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翰墨文化,打造特色教育

2019-09-10杜娜娜

关键词:枣庄市教委书法

杜娜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并希望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又勉励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实现中华复兴梦需要教育提供强劲的人才动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依赖人才建设的保证。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书写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而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是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和先哲们上下求索而形成的灿烂文化瑰宝;是囊括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大学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学校特色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发挥书法教育在弘扬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教委以“书法”为特色,多措并举,积极打造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区域内特色品牌。

一、 强化师资培训,打造专业团队

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教委主任李庆吉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要想让学生写好字,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为此,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教委采取多种形式,本着“既有普及又有提高”的原则,对全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精良的书法教师团队。

1. 组织活动,提高书法基本功

为了提高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全镇中小学掀起了“大练书法”的高潮,组织教师“三笔字”、基本功比赛以及多种形式的赛课活动。通过举办常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成长的平台,提高了教师练习书法、学习国学的热情,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稳步提升了书写水平。

现如今,“三笔一画”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而书法应学的内容极广,如文字学、碑帖学、刻石与墨迹、前人书论、历史沿革、书史断代、书家书作,以及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还有品德修养,甚至姊妹艺术等,都应适当了解和学习。所学越多越深入,书法造诣就越高,教师艺术素质就越好,书法作品就越不俗。

2. 全员培训,提升书法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团队是落实写字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镇教委高度重视对教师书法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先后于2019年1月和5月组织了两期由洪亮工作室书法研究会培训的“书法临创一体化”“本体语言一体化教学”的师资培训班,洪亮教授、匡衡书画院院长刘啸泉、刘品成等书法名家亲临指导,他们对各个教师的作品进行了精细的点评,从笔画的书写到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让学习的教师豁然开朗。随后,出版教师作品集,让参训教师了解了书法的历史,习得了书法的美、章法布局及落款等,为书法教学奠定了基础。

书法是发挥汉字使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的形式。古人云:字如其人。书艺一道,尤重人品,在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历史上,修身立品、完善人格,始终是书法的主旋律。教师在练习书法时,不仅仅是在传授中华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在教育中小学生如何做人。

二、 打造书香校园,营造育人环境

在底阁镇教委组织的两次“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师资培训班”的基础上,枣庄市峄城区教体局局长梁福锦提出创建“书法特色乡镇”“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议,他指出书法学习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就是增进学识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有益于美育心灵,培养艺术欣赏能力。而一所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学校能够激发人、培养人、感染人,为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底阁镇教委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组织研学考察

3月18-19日,经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邹方臣、书记沈瑤琴介绍并安排枣庄市峄城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杨阳带队,峄城区底阁镇教委主任李庆吉、底阁镇运卜屯小学校长韩召景、马云银一行四人赴威海长峰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校园书法研学考察。通过此次考察,为全镇书法校园建设布局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围,促进了底阁镇校园书法教育的课堂教学效益和整体教育质量的飞跃提升。

2. 创建书法公益基地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要求书法进校园的号召,遵循底阁镇教委着力打造底阁书法强镇,创建书法校园的构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丰富校园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此,匡衡书画院院长刘啸泉多次走访、协商,并考察了甘沟小学、运卜屯小学,机缘巧合下,联系到了洪亮教授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底阁镇先后举办了两期“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山东峄城师资培训班”。同时,底阁镇被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授予“书法特色镇”称号,底阁镇甘沟小学、运卜屯小学被授予“书法特色校”称号,在全省范围内均属唯一,为底阁镇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底阁书法强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促进了底阁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书法特色校园的创建,使教师和学生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颇有感受,在练习、教授书法的过程中,对书法作品的赏析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可以独自设计一幅满意的成品,教师的心境变得纯净而美好,学生们在教师的影响下,也悄然无声地改变着自己。以前午后的写字课,教师总反复唠叨,“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书写要认真,一笔一划”,现在教师和学生一起享受着书法的美感,坦然而快乐地写着,教室里没有了教师的唠叨,反而更多了一份自觉与骄傲,骄傲着自己点滴的进步,骄傲着中华书法的独特。

3. 营造书法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各学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环境,教室、宣传栏、走廊、墙壁、黑板报……既有书法名家的生平简介和作品介绍,也有“草根明星”的个人展示。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励志习字、荀子严谨治学、王冕学画等励志故事。荀子像、羲之像端坐在校园显眼位置,指引师生们前进的方向,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习字台遍布校园,师生们课余时间徜徉于墨香流韵中,写写字,看看书,轻松愉悦,习字立人。

3月27日,教育部主管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會副理事长于茂宏、教育部主管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会科研组副组长杨景舒莅临底阁镇甘沟小学和运卜屯小学考察书法校园建设情况,并对校园书法文化的布局和书法教育给予了精心指导,为创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实验校创造了条件。

三、 结合当地资源,丰富校本课程

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教委主任李庆吉说,在枣庄当地,有人人传诵的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疏广、疏受“散金”的历史故事,他们勤学刻苦、治学严谨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传承下去。在创建校本课程时,底阁镇教委会充分利用峄城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匡衡、二疏等古代名人事例,把人人传诵的“凿壁偷光”“二疏颂”等励志故事编入校本课程,在学生传诵、讲演的同时,传承他们身上的优秀本质,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底阁镇各学校会把经典文化与书法教学相集合,并编写了两套书法特色校本教材:《硬币书法教程》《毛笔字校本课程》,分别从书写要领、练习方法、偏旁、结字、佳作赏临等方面进行编排,把技能练习与审美教育融合,把书法家故事与经典书论穿插其中,既可“练”又可“读”,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人文性。通过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为师生开展书法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资源支配。

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怀秦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这昭示着书法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见,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人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书法特色教育使全镇的教育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让学校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教委主任李庆吉表示,底阁镇将持之以恒贯彻上级书法教学相关要求,形成长效机制,打造书法教师队伍,弘扬中华书法文化,将书法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扩大区域学校书法育人办学特色的影响力,创办更多的书法特色名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中国汉字,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枣庄市教委书法
在偏城的山坡上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宫“保”鸡丁
诗书画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
持偈不如吃茶
书法等
森林里来了“多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