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绘画撷英

2019-09-10杨洁

收藏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白文纸本朱文

杨洁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绮丽之葩。篆隶行草,激扬文采;浓淡墨色,渲染情怀,书画艺术蕴涵自然之灵韵、天籁之清音、世间之万象。河北博物院庋藏古代书画近2Da0件,其中尤以明清时期的作品居多。作者既有文徵明、蓝瑛、八大山人、郑板桥、刘墉、吴昌硕、齐白石等书画大家,也有戴明说、张赐宁、梁清标、纪晓岚等畿辅名人。笔者选取河北博物院藏书画中颇具代表性的清代绘画佳作奉献读者,以期与您一同领略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之无穷魅力。

1.戴明说竹石图轴(图1)

绫本墨笔,纵163.3、横52厘米。

此图山石突兀,苔草点点,修竹三竿,瘦劲挺拔,层次分明。构图简洁明晰,疏密有致,用墨浓淡适宜,笔笔中锋,道劲雅致。画幅上方正中钤有“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四行16字朱文方印,此为戴明说奉旨写画,获赐银质印章一枚。画面中部空白处自题:“戊午秋日画为瑞翁老公祖正之,戴明说。”下钤“烟峦一默”白文印、“足下五云”朱文印。此图作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戴氏时年70岁。

戴明说(1609~1686),字道默,号岩荦,晚号定圃。河北沧州人。明崇祯进士,入清官至户部右侍郎。工书善画,墨竹得吴镇法。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王铎评其书博大奇奥,不让古人。

2.朱耷芦雁图轴(图2)

纸本设色,纵188、横91厘米。

图中以墨笔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两只芦雁,并饰以浅绛。一只雁双翅展开飞于空中,颈首直冲向下,极富动感;另一只则立于岸边,昂首仰望苍天。画幅的中部,怪石兀立,几株芦草点缀其间。画面构图巧妙,两只芦雁一动一静,俯仰呼应,造型准确严谨,将芦雁或动或静的体态表现得出神入化。其背部的羽毛先以淡墨晕染,趁湿在淡墨上点以浓墨,浓淡交融处呈现出羽毛松软细密的质感。对芦雁眼睛的描绘,皆为“白眼向天”,表达了作者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也是其画作所独有的较为夸张的艺术表现。此画构图疏简奇险,主题鲜明,笔墨纵逸豪放,苍润浑厚,风格雄奇朴茂。右上角的空白处自识:“八大山人写。”下钤“八大山人”白文印、“何园”朱文印。

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常藉诗文书画发泄内心积郁。书法长于行书,淳朴圆润,自成一家。善画水墨写意花乌山水,构图别具匠心,画风放纵雄奇,是清初著名写意画大师,与原济、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对后来写意画派影响极大。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殇,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朱耷对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的应用,达到了集大成的地步。他以简练的形象表现深邃的意境,笔墨简淡,韵味无穷。

3.王犟潇湘涵翠图轴(图3)

纸本墨笔,纵75、横45厘米。

群峰危耸雄峙,苍松古树盘虬,山间小径通幽,溪水流潺,丛树掩映下几处茅舍。坡岸山石,林木葱郁,杂草丛生。湖水扬波,两叶扁舟泛舟湖面。远山逶迤,若隐若现。构图严谨,意境清幽。画面右上方行书自题五言绝句:“潇湘秋已暮,涵翠雨中开,人在蒹葭里,燕鸿正未来。”落款“甲子小春十日王翠画”。下钤朱白文相间方印“王翠之印”、朱文印“石谷子”。此图作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翠时年53岁。

王翠(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出身于文人世家,自幼喜爱绘画,曾拜张珂为师,专仿黄公望。后承王时敏、王鉴亲授,画艺益精,遂成为清代正统派山水大家,学者极众,形成了“虞山派”。王翠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

4.王原祁

南山图轴(图4)

纸本设色,纵114、横58厘米。

画面以高远法构图绘崇山峻岭,松柏数株,山树掩映下,水阁宇舍错落有致,山间采用留白技法营造出云雾氤氲之意境,画面右下方亦采用留白表现一潭静波,画面构图雄美中见雅致,严谨而不失生动,群山以干笔皴擦,浑厚苍润。右上自识:“癸未嘉平为南老年道兄五裹初度,余作南山图奉祝,偶为公事所阻,今岁往来直庐,时作时辍,日来以残腊公馀亟成之,恰值生申令辰,犹可以南补祝也。时康熙甲申腊月望后,娄东王原祁。”题识右上钤双龙纹椭圆迎首章“御书画图留与人看”,后钤白文印“王原祁印”、朱文印“麓台”。此图作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王原祁时年63岁。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一号石师道人。王时敏之孙。江苏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进土,官户部侍郎,故亦称“王司农”。潜心画理,精于笔墨,承黄公望、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形成“娄东派”,影响后世。

5.高其佩指画柳鹭图轴(图5)

