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预防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2019-09-10王蔡蔡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王蔡蔡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骨手外科收住的80例游离皮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干预;游离皮瓣;血管危象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5-0068-01

游离皮瓣手术是一种临床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其皮瓣广泛应用于皮肤烧伤、伤口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游离皮瓣手术的主要优点是皮瓣具有血管和感觉神经,血液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可用皮瓣面积相对隐蔽,且与缺损区皮肤颜色几乎相同,为患者带来希望[1]。然而,游离皮瓣手术术后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血管危象的发生,引起皮瓣部位坏死,对病人造成严重损害,影响病人健康[2]。手术后游离皮瓣因血管栓塞而发生血管危象,导致皮瓣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应早发现血管危象,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行手术探查,提高皮瓣成活率,降低手术风险[3]。我院骨手外科对游离皮瓣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骨手外科收住的80例游离皮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3.9±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告知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积极鼓励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给予安慰和指导帮助患者适应,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详细说明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获得患者积极配合,鼓励和表扬患者积极配合,同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外部不利因素,使患者消除焦虑和紧张。

1.2.2 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22~26℃,湿度50%~60%,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防止因不良环境刺激引起血管痉挛;绝对禁止吸烟,因为香烟的某些成分会引起血管痉挛和收缩,影响皮瓣成活;必要时,对局部伤口采取红外线理疗,注意不要灼伤病人,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防止皮瓣水肿。

1.2.3 体位护理

由于吻合血管薄,皮瓣面积小,静脉回流不理想,术后病人回到病房平卧位,上臂垫高,高于心脏15-20cm,便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头抬高20-30°。包扎敷料时,在皮瓣的末端、体部和根部留一个间隙,以便于观察皮瓣。每晚睡前检查体位、姿势是否安全,并请家属密切注意病人体位。护士应加强夜间巡逻,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7天,不得随意改变体位或擅自下床,使患者卧床期间血管被拉扯、压迫等,根据需要给予适当护理,避免压疮。

1.2.4 疼痛护理

每天进行疼痛评估,如果疼痛评分剧烈,应给予解痉镇痛药。服药30分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疼痛可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皮瓣的血液循环。

1.2.5 皮瓣观察与护理

血管危象的高发时间为术后24-72小时内,术后3-5天内每观察4-7次,密切观察皮瓣颜色、皮肤温度、皮瓣张力、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等血液循环情况,护士不仅要对血管蒂的解剖特性及部位都要十分清楚,对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组织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等进行全面观察,无论是游离皮瓣还是带蒂皮瓣,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20.0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游离皮瓣手术具备可供取皮瓣范围较大、可带血管和感觉神经、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供皮瓣区隐蔽、供皮瓣区与组织缺损区皮肤颜色接近等诸多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4]。但游离皮瓣手术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危象,严重影响游离皮瓣的存活。精心的护理和对皮瓣血运的观察至关重要[5]。本文通过研究綜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游离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游离皮瓣手术患者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伟球.循证护理路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146-148,164.

[2] 雷艳,臧妍.护理工作对预防游离皮瓣手术后血管危象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233-1234.

[3] 殷素凤.预见性护理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0-82.

[4] 陈亚平,梁夏威.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7,37(6):599-600.

[5] 管玉霞,廖小青,沈文诗,等.预见性护理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术后预防血管危象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21):2597-2599.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显微与重建病区 安徽 阜阳 23600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