或某些知识,往往就会掉进命题者精心设计的陷阱。因此,讲评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辨明题目的陷阱之所在,注意隐蔽的知识,找出易出差错之处。一般来说,学生易出错,或是知识不全,或是能力水平差,或是过失性失误,因此在讲评时要对症下药,讲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

讲评课除了上述“六要”之处,还要注意“四忌”,即忌过分批评学生,忌简单校对答案,忌平铺直叙,忌随意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猜你喜欢

圆周角辅助线系数
例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求证中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
圆周角平分线长度的一般性结论
基于圆周角的力学问题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求圆周角常见错误分析
常用辅助线在圆中的运用
特殊四边形中添辅助线的常用方法
圆中的特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