绢本墨笔,纵120、横62厘米。

溪流潺潺,古柳卧波,柳枝随风摇曳,一只鹭鸶昂首缩颈立于枝干之上。画面左上方绘一只飞乌,与鹭鸶上下呼应,构图清逸淡雅,工写并施,寥寥数笔,颇具轻重浅深之致,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指画造诣。右上署款“康熙丙戌二月铁岭高其佩指头画”。钤“铁岭”“笔墨之外”二白文印。此图作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高其佩时年47岁。

高其佩(1660~1734),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旗,以荫官至刑部侍郎。擅长人物、山水、花乌各科,墨法得力于吴镇,形象近于吴伟,以减笔写意法见长。中年之后,始用指头作画,所绘人物、花木、鸟兽无不简练生动,意趣盎然,故画史稱“以指为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李在亭《在亭丛书》)。

6.王昱仿梅道人渔夫图轴(图6)

绢本墨笔,纵156、横53厘米。

此图中远山逶迤,鹭乌齐飞,掠过湖面。近处山势陡峻,山下丛树间楼台屋舍林立,平静的水面上,一渔夫端坐船边垂钓。景致秀逸,意境疏淡,颇有倪云林之遗风。画面左上方题跋:“海内画世家二百年来莫盛于昆陵恽氏、娄东王氏,东庄先生为麓台少司农族弟,画笔淡远,宕而仍极浑厚。晚年喜写吴仲硅法,尤得神味,闻其向馆于我乡张少宰家,故缣素流传为最多。此轴是仿梅花道人笔意,洵先生得意之作也。时嘉庆庚辰秋日,少眉山人冯承辉跋于泾上草堂。”钤“少眉”朱文印和“冯承辉印”朱白相间印各一方。画左下方署款:“仿梅道人笔法,东庄王昱。”

王昱(1662~1750),字日初,号东庄,亦称东庄老人,又号云槎山人。江苏太仓人。王原祁族弟。从王原祁学山水,尽窥宋元诸家之奥,其山水淡而不薄,疏而有致,笔意在倪瓒、方从义之间。与王愫、王宸、王玖合称“小四王”。

7.蒋廷锡墨梅图轴(图7)

绢本墨笔,纵126、横55厘米。

图中以简逸的笔法绘出坡石杂草,一树梅花,枝条错落,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或含苞待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干枝挺劲有力,梅花清气袭人,勾瓣点蕊简洁洒脱。右上方题七言绝句:“几疑晴雪看难定,不是梨云梦亦迷,一树冰条映寒碧,霜禽何处觅枝棱。乙未二月十日酉君墨戏。”钤“酉君”白文印和“廷锡写意”朱文印各一方。此图作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蒋廷锡时年47岁。

蒋廷锡(1669~1732),字杨孙,一字酉君,号西谷、南沙等。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至大学士。工书善画,所作写生花卉及兰竹小品,色墨并施,自成一格,画风工致婉丽。

8.唐岱夏日山居图轴(图8)

绢本设色,纵104、横61厘米。

峰峦叠翠,云锁半山,山间飞瀑直下,山前静水流深,水岸边坡石丛树,苍劲葱郁;茅舍草亭,高低错落;茅棚内有二人对坐于蒲团之上,似在闲谈、纳凉。附近的小桥上有一童仆携古琴而来。画面构图疏密有致,富有层次感,以石青、石绿敷染山色,更显夏日苍翠之致。用笔精当,技法纯熟。左下方署款“夏日山居,臣唐岱恭画”。钤“臣唐岱”白文印、“恭绘”朱文印。经考证,此图应作于雍正十二年(1734),唐岱時年62岁。画面钤有“养心殿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等鉴藏章10方,系原清宫内府所藏。

唐岱(1673~1752后),字毓东,号静岩,又号默庄。满洲人。王原祁弟子。康熙时以画供奉内廷,赐“画状元”之称。用笔沉厚,布局深稳。精画理,著有《绘事发微》。

9.郑板桥墨竹图轴(图9)

纸本墨笔,纵102、横59厘米。

画面正中一柱石矗立,柱石左侧修竹两竿,挺劲孤直,高低错落。作者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用笔简练,中侧锋并施,线条鲜活灵动。用墨浓淡分明,将竹叶、竹枝表现得饶有意趣。柱石上以毛笔拂过,笔力由重而轻,虽以淡墨写出,但仍挺峻雄奇、气势逼人。柱石右侧作者以“六分半书”题写款署:“一块石,两竿竹,小窗前,清趣足,伴读书,戛寒玉,夜灯红,窗纸绿。板桥郑燮。”钤“克柔”“爽鸠氏之官”二朱文印。

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土。工诗文,善书画,尤精墨竹;书法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名家。极为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以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10.励宗万梅竹芝石图轴(图10)

