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循环圈:换个角度看学习过程的解构与重构

2019-09-10王汗青

教育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象限客体冰淇淋

王汗青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用线性方式理解学习的过程,例如从体验到概念化再到反思,最终影响行动。学习的关键点有这些没错,但我们应尝试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理解方式,立体地看待学习这一兼具感官感受和心灵直觉,兼具理性、感性和美感的有趣过程,从而让学习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亲密的伙伴。学习设计研发与培训专家伯尼丝·麦卡锡(Bernice McCarthy)首创的“自然教/学设计”理论中的“学习循环圈”,力求将学习过程进行生动、立体化的分解,帮助我们理解“学习”这一过程是如何将我们的原有的经验解构,加入新的学习内容,并再次进行重构的。

两种信息感知与处理过程以及学习圈

当我们遇到新事物、新情况时,会有一个自然的学习过程。我们与新事物、新情况最初进行互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学习过程有两个维度,一是感知信息维度,二是处理信息维度。感知信息是在将自己(主体)与客体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维度又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主要关注自己(主体),即关注我们的“体验”;二是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即“概念化”。

然而经过我们概念化的东西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家长给一个从来没有吃过冰淇淋的小孩子买了一个甜筒,她首先看到冰淇淋的颜色,结合她之前的生活经验,形成“它是五颜六色的”概念;然后她用手拿,感受到凉,形成“它是凉的”概念;她舔了一口,形成“它是甜的,凉丝丝的”概念。在妈妈没有告诉她“冰淇淋”这个词之前,她对冰淇淋的认识就是这些零散的概念合在一起的那个概念,或许还有一些她感受到的其它东西无法依据现有经验将其概念化的概念。可见,感知信息是一个直观预判,对客体只有一个大致的猜测和印象,并不真正了解客体。此时,客体仍旧与主体相分离,未内化,与自我和自我的生活并未产生太多联系。

上例中,小女孩并没搞清楚冰淇淋跟冷冻的奶油有什么区别,在好奇心驱使下,她会进行下一步的探索,也即对她感觉到的粗略信息或者在以往经验基础上通过直觉产生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确认。这就进入了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处理又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处理信息的过程会将自己(主体)和客体进行结合。就是说,此时,这个小女孩会结合她之前的经验认真“反思”(reflect)之前的感觉,比如吃冰淇淋和吃奶油的感觉有何不同,两者形态有何不同,如果她决心要弄个究竟,她可能会直接问妈妈冰淇淋是不是冷冻的奶油,它的配方,它产生的历史,它的分类等等,然后根据她学到的知识试着做冰淇淋,或者设计出新的甜点,这样她就开始“行动”(act)了。显然,我们的思想大多数情况下是决定我们的做法的。因此处理信息就是反思和行动。

体验—概念化—反思—行动,这就是我们粗略认识一个新事物的过程。但我們可以发现,在处理信息时,那个小女孩在不断纠正和完善她第一步完成的“概念化”过程,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有交错、有重叠的。

因此在理解学习循环圈(体验—反思—概念化—行动)的时候,不能将其理解为感知信息和处理信息两个坐标的简单叠加,而应当将不断感知信息、处理信息的两个过程交错进行,选取其中的关键步骤构成学习圈的四个主要结点。

对于整个学习圈来说,学习者首先体验到客体;然后根据感觉结合之前的经验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与客体相关的问题,以求进一步的解答和探索;通过了解相关知识,形成概念,再利用习得的概念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对所学有新的体验。整个循环结束后以新的体验为起点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因此,整个循环圈强调的是学习客体将客体融进自身,以促进更好地生活,并在此之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体验就是感受。开始是通过物理器官获得感觉,更进一步是用心去感受客体之美——这对于美学上的升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实际上是理解和内化的过程,通过思考理解客体的内在结构及本质,以及从理论上如何应用有关客体的知识。行动是真正投入对客体的应用之中。再一次的体验过程可以看作是体会,体会客体与主体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见右图)

四种学习方式与学习圈

四种学习方式是学习循环圈中的四个象限,不同学习者对这四种学习方式有所侧重,所以可根据这四种学习风格来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然而学习风格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都是建立在四种学习方式之上的。

第一象限的学习方式:感受和反思——用活跃的脑神经体验学习对象并进行新的神经连接。第一象限即从体验(experience)到反思(reflect)。学习者着重关注自己接触客体时的感觉,并对产生的感觉进行思考,针对这些感觉进行自我提问。这一象限的学习者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反思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第一象限是把学习者的体验与理性思考联系起来的过程,但并未真正进入对客体的真正剖析,因为学习者在反思时将客体纳入了个人生活经验当中,还没有完全将客体分离出主体进行分析。

偏向第一象限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具有明显的此种学习风格。第一种学习者经常会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体验事情时非常活跃;会从现在的状况很快跳跃到对未来的想象;感受到客体并且能感知到自己此时的感觉,然后开始反思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

