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题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化式”教学研究

2019-09-10钱黎勤马越

高教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专题教学教学研究

钱黎勤 马越

摘  要: 在“大思政”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关注和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容“分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要树立“分化”的意识、提升“分化”能力、强化“分化”效果,遵循“分化式教学”原则和方法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达到整体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重点与贯通的有机结合,这是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效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专题教学;分化式;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9-0106-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cro-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the topical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focuses 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ch is a necessary link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eachers should recognize the necessity, importance, possibility and reality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establish a "differentiation" consciousness, enhance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iation",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iation",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The method is to re-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achiev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whole and the individual, the universal and the special, the commonality and the individuality, the key point and the thoroughness. This is an effective means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timeli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course.

Keywords: thematic teaching; differentiation; teaching research

在綜合性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我们采取了专题轮转授课的模式,即教师以一、两个专题为自己的授课内容,采取轮转模式面向全校学生授课。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益处:对教师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备课量,有利于教师对某一专题的深入钻研与拓展;对学生而言,减少了总是面对某一位教师的乏味感,聆听不同教师不同风格的讲授,有利于从中开拓思路,博采众长。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大思政”背景下,《原理》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方面,可以遵循“分化式教学”原则和方法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达到整体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重点与贯通的有机结合,这是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时效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文理分科导致大学生学科知识的不宽泛性

虽然中学教改在继续,但是目前中学阶段仍然实行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从课堂和课本上所习得的学科知识发生了倾斜乃至一定程度的断档:理科学生在历史、政治方面的知识不完善,往往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文科学生在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储量同样不足。

到了大学阶段,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但是学科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制约着他们的全面发展。《原理》课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会涉及各个学科的内容,大学生自身知识面的相对狭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运用:文科大学生对过于高深的自然科学知识有理解上的难度,理工科大学生又对某些人文知识不知晓,这就不利于《原理》课对他们知识面的扩展,不利于《原理》课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人文认知教育三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存在认知误区

1. 对教学内容客观上存在的重复性认知不准确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其影响理所当然地应当存在于每一个公民的成长过程之中。从初中就开设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含哲学)在内的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内容深浅不一,的确也存在一些重复的地方。但大学生对此重复性有认知误区:觉得现在的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对中学所学内容的回忆,还是重复枯燥的理论说教,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习的功利性和理论与现实不能有效衔接,使得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原理》的课程性质决定它更具有长远的效用,而短期或眼前的好处远不如专业课程。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突出、自我选择性强,学习的目的带有功利性特征。如果教师只注重纯粹理论的灌输,学生就感受不到这些理论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联性,所以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甚至有排斥、抵触情绪。

3. 学习的惯性与思维的惰性使得学生不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

不少的大学生沿袭中学学习方法,不善于思考、不勤于实践、不勇于批判、不敢于创新,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一旦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提问或引伸,要求与自己的实际(包括专业实际)相联系来回答问题时,学生往往表现为思维不敏捷,思考角度单一,想法表述不清楚等情况,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强差人意。

(三)《原理》授课教师的知识领域和授课方法,制约授课内容的宽泛性和实效性

必须承认,教师的教学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的教师较少顾及学生的专业背景与特色,采取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也有碍于学生对《原理》的学习、接纳。有的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单一,讲解知识点多、分析现实问题少,又没有讲清原理如何运用于实际,学生很难学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世界观与方法论发生脱节。要承担起《原理》的讲授,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整体意识,特别要调整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不仅要向各门学科要广度——自然科学方面的常识及其最新发展态势、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成果,都应当有所了解和把握;还要向哲学要高度、向历史要深度,向现实要广度。这是加强教学专业针对性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要继续积极地参加培训、集体备课会和相互听课、阅读相关的文献和经典著作,利用丰富的图书、网络资源,尽快充实新知识;还要依托学科建设,加强教学与科研,与时俱进地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在讲授《原理》时,教师应当了解教学班学生的构成特点,针对学生的专业个性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充分考虑他们的专业特色与需求,以便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有用性的认识,增加重视程度、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专业、生活是息息相通的,使学生在比较中主动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针对大学生专业特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分化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原理》课课程性质决定该课程“分化式”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采取“分化式”教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专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增强专业的针对性。所谓专业针对性就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相应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思维和策略。专业针对性的发挥有助于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奠定学生今后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有效方法。《原理》课的教学专业针对性就是在体现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应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的教学活动。