纸本设色,纵112、横54厘米。

图绘坡石杂草,草丛中有一株灵芝,几竿秀竹点缀于山石边,竹叶以双勾法描绘。画面右侧斜出一树梅花,花朵圆润饱满,枝干苍劲古朴。竹叶、灵芝以浅绛点染。画面构图取右下方,在左上方署有题款:“江梅似欲竞新年,暎竹窥林态愈妍,露重清香浑欲滴,月明素质自生烟。生成细实酸犹薄,半落南枝意可怜,谁写江南风物好,徐家向有数枝传。乙亥嘉平仿王若水笔意并录欧阳句,励宗万谨书。”钤“宗万之印”白文印和“兹大”朱文印各一方。此图绘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励宗万时年50岁。

励宗万(1705~1759),字滋大,号衣园,又号竹溪。直隶静海(今天津静海)人。励廷仪之子。康熙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笔意恬雅,设色古淡。擅书法,圆劲秀拔,与张照齐名,时称“南张北励”。

11.允禧江山叠巘图卷(图11)

纸本设色,纵19、横155厘米。

山峦起伏,草木丛生,坡谷间楼阁屋舍若隐若现,近处的水面上一船夫在撑杆摆渡。村舍旁的空地上有孩童在嬉戏玩耍。不远处水岸边,泊着几艘小船。远处江面开阔,江水浩瀚,江上散布桅船数只。远山连绵数重,树木、溪桥、浮屠依稀可见。画山石多处雨点皴和牛毛皴,秀润清雅。后署款“臣允禧恭画”。钤“臣”朱文印、“允禧”白文印各一方。通卷有嘉庆、宣统鉴赏章,可见此幅原为允禧奉敕恭绘,由清内府所藏之佳作。

允禧(1711-1758),康熙第21子,封慎郡王。字谦斋,号紫琼,又号垢庵,自署春浮居士。善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笔致超逸,画风清淡,山水得力倪瓒,水墨花卉亦雅韵。

12.张赐宁兰竹梅图轴(图12)

绢本设色,纵130.5、横56.1厘米。

此图清气袭人,气韵生动。兰叶以色墨勾出,兰花直接用色写成,竹叶墨色变化层次分明,梅枝流畅勾勒,梅花爽利点蕊,表现出作者娴熟的绘画技法。画面左上方有题款:

“癸亥长至后,张赐宁写。”钤“桂岩画印”朱文印一方。

张赐宁(1743~1818),沧州(今河北沧县)人,字坤一,号桂岩、十三峰老人、富春山樵、北海外史,官至南通州判官员。早年擅长工笔人物肖像,后随王宸学习山水,宗董巨,溯宋元,追石涛,所作山水气魄沉雄,苍秀浑厚。其画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13.张赐宁荷花图轴(图13)

纸本设色,纵126.4、横30.7厘米。

图中绘一枝夏荷迎风伫立,荷叶翻转飞动,水面上点点浮萍,拥拥簇簇,一丛芦苇随风摇曳,夏日荷塘的景色跃然纸上。左上方题款:“沧州张赐宁。”钤“桂岩画印”朱文印一方。

14.虚谷紫绶金章图轴(图14)

纸本设色,纵129、横48厘米。

紫藤新叶吐绿,繁花盛开,枝枝垂落的紫藤花下,一潭清水,水波粼粼,浮萍点点,两尾金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动嬉戏。画面构图简洁,画风清秀典雅,颇富意趣。“紫绶金章”,即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代丞相所用。本是颂扬达宫贵人功成名遂、升官发财的吉祥话。在此处,虚谷仅借这一传统吉语,以-“紫”-“金”的色调与韵致表现自然与生命的盎然生气。画面右上方自识:“紫绶金章,鼇峰三兄大人印可。庚辰春月,虚谷。”钤白文方印“虚谷”、右下钤椭圆形朱文印“三十七峰草堂”。此图绘于清光绪六年(188。),虚谷时年58岁。

虚谷(1823-1896),俗姓朱,名怀仁,安徽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后出家为僧,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擅画山水花卉、蔬果禽虫,尤以破墨作松鼠、金鱼等,草草写意,生动超逸。作画有苍秀之趣,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风格冷峭新奇,匠心独运。亦擅写真,工隶书。

15.吴昌硕

牡丹图轴(图15)

纸本设色,纵u6、横48厘米。

画面右侧,山石之上,几株牡丹绽放盛开。硕大的花朵在枝繁叶茂的映衬下风姿绰约,光彩夺目。此幅牡丹图以古厚纯朴的笔法,用大写意绘出花卉与山石,敷色酣畅自如,整幅画作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充满感染力。画面左上方题款:“昨夜东风巧,吹开金带围,折花欲有赠,香露霑罗衣。乙卯四月杪,吴昌硕客扈。”钤“大”“聋”朱文印。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为“海派”名家。能诗,善书画,以写意花卉著称于世,竹石、山水、佛像无不精。绘画构图、用笔、敷色等独具风骨,震撼当代,影响后世;书法以石鼓文最为擅长,尤精篆刻。

(责任编辑:牧凤)

猜你喜欢

白文纸本朱文
《岩高千尺虎》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张顺琦作品
热闹的大山
郭诗奇美术作品展示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闪电结婚
“新金融商品教父”跳海:照搬“喜新厌旧”走向绝路
十个骨灰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