第一种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诚实地面对自我。这样的好奇让他们会针对自己的感觉提出很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感受,然后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最后问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

感受和反思是沟通技巧的关键,也是第一象限的主要内容。

第二象限的学习方式:反思和思考——大脑会寻找好的想法并赋予想法以细节。第二象限是从反思(reflect)到概念化(conceptualize)。这一过程是根据学习者好奇的地方进行一一详细的探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参考已有的权威书籍来探索客体的本质和结构等,也可能通过已知进行逻辑推理思考。第二象限学习者会将客体与自己分离,尽可能地客观、理性地分析事物,实事求是,不加入主观偏好。

同理,第二种学习者如果有一个好想法,他们会将它清晰化(即加入细节以具体化);如果某件事情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会批判并质疑“那是什么意思”“我需要知道什么呢”“如果我了解了它会发生什么,如果不了解呢”。

第二种学习者喜欢反思和思考。这是批判性思考的核心,也是第二象限的基础。

第三象限的学习方式:思考和行动——大脑热爱调整和解决问题。第三象限是从概念化(conceptualize)到行动(act)。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会将探究客体得到的一些知识进行应用,进入主体与客体互动的阶段。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把所知用于改变,把自己通过学习赋予客体的意义实现。

第三种学习者喜欢思考和行动,在关注某个问题的时候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他们喜欢从多个维度来剖析问题,直到他们准备好解决方案并观察其实施;他们喜欢试验;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思考,“我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件事情,而不是从单一角度深入”;他们对实时反馈非常关注……

思考和行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第三象限的本质。

第四象限的学习方式:行动和体验——大脑开放地接收新刺激并积极推动灵感付诸行动。第四象限是从行动(act)到体验(experience),即学习者将所学应用之后,或者将其想法付诸实践之后,体验实践的过程,并且由于此时行动与客体进行了互动,主体与客体在此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此时学习者体验了这种变化带来的感觉。

第四种学习者,在处理他们所重视的事情时会采取开放的方式,他们信任自己的直觉,会避开已有的问题解决方式,会一直努力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这些特点会强化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信念。他们喜欢挑战极限并且擅长影响他人去做与自己同样的事情。

行动和感受是创造性思考的核心,这是第四象限的本质。

走完四象限,意味着走完学习循环圈。每一象限的本质都与麦卡锡提到的四种能力分别相关。第一象限着重沟通合作,第一种学习者通常更擅长沟通,因此这种学习方式着重培养的是沟通能力。第二象限的学习方式批判性思考是核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象限。第三象限着重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与四种能力都有所关联。第四象限着重从行动后的感受中迸发新想法,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

要学透一种知识,需要完整地走完这四个象限。根据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只有会做会用才表明学习者真正学会。仅从文字和逻辑层面理解了概念并不是真正的学会,只能表示主体从理论角度理解了客体,并没有将客体内化为与自己相关的经验。学习是为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通过行动将所学作用于生活,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口头解释概念并没有对现实产生影响。要发挥人的价值,就是让他们学习了之后进行创造性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就包含了四个象限的学习方式,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就要走完整个循环圈。

学习圈的四个象限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习圈背后隐含的是一种思维,而不仅仅是一个可简化的圆圈模型。这种思维要求我们在学习这个模型的时候,要用心体悟。而思维难以用文字清晰表述,需透过文字去感受、实践然后真正理解,再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该过程也是真正理解自然教与学设计,并能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其熟练运用的难点所在。

那么是否有必要走完整个循环圈呢?当然,如果学习的目的仅仅是学会概念,比如一个作家的工作和生活与“黑洞”的关系不大,他的好奇心只驱使他了解黑洞是什么就够了,至于如何应用该概念与他联系甚微,就没有必要走完整个循环圈。

整体视角下的螺旋上升式模型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自然教与学设计模型背后隐含的思路实际上是一个又一个学习圈的连接,螺旋上升,不断深化需要教授的核心内容,一个单元的课程设计会包含不止一個循环圈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个学习圈学会应用新知识之后,就会有新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会有新的疑问,这样下一个学习圈又会从第一象限开始了。

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圈的基本认识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一定范围内的教学设计,做好学习圈之间的衔接;或者对于某一节课来说,会包含不同循环圈嵌套起来的螺旋模型。

综上所述,从两种信息感知与处理过程(一维)到学习循环圈(二维)再到整个长期学习、成长进程的螺旋上升模型(三维),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这一过程蕴含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说,生活即学习,学习也即生活,两者不可完全割裂,如能真正把握学习之于生活的意义,也就更能理解珍视学习者的好奇心、教授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和培养他们求是求真的品质等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象限客体冰淇淋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浅议犯罪客体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三角函数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冰淇淋
冰淇淋True or False?
冰淇淋True or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