《原理》是所有本科生的通识课,更是必修课,是“大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大学宣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的本科专业多种多样,培养目标千差万别,同样的、一致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很难适合学生专业多样化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强调普遍原理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共性与个性原理在方法论上的体现与运用,因此《原理》课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共性要求与学生各个专业特色的个性针对性有机关联起来,结合本科的具体专业状况,既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又传授跟学生专业学习与今后工作相关的方法论方面的知识、方法,注重方法论的传授,使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这门课程对个人专业学习或今后深造、工作的巨大指导作用,而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因此,《原理》课教学内容的“分化”就有助于解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学生不同专业特色的个性之间的分离局面,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工作的得力助手。“关心群众的理论群众才关心”,[1]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接受、学习这门课程。如果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专业特点而一味地泛泛而谈,其课程的吸引力必然要减少,学生主动学习并接受的意愿就会下降。

(二)《原理》的课程内容决定该课程“分化式”教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虽然大学生所学习的具体专业门类繁多,各有不同特色,但是《原理》的内容跟每个专业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既有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与话题,也有各个专业涉及到的问题,还有需要大学生拓宽、深化的内容。这些都为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化式”教学,注意学生专业针对性提供了可能。而《原理》所具备的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的课程特性,使其拥有了实施“分化式”教学,针对大学生专业特色而整合教学内容的可行性。

《原理》课的学习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是读经典学原著;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读经典学原著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重点性地阅读、学习与学生专业有相关性的经典原著,提高学生读经典学原著的兴趣和效果。在理論联系实际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实践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让专业和理论相结合、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等,提高学生学习《原理》课的参与性、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这充分体现了“大思政”背景下《原理》课的现实性要求,既是思政课程的要求,也是课程思政的要求。

三、专题轮转模式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化式”教学设计

要在专题轮转模式下,让大学生真正重视《原理》课,教师需要强化教学过程的专业针对性,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专业针对性的运用。其中,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二者密切关联,是我们整合的重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则服务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及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一)“分化式”教学应该体现教学大纲的专业针对性所要遵循的原则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2]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专题轮转授课的模式下,教师要贯彻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3]的思想,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就要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的,开设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专题。在专题的选择和设置上力求体现或遵循的原则应当是:既要制定需要大学生共同掌握的教学大纲,又要体现针对不同专业而特别提示的大纲要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设置专题时整合教学内容——提炼教材各章节内容,分类建立专题,以专题统领所有教学内容,把教材要点充分渗透到各专题中,还要以关键性知识为纲,构建出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图和该课程总的知识示意图,达到整体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重点与贯通的有机结合。

(二)“分化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中,需要考虑大学生专业特色,注意以下问题

1. 凸现整体性,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总体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我们要注重从整体性上加以把握。教师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和整体性,以此作为授课的核心立足点。

2. 努力达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即共同掌握的《原理》内容与联系大学生的不同专业实际的结合

首先,要确定各个专业大学生需要共同掌握的《原理》内容,保证教学基本内容的完整性。所设置的专题要突出《原理》课所涉及和要求把握的重点内容——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不同专业特色,设置教学侧重点,注意知识的互补性,为学生的专业学习、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使之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

专题轮转模式下各个专题的课时分布已经相对固定,但是教师仍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化式”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案例和教学方法,使所选择的案例更有专业针对性,兼顾全局问题与专业特色,适当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原理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具体科学中抽象概括出基本原理的能力和运用基本理论去指导、分析具体科学的能力。

一是设置教学侧重点,深化教学内容的内涵。就某个(些)基本原理而言,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可以在深度上探究、多角度地分析。如对历史专业学生,要深化历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采用角色换位法讲授社会历史动力系统、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强化唯物史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对理工科学生在讲授唯物论、辩证法时,可以侧重于自然辩证法,联系物质的结构、各门自然学科的最新进展;还要介绍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和人文思维方法(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通过讨论和辩论深化认识,引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是拓展教学内容的外延,弥补学科知识面的相对不足。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和水平出发,介绍有广阔背景的新知识,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文明的荟萃和精华、升华,具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对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原理》的教学要拓展自然科学知识,从科学常识中寻求哲学智慧,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因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可以用大学生已知的物理学上的物質概念去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抽象概念,以便真正了解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还可融入自然科技史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功利主义、理想主义问题、全球问题、生态技术观、生命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 注意同一专题内容的重点性与贯通性的有机结合,即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相似内容要打破教材章节的局限而相互关联贯通的结合,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论要求

要始终坚持把回答当今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原理》课教学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重要原理的关键点、衔接点,学习的难点需要重点讲授。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与经济和管理类大学生专业的结合更加紧密,教师就可以选择重点问题,并贯通性讲授。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看待国际金融危机,掌握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局与目前现状,并结合两个规律的学说说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与道路及中国的前途命运等问题,既将教材内容贯通起来,又与现实相互联系,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特征。

当然,在专题轮转模式下仅有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分化式”教学还是不够的,辅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助于大学生学好《原理》课。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原理》和大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课程都可以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南移.关心群众的理论群众才关心[N].人民日报,2007-09-20.

[2]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N].新华每日电讯,2017-09-30.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9.

猜你喜欢

专题教学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廓清国家利益观前提下的理性爱国教